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超链接没落,网址沉没,看不见的URL繁荣

2017-01-13 詹膑 游山打捕

这是一篇旧文,前些天写到超链接,正在思考一些小的变化是如何引发持续的效应,进而产生巨大的改变的。所以把这个再发一遍供参考。现在进入二维码时代,“网址”这个东西还在继续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将来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个文章。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超链接”、“网址”、“URL”是三个完不同的东西。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发展,背后隐藏着“超链接没落”、“网址沉默”和“URL以看不见的方式繁荣”这样的发展脉络。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放这里希望抛砖引玉。

超链接本质上是“处理网址”。

我们需要稍微了解一下“URL”这个名词,它就是我们在浏览器输入的网址——网址具有高度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超链接本质上就是处理网址,让一个单词或者句子和一个页面(或者页面的某个部分)关联起来。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十分老旧。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重新看看“网址”,那么我们会发现,从 Web2.0 开始,过去十年,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背后同步有一条线索,就是我们在不断变更我们处理网址的方法,提升处理网址的能力。一言概之,这是让“网址”逐步从普通用户的行为中淡出的过程。

我在《我爱超链接》一文最后提到超链接没落的原因:

一是超链接对应着‘网址’,今天我们有了更多元的处理网址的方法;


二是内容网络让位于人的网络,内容关联不再基于超链接而基于关系。

这个过程,大概来说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来展开记录和讨论:

第一个变化应该是 Blog 和开放的 Web 网址处理工具

Blog 和基于 Web 来处理网址,某种意义上是对“超链接”的强化和发展,但是它毕竟开了先河,将对象指向了“网址”,一方面将“超链接”推向了高潮/顶峰,同时也就决定了接下来将是漫长的下坡路,从而让“超链接”变得无关紧要。

为什么这么说?Blog 原名 Web Log / 网络日志,在追溯它的起源时,很大程度上,人们是用它来记录当天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什么页面,什么内容,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所以,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在手动处理“网址”——早期的 Blog 文章往往包含了数个超链接。与 Blog 同期热门的 RSS,也可以理解是连同内容一起分发网址。

等到人们在 Blog 里做我表达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出现了专门的在线网址处理工具,第一种是以当年的 Delicious 为代表的网址处理工具:在线书签——人们将自己心仪的网页提交到在线书签网站加以收藏、整理和分享。另外一种是以 Digg 为代表的网址处理工具:网页推荐——人们把自己喜欢的内容通过进行挖掘、推荐和投票排序。

这两种 Web 网址处理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超链接”的强化。这样的类型没有消失,不断在重新出现。后面那种类型如今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将来,都保有强大的活力,比如 Reddit、Hacknews 和 Producthunt。

可惜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 Delicious 和 Digg 一点都没有兑现其开创者的价值,十分遗憾。人们在评论它们的失败时,最多的解释都是它们没有跟上 SNS 的发展潮流,即没有“社交网络化”,没有实现用户的社交。

我真想说一句:狗日的社交。但现实就是狗日的。

第二个变化是超链接进入封闭的社交网络

我们每个人看到好的资讯和内容时,都有可能产生分享的愿望。但是 Delicious、digg 等这种面向公众或者模糊社群时,这种分享并没有实质完成。分享本质是一种社交行为,它希望被阅读、被讨论,完成互动,所以,分享更合适与“社交”结合。

我们在回想 Facebook 的发展里程碑时,基本都会讨论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小图标 Like。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在 Facebook 站内 Like 一篇文章,随后,Like 作为一个图标面向全网。当越来越多的网站发现自己一半的流量来自 Facebook 和 Twitter 时,这个图标开始出现在每一篇文章的侧边或者文前文末。人们不再需要手工分享,直接点击 Like 图标或者 Twitter 图标,就可以轻松地讲文章分享到社会关系网络。

此后还有了 Google+ 图标和 Pinterest 图标。

我们不再手写超链接,点击行为改变了我们处理网址的方法,延展了我们处理网址的能力。这比超链接看上去更加先进。所以,我一直觉得,当人们在社交网络分享内容时,是直接以“网址”作为操作对象,它揭开了超链接没落的序幕。

这背后所展示的另一层意义是:内容需要通过人来建立关联,而不是通过自己本身来关联。

并行的变化是,“网址”成为对象和资产

除此以外,“网址”开始成为互联网产品的一个“操作对象”,它变成了整个网络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微内容”,这是这个变化另外一面,正是因为这个重要性的变革,使得我们在过去这些年不断发展“处理网址”的能力。

既然成为对象,也就意味“网址”也成为了资产。bit.ly、tinyurl 和接下来的 t.co 和 t.cn 这种短网址就是这个变化的一部分:既然网址是资产,那么我们就要拥有这种资产、优化这种资产。短网址的发展就是见证,但绝不仅于此:短网址还提供了对“网址”的专业操作,因为我们用不同的网址来处理我的社会化营销,每个网址后面对应着大量的访问统计——网址的专业化操作从此开始。

随后的二维码,也是“对网址的操作”,从字母输入转为图像识别,将网址视觉化从而方便手机处理网址。

与此同时,Facebook 和 Twitter 展开了抢夺网址资源的竞争,通过抢夺网址资源,从而强化自己对全网内容(数据)的处理能力,逐步成为网络内容分发的中心。Google Plus 强行加入这种竞赛,也是源自这种担心:虽然 Google 已经通过爬虫占有最大的网址资源,但是它缺乏赞、分享、评论以及社会关系等围绕网址的附加数据。

App 圈养内容,“网址”走入后台,回归 URL 本源

移动时代迅猛来临,我对内容的操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 Reeder 这种 RSS 阅读器(如果扩展开来,它还可以包括 Flipboard、今日头条等各种内容 App,他们提供内容,但隐藏网址)+ Pocket 这种内容整理工具(同类还有 Instapaper、Readability );二是基于微信或者其它社交 App 接收推送而来或朋友分享的内容,以“收藏”、“点赞”行为做基本的内容整理。

这些与 Web 浏览器无关,不仅不再需要手动处理“超链接”,甚至不需要手动处理网址。内容完全被 App 圈养以后,普通用户进行内容阅读和整理时,直接面对文章,直接以点、按方式完成。

整体来说,这对于互联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我们原本以为,要等到很多人离开这个世界,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才能带来一个人人联网的时代;但是微信的出现,让这个时间提前了二十年左右,因为现在六十岁的人可以熟练使用微信完成阅读、转发、评论。

URL 还在,不仅没有变得无足轻重,而且应用得更为频繁,只是它不再面对普通用户而已。任何客户端,不仅是 Web 浏览器,电脑客户端还有现在移动设备上的 App 们,都需要使用URL来和服务器进行沟通。因此,URL 承担了 App 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功能,跑在语法和协议的技术世界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回到了 URL 的本源,它原本设计出来就是给机器看的。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仅没有超链接,也没有了网址。当你意识到这是人们向前走了一步时,对于“超链接”的哀悼就变得很私人了。

一个新世界在寻找自己新的规则和道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