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萧何的为政启示

2017-03-28 蕲春网





刘邦曾总结兴汉灭楚取得天下的原因时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汉初三杰”中,张良乃一代军事谋臣,在风云际会的战场上屡出奇谋,功成身退。韩信乃旷古将帅之才,军功显赫,国士无双,却落得鸟尽弓藏之下场。独萧何,其一生追随高祖,辅佐惠帝,他的名字与西汉一朝的建立与稳固不可分割。


可以讲,没有萧何,就没有沛公;没有萧何,就没有韩信;没有萧何,就没有汉家天下,但萧何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甘居人后,甘为人梯,堪为成功的典范。




深谋远虑

古人云:愚人暗于成事,智者明于未萌。意思是说,聪明智慧的人在事物尚未萌芽时,就己预知到未来发展轨迹。


萧何就是这样具有非常眼光的智者。公元前206年,刘邦西征大军破秦入咸阳,诸将争相抢夺金帛财物,刘邦也一头钻进秦宫殿,沉醉在六宫粉黛的温柔乡中,只有萧何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了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谋划。


他亲自带人悄悄接收了秦丛相府、御史府、太史署等官署的图书册簿,并小心珍藏起来,完好地保留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法令及天下关塞图册、户口簿籍。


凭借这些图籍,萧何全面掌握了天下大势、地形险要、人口分布、强弱处所、民间疾苦,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科学的情报作用,亦为西汉建国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参考。


对从政者而言,要成就一番事业,办事能力固然重要,而眼光和抉择更加关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将全局了然于胸,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否则就会误判形势、决策失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领导干部所从事的事业犹如一场接力赛,只有又好又快地跑完自己这一棒,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不能把自己的一程与全程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好了一时、误了一世。


爱才惜才

萧何爱才。


“月夜追韩信”与“韩信拜将”在展示出其战略眼光的同时,也反映出萧何对人才的重视。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项梁渡淮之时,韩信杖剑从之,却未受重用。项梁败后,其又属项羽,虽屡屡献计,却不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刘邦入蜀,韩信弃楚奔汉,仍未知名。


一次韩信坐法当斩,与之同犯的十三个人皆被杀,轮到韩信之时,其对滕公言:“汉土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何杀掉壮士?”滕公见其言谈举止不俗,没有杀他,广泛交谈后,更加佩服韩信,便把他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并没有真正重视韩信。


萧何屡次同韩信交谈,认为其乃人才,也向刘邦举荐,仍没有结果。韩信于是认为刘邦不重视自己,弃刘邦而去,萧何闻得韩信离开,来不及报告刘邦,便策马追赶。在萧何的屡次劝诫下,韩信拜为大将,才有后来的赫赫战功。可以说萧何就是韩信的伯乐,正是萧何对韩信的成功举荐,才保证了汉家在军事上取得天下。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因此,领导干部要当好爱才惜才的“伯乐”,具备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责任、惜才的意识,为想干事的人才创机会、为愿干事的人才建平台、为能干事的人才给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勤俭节约

萧何不奢侈浪费,今江苏丰县护城河东岸有其故宅遗址。丰县博物馆现存萧何故宅记事碑记载:“萧相国节俭至重,其营城东门北城中阳里僻地。”意思就是,萧何生活非常节俭,把房子建在丰县城内最偏僻的地方。


《史记》也记载:“何为不治垣屋,令‘后世贤,师吾俭’”,意思就是:萧何建房子不拉围墙,为的是让后代学习他的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无畏,到建设时期“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生动号召,崇尚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成为我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


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越是进步,越应该勤俭节约,越是繁荣富强,越是要艰苦朴素。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只有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才能做一个不贪图享受、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做一个处处为人民着想、说真话做实事的人,才能做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才能真正树立“勤政、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忠诚担当

在天下大定,论功行赏时,关内侯鄂千秋的一番话说出了萧何的躬亲事主:“大王与楚军对峙五年,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救危救难。汉军与楚军在荣阳对垒数年,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保证供给。陛下虽多次失掉峪口以东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曹参虽戎马一生,立下战功,但只不过是一时的事情,一时的功劳不能凌驾万世功勋之上!萧何位该第一。”高祖对此十分认可。


萧何一生为汉室鞠躬尽瘁,即使在屡屡受到刘邦怀疑的情况下,仍忠心耿耿、为国操劳。


对党员干部来讲,何为忠诚?那就是必须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保证对党的绝对忠诚。讲忠诚,绝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坚定理想信念下的理性自觉,是坚强党性下的政治品格。


这种忠诚,既体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也体现在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服务群众全心全意,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何为担当?那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


这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就是要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宽广眼界和博大胸襟,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



纵观萧何的一生,他从一个郡县小吏到追随刘邦沛县起事,从反秦战争到楚汉对峙到西汉王朝的开国宰相,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和波涛汹涌的政治斗争中,一步一步走近巅峰并屹立不倒,这与他具备卓越的眼光、才干、智慧是分不开的,与他对刘邦和兴汉大业始终如一、坚贞不渝的忠君情怀亦分不开。


他既“忠”且“良”,无愧于一代贤相的称号。





多推荐



图文来源:网络   监制李林清   编辑柴仁侃

荐稿、投稿邮箱:cnqichu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