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私立名校给孩子吃猪食,揭开了谁的遮羞布?!

白滔滔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03-28

为什么,上学的时候,家长就像孙子一样,求爷爷告奶奶,低三下四去恳求学校?


为什么,上了学之后,家长又要像警察一样,每天防着孩子在学校里吃劣质食品,闻毒跑道,或其他伤害。


这,还是正常的教育吗?





成都,3月12日下午,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家长们,应邀前往学校参加植树节活动。

 

这本是一个家校联谊,其乐融融的一派和谐景象。未料,有家长兴致所至,来到学校食堂看一看。结果,家长看到的是什么呢?



“污秽不堪的灶台、长满霉菌的馒头、冷冻变质的肉类、已经腐烂的水果、各式各样的添加剂——不说是食堂,还以为是个无人管理的垃圾场。”

 

从家长拍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到,排骨、腐竹、土豆、姜等食材已经出现了变质、发霉,一个汉堡里的肉饼上面白色霉斑赫然在目,大米在揉搓之后,手上沾染了红色色素,章鱼、猪肉很多都发出了恶臭……

 

得知学校食堂的真相的家长们自然不愿意了。

 

事件曝光之后,校方和家长沟通中表态,原食堂承包方四川德羽已经解除承包合同,同时承诺给每个孩子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等。

 

但家长们并不接受这样的处理结果,要求封存食堂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而学校呢,被发现后,疑似连夜转移证据,逃避责任。

 


事情愈演愈烈,最新的结果,是四川省委书记省长都已经批示要一查到底、严惩不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也发布通知,要求“开展2019年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但是,这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却引发我们对“为什么会出现堪称奇葩的恶性情况”的一连串思考。


仅仅从正规途径的宣传上看,学校是名校,外包公司是名企,学校的食堂是省级示范食堂……可是,为什么仅仅靠着家长偶然地走进食堂,就揭开了这多年以来打造的看起来光鲜亮丽之后的那个遮羞布呢?


为什么,上学的时候,家长就像孙子一样,求爷爷告奶奶,低三下四去恳求学校;


为什么,上了学之后,家长又要像警察一样,每天防着孩子在学校里吃劣质食品,关小黑屋被体罚责骂,甚至性侵。


这,还是正常的教育吗?


我想问两个问题:


其一:除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之外,到底还有多少学校给孩子吃劣质的食品?


其二:除了食堂之外,到底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还有多少有可能受到损害的地方?


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每天24小时去盯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去盯着学校的工作人员的所有行为。


那么,学校里还有多少的遮羞布没有被揭开?学校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做教育,非要表里不一,愚弄家长和孩子?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让中国的教育走到了这一步?


 

先说学校之罪:

罪在办学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赚钱

 

学校把食堂外包,或者自己经营,这并不是核心的问题。因为,无论怎样运营,在一所学校里,怎么会出现给孩子吃的食品,还不如一所监狱呢?在监狱里,吃的东西至少不会是腐烂、变质的。这是怎么来的呢?

 

你想啊,监狱的犯人吃坏了肚子,还不得监狱的医生去医治,可是,学校的学生吃坏了肚子,家长一般想不到问题会出在学校,一定是自己去医治了。

 

可是,学校为什么就会不在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到达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呢?难道,他们不怕学校办不下去吗?

 

好了,问题的实质部分来了。

 

这所学校,是私立的名校。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私立,第二是名校。在中国,“私立”这个词,在教育界大都和“资本”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自然是利润最大化。

 

资本追求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把资本放在教育里,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要想利润最大,自然要收高额的学费,为了能够收到高额的学费,就要盖奢华的校舍,就要聘请高级的老师,就要挖资质很好的学生……只要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升入名校,有更多的家长送孩子来上学,这所学校就办起来了。

 

但是,这些事情如果占据了一个学校的核心业务,谁来关心在这里上学的孩子,还有课堂里的内容呢?更不用说,孩子的运动啦、饮食啦、心理健康啦,这些家长看不见的东西了。

 

果不其然,有人调查后发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由冠城集团于2003年投资3亿元兴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的大型民办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现有1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

 

据公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经营状况良好,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9亿元,实现净利润8673.23万元。七中实验学校股东曾对投资者作出承诺,学校2019年收入结余不低于1.03亿元、2020年结余不低于1.08亿元。

 

所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是多家资本竞相争夺的对象,也屡次传出港股、A股上市的消息。

 

换句话说,这所私立名校,已经不是教育思维,而是资本思维了。

 

资本本身没有好坏,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导致了它要和一些行业距离远一些,否则,就很容易出事情。比如教育和医疗。

 

西方很多的私立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校友捐助,其次是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弥补不足。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是不是好一些,但是,总比融资上市这种方式,看起来要长远一些,更关注学生一些。

 

被资本裹挟之后,学校需要对股东、投资人负责,而不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所以,当资本和教育结合,做出“收取高额学费,却给孩子吃猪食”这种怪事,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在这个事件中,学校是主犯,外包公司是从犯而已。外包公司当然要严查,因为还有十万个孩子的健康有可能受到危害。但是,学校的根子不解决,此类事件肯定会死灰复燃。

 

再说监管之罪:

罪不在监管不严,

而在于没有合情、用心,真正关心孩子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儿。

 

我们也知道,学校会受到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涉及到几十个部门和单位的监管。

 

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些监管部门,每次到学校里,到底监管的是什么?他们的标准是什么?他们关心孩子的什么方面?他们对学校里的哪些事情最看重?对教室里的什么东西最看重?……

 

就拿食品安全来说吧,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部门都有非常多的条款,来让学校的食品更加安全、健康。而学校呢,其实也都按照这样的条款去做了。

 

你看,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每周都会在网上公布食谱。这些食谱看起来也都挺营养健康的。而且,据说这些食物的食材,还可以溯源,任何人都可以查得到源头。

 



是的,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无懈可击的、光鲜亮丽的,甚至是高大上的食品监管体系了。

 

但是,这些东西都做到了,还都停留在“说一套”的层面上,最关键的,不是说,而是做,那么,他们可真的是“说一套,做一套”了。

 

这,就需要监管体系发挥作用了。

 

难吗?感觉好像挺难的。容易吗?似乎也挺容易的。

 

我去世界各地探过很多的学校,也自然在学校的食堂里吃过很多的饭。我觉得,只要做到“对家长公开”就完全可以自我监管了。至于监管部门,可以去做更专业的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的抽查,如此,足矣。

 

比如,我曾经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小学FCS吃午餐,恰好逢到他们每周三的家长提供午餐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是家长们拿着食材,来到学校,一起为学生们准备午餐。孩子们吃得很开心,家长们也在使用学校食堂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孩子在学校的饮食情况。

 

▲澳大利亚的FCS学校每周三由家长提供午餐,老师和孩子一起来品尝。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难。


再比如,我还在台湾的一所学校里探校,其中一个环节,就是了解他们的厨房。


首先,他们的厨房是同时面对老师和孩子的,也就是说,老师和孩子吃的东西是一样的。其次,厨房是公共空间。也就是说,厨房在做饭之后,会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老师和孩子,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在那里喝茶、吃点心什么的。甚至,老师可以在那里开会。

 

同时,和澳洲的那所学校一样,他们的厨房也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对家长开放,邀请家长一起来为孩子们做一些餐点。

 

所以啊,我想说,监管不在于形式,在于用心;监管不在于严格,而在于合情;监管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做,难的是学校是不是真正地关心孩子。

 

最后,我想说说应试之罪:

罪在所有人都只看成绩,

其他方面注定会出问题

 

有人说了,这不是说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吗,怎么扯到了应试体系上呢?

 

我想说的是,让我们仔细想想,一所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那么,从校长到老师,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围绕这个工作去进行。

 

如果,一个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年培养出一批考入名校的学生的话,其所有的工作指向,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去进行。

 

如果,一个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能够健康成长的话,其所有的工作指向,也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去进行。

 

刚刚过去的寒假期间,我们和芬兰联合做一个国际冬令营,我说几个小事儿,大家感受一下,如果目标不同,老师的工作会有什么不同。

 

其一,在冬令营前几个月,芬兰一位老师专门来考察现场。在考察住所的时候,这位老师非常仔细地去查看每一个房间。


在一个房间里,她看到了墙体上有一些潮湿发霉的痕迹,就专门提出了。场地方解释说,这是中国南方每年都会有的,他们会清理保持干净。但是,最后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痕迹,我们否决了这个其他条件都很适合的场地。

 

我们觉得芬兰老师有些吹毛求疵,她和我们解释说,芬兰对孩子的健康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在芬兰,曾经有一所学校就是因为每年都会有一些潮湿发霉的墙体,他们最后决定把整栋建筑推翻,然后重新建造。

 

我们听了之后,深深为之震撼。

 

其二,在考察饮食的时候,芬兰老师不仅很详细地问清楚每种食物的食材是什么,还特意把要来中国的芬兰孩子的所有的过敏情况事先交给了中方的厨师,并且特意嘱咐一定要按照这个表严格执行。

 

也就是说,芬兰的这位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班的每一个孩子的饮食习惯、过敏情况了如指掌,并且,非常关心每个孩子的饮食的营养和健康,提出了很多饮食的细节。

 

其三,在中国和芬兰的孩子们一起做活动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一位芬兰老师留下了眼泪。


活动完了之后,我们特意去询问。结果,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师发现,他们的一个孩子,原来一直有一定的交往障碍,在学习上、活动上相对有一些迟缓。结果呢,来到中国之后,可能环境的变化刺激了他,他表现得非常兴奋,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得特别好,进步很大。为此,那位老师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如果老师关心的是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几个尖子生;如果老师关心的是孩子身心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那么,学校就会成为孩子最热爱去的地方。


回到房间,我们几位中国老师一起感慨,人家的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啊!而且,不是只爱那些表现优异的好学生,还一样爱甚至更爱走在后面一些学生;在他们的眼里,每个生命真的是平等的,都具有价值的。

 

好了,回忆至此。我想说,我们的老师其实也爱孩子,但是,我们应试的体系之下,他们真的没有办法去爱每一个孩子,也没有办法去爱一个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部分。

 

现在,一个学校,被称为好学校的条件,是什么?是学生考了多少分,升入名校多少人。至于,这个学校有多少社团,孩子们有多少课外的活动,孩子们身体素质如何,都不重要。

 

所以,只要这个体系不改,学校的工作重点,永远不会关注到孩子吃的好不好,身心健不健康,有没有自我价值上。

 

最后,我想说,无论罪责是谁,最委屈的是家长,最可怜的是孩子。

 

我们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其实,每一所学校不应该都是好学校吗),所承担的压力、受到的屈辱、付出的代价,可谓血泪斑斑。就算如此,孩子上了学之后,也并不让家长安心,总有类似的食品安全、校园暴力等等的事件,把家长的心给揪起来,无处安放。


我们的孩子,就像鱼肉,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刀俎。在家里,有多少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在承受家长的责骂,在学校,有多少孩子备受考试排名升学带来的身心的摧残,在社会上,有多少孩子在恶劣的空气、交通、人身安全的环境下生存。

 

但其实,只要涉及到孩子的三方:家庭、学校、社会,都真正地为孩子考虑一些,多做哪怕一点点的事情,我们的孩子,就会受到很大的恩泽。

 

祝福我们的孩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END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相关文章链

全世界先进的教育都已经换了赛场,我们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

孩子的一生注定失败五次,你准备好了吗?!

未来肯定会出现的七大教育趋势

王兴、胡玮炜、韩寒:我们的孩子要和同龄人比较吗?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家长怎样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孩子面对未来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奥数升学”取消了,家长怎么办?


 合作/投稿   商业合作/投稿请发送邮件至ts-mama@qq.com

书单  向微信后台发送“书单”获取各年龄书单。

 加入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