从高中学渣到中医博士,孩子是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使命的?
黄熙杰,人称黄药师,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成员。不过,这位黄药师可不是从桃花岛来的,而是来自宝岛台湾。
初中的时候,黄药师因为一本故事书迷上了中医,高中毕业不顾家族反对,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
此后的人生一路开挂,从高中时的成绩垫底,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的博士,现在是北京一中医门诊主任。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此生的使命——针灸。他说只要手里有针,就觉得没有什么病能难倒他,他简直是为中医而生,为针灸而生。
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从黄熙杰到黄药师的修炼之路,一个孩子是如何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兴趣的“诱惑”,发现自己的天赋,并最后发展成为“人生的使命”?
孩子如何发展兴趣才会不半途而废?黄熙杰的爸爸妈妈,又是如何智慧地帮助一个正处青春期的“学渣”,开启自己的天赋之路的?
我提出想法
爸妈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是个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的人。
钢琴,我前后弹了十年,但不要问我几级,因为我只是喜欢,从来没有考过级,我现在还很喜欢弹钢琴。乐器还学过古琴、横笛、竖笛、吉他、指挥,还参加过学校的合唱团。
热门的运动项目,我也多少懂一点,棒球、篮球、乒乓、游泳……我爸爸从小就跟我们说,尽量各种运动都要有所涉猎,这样不仅有助于健康,同时也能有很广泛的社交活动。
但是,我爸妈并没有专门去发掘或者引导我的兴趣,我的兴趣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篮球打得最好,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最喜欢的漫画是《灌篮高手》。这套书有很多东西是非常接近现实生活的,一方面让我觉得篮球打得好很酷,同时我也从里面学到很多打篮球的技术和战术。
吉他是因为我同学喜欢,我为了跟他一起玩,就跟他一起学吉他。
后来喜欢中医,其实最初就是看了一本故事书,书里写的是那些古代名医,他们技艺高强,药到病除,我当时也觉得很酷,像古代侠客一样。
所以,我们家在培养我兴趣爱好这件事上是这样的:我提出想法和需求,我想学什么,我爸妈提供资源帮助。从来没有倒过来过,我不记得我爸妈曾经要求过我必须学什么做什么。
▲黄熙杰和父母、弟弟一起
失去兴趣是允许的
轻言放弃就不行
因为是我提出的想法,我爸妈的态度是:我们可以支持你,但也要监督你,你不能轻易放弃。
你接触了,学了一段时间可能不感兴趣了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明明喜欢,就是碰到困难怕吃苦而放弃是不允许的。
但大家知道,学钢琴是很苦的,所以我小时候练琴吃过我妈很多棍子。我小时候家教很严,上餐桌不许说话,打翻盘子、食物掉地上都会挨揍。因为揍我和我弟弟,我妈打断了好多根木头的鞋拔。
但这还是帮助了我,在自己内部能量不足的时候,父母施加的外部压力,让我能够坚持下来并且突破了很多瓶颈。如果没有我妈当年拿鞋拔子站在旁边,我可能早就放弃钢琴了。这对我来说,可能是终生受益的。
学中医的过程也是充满艰辛痛苦的。比如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是零基础,可很多同学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医爱好者,很有功底,我需要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一天看几十个患者诊费才50元,上一堂课才100元,但我都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对于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 从黄熙杰到“黄药师”
兴趣和兴趣班
没有必然联系
我小时候学乐器、学体育项目,也上过兴趣班、乐团、游泳队,但我从来没被迫上过,我也不认为兴趣班是打开兴趣唯一的方式。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上什么东西,我可能会去看书,去跟精通的朋友聊,而不是去拜师,去报班学习。兴趣这件事应该是沉浸在生活中的,而不是那么刻意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很差,因为我当时已经定下学中医的志愿了,就觉得高中课业对我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我在学业上尽我所能,但不苛求结果。
业余时间我看漫画、玩电玩、做模型,玩纸牌游戏、打篮球,各种不务正业啦,但我觉得我是在很热烈地生活。我并没有花时间去为学中医做准备,因为我觉得中医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种体会和领悟。
实习的时候,我也经常跟我师弟师妹们讲,你们跟这么牛的导师出诊,到底学什么呢?是勤勤恳恳地抄方子,回家再认真研究?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么学习的?可在我看来——这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不是这样的,我是看导师跟患者如何聊天。每个患者都不一样,有时候老师问他最近休息好不好,有的问他家里人的健康状况。为什么这么问?老师的思路是什么?
中医是一种哲学,是中国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好的中医不只是对病对药的熟悉了解,而是对人对生活的体悟。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一样,真正的大家都是对生活有很强的感悟,只不过具体表达和运用的通道不同而已。
中医就是我今生的使命
学中医的志愿是我在初中时期就基本明确的,我考大学的时候跟我母亲讲,除了中医,第二志愿是心理学和企业管理,其他一概不学。
到了大五实习的时候,我用针灸治好了一个病人,他当时给了我很大鼓励,也让我确定了以针灸作为日后主攻的方向。
我很幸运,中医就是我此生的使命,而我找到了。我手里握着针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侠士一样,我可以一根针济世救人。我对我自己的职业有绝对的自信,高度的认同,在这方面,我就是觉得自己很牛。
可是,反观我在中医药大学的很多同学,包括学弟学妹,可能就不像我那么幸运了。很多人是因为家长喜欢孩子学中医,或者考分合适。
很多人本科的时候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就来考硕士,硕士毕业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又读博士。博士毕业了,最后觉得付出这么多,也来不及转变人生的跑道,就只能将就,我真的觉得这样很可惜,也非常遗憾。
找到兴趣和天赋
什么时候都不晚
我是初中才喜欢上中医的,我本科时很多港台的同学,都是三四十岁才反过来学中医。医圣张仲景,学医的时候已经30岁了,因为有些兴趣是没有人生的阅历、没有经历,没办法发现的。而真正的喜欢,它发自真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我是相信缘分的。我不可能给所有的人看病,佛都只渡有缘人,我也只能帮助有限的人。兴趣也是,你在什么时间喜欢上什么东西,碰到什么样的老师,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都是缘分。
比如,我当时知道能考大陆的学校,是因为我母亲在同学会上跟人聊天,正好有个同学说,她亲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当老师,我才去了解这方面政策,去学校考察。
所以家长大可不必那么焦虑,怕耽误孩子,怕自己没有能力提供支持,真的,发现兴趣和天赋这件事不是完全靠家长努力的,还要靠中国人讲的天时地利人和。
▲ “黄药师”和妈妈在一起
童书妈妈采访后记:
1. 黄药师的父母并不完美。
比如,孩子幼年时,父母并没有专门去发掘寻找他的兴趣和天赋,也没有带着他奔波于各种兴趣班,甚至还会打孩子。
在初中以前,父母对于黄药师管教很严,上了高中反倒放松了,高三时,黄熙杰打电玩、打篮球、做模型,各种不务正业。
当然我们必须说明:打孩子是不对的,而是黄药师的经历,我们看到的不是智慧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成功,这样的线性关系。所以至少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不必过于焦虑了。
2. 黄药师对那么多事物的滔滔兴趣哪里来的呢?
不是兴趣班,而是生活。真正的兴趣应该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是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黄药师的故事里,你会发现:兴趣的发现发展和兴趣班的关系都不大。
反观我们的孩子,如果你觉得他的兴趣爱好太少了,原因可能不是上的兴趣班太少了,而是真实的生活太少了。
3. 无为而治,可不是不闻不问
黄药师的父母,在孩子兴趣发展这件事上,没有做主,但做了很多辅助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对自己的选择,不能轻言放弃。这种早期监督和约束,培养了黄药师的坚毅,不仅让把最难的钢琴坚持下来,更让他受益终生。
我们经常在留言和后台消息看到家长说,快乐教育并不存在,没有人能轻轻松松玩着就成功了,从黄药师的经历来看,可能大家觉得也是如此。但前提是,孩子是自己兴趣的主人,这样的兴趣孩子是不会觉得痛苦的。
以上内容为黄药师口述,童书妈妈编辑部整理。
作者简介:
黄熙杰: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会员,台湾人,现定居北京,龙潭湖门诊部中医科主任,家有二宝。
晓莺:童书妈妈编辑部编辑,70后,家有二宝,媒体工作十余年。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相关文章链接: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家长怎样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6岁小朋友看懂英语纪录片,12岁小朋友出版英文小说,他们怎么做到的?
【可怕的体验】让孩子从兴趣找到人生
调查采访|洪水猛兽还是启蒙导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兴趣班”
三川老师和白老师的新书《通往幸福的教育》已在当当上架销售。
▼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