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祭尧大典里的讲究与门道……
孟夏时节,花香四溢,古都新韵,钟灵毓秀。2019年6月1日,2019第二届尧都民间祭拜尧帝大典圆满礼成。
尧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尧帝国祭经久不衰,在这场隆重的祭尧大典中深藏着许多门道与讲究,我们一起去看看~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
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
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 是以事神致福
长期以来尧王作为五帝之一
他的贤明品格为历代帝王所景仰和仿效
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祀之神
中国民间祭祀也经久不衰
举办祭尧大典是历史的承继和延续
有着天然的正统性和感召力
不仅对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溯源起到推动作用
更为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打造中华文化的向心力
起到不可或缺的普及效果
几千年来 华夏子孙敬仰帝尧
祭尧活动有着历史传统
汉 魏 唐等朝代均举办过帝尧国祭
经久不衰
据史料记载 从西晋开始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 在临汾尧都区
民间自发举行祭尧活动
自唐朝以来
每年正月初一在尧庙 清明节在尧帝陵
祭拜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 完善于周代
从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拓展至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历了从礼器到礼制
从礼仪到礼义 从礼治到礼教的发展过程
礼器是古代中国贵族
在举行祭祀 宴飨 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
使用的器物
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 等级与权力
跟着时间轴的脚步回到今天的祭尧大典
尧帝堪称文明始祖
祭尧大典上的细节也是不可错过的精彩
舞台两侧分别有一面鼓和一口钟
这里也有传统文化的小门道呢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晨钟暮鼓
原意是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
而钟鼓现在又多作为祭祀的礼器
击鼓鸣钟成为开启圣门的第一个活动
击鼓鸣钟共击鼓4通 鸣钟9响
寓意九州同祭 四海膜拜
一鼓一钟 敲出的是我们归来华人的喜悦
撞响的是我们尧文明的历史回响
诵读祭文是祭祀大典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祭文内容既是华夏儿女念祖思亲
追本溯源的有力见证
又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祭尧帝文》结构严谨 古韵盎然
层次分明 铺排有序
文章通篇押韵 朗朗上口 易记易诵
读来激昂慷慨 热血奔腾
乐舞告祭部分是祭拜帝尧大典的重要环节
也是充分展示传统礼仪文化
祭拜文化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舞台演绎环节
乐舞告祭编排主要包括
序礼 大章 杨柳祭 祭香 龙祭五个篇章
《序礼 》参照“三献”仪轨
表达天下炎黄子孙怀祖归宗
根系龙庭、敬奉心香的血脉之情
450名执侍和侍从从天地四方
手持“华盖”“华幡”“长香”行位
“八音齐奏”使整体音乐风格贴合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雅乐”特征
加以“颂”的形式强调个人与自然对话
《大章》在极具华夏文明色彩的
在击缶音 擂鼓声中
舞者跳起先秦帝王礼仪舞蹈“八佾舞”
情景庄严威仪
使人们进入祭祀严阵以待
束发理冠的观礼、行礼、敬礼状态
“文以昭德”文舞持龠(似笛的管乐器)
翟(鸟羽)而舞 又称龠翟舞
“武以象功”的武舞持干(盾牌)
戚(斧钺)而舞 又称干戚舞
《杨柳祭》
传说尧时代洪水泛滥
尧帝治理水患 颁授农耕时令
测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绘就华夏大地的山河美景
通过杨柳的变幻进行现代演绎
生发出一个飘逸、空灵、祭礼性的
“杨柳舞段”
《祭香》
香炉是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
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
祖先倾其所有 向天祈福
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
参加乐舞告祭的演员总共816人
表演时所穿服装正是诽谤木 谏言鼓等元素
《龙祭》
借助“龙”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展现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
腾跃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
56米长的“中华龙”盘旋腾空
寓意尧帝德高望重 人民敬仰
神圣宏伟的祭祀音乐随风传扬
龙口喷出五彩烟雾 寓意吉祥万年
祭拜大典中有一个方队特别的特殊
他们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上百个姓氏
为什么说百家姓和尧有关联呢?
从文明初始混沌初开到文明出现
华夏血脉繁衍 根在尧都
宗祖柱上印刻姓氏图腾
是进行家祭的区域
四海同宗 九州共祖
四海宾朋齐相聚 全球华人共祭尧
隆重的祭尧大典在尧帝陵国祖殿广场举行
这个国祖殿到底是怎样的标志性建筑?
国是指祖国 祖是指祖先
国祖殿主体坐北朝南 采用框剪结构
为仿汉高台组群建筑形式
国祖殿殿高53米 象征三皇五帝
进深67米 面宽96米
总建筑面积19360平方米
殿前的118级台阶 相传尧帝活了118年
气势恢宏 大气磅礴
上部主体建筑为五凤楼形式
寓意尧帝及其四贤臣“一凤升天 四凤齐鸣”
国祖殿是尧帝陵景区祭祀区的标志性建筑
为仿汉高台组群建筑形式
台阶中央是反映尧帝功绩的七幅浮雕
伫立在国祖殿就能够感受到祭尧大典
隆重 庄严 神圣 大气
4300年前
帝尧开启了华夏文明史上“尧天舜日”的时代
今天 临汾市尧都区要把“祭拜尧帝大典”
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主祭坛
今天的尧都到处可见
碧水蓝天 芳草萋萋的画卷
随时可闻汾河流水的律动
一个充满希望的幸福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华夏第一都”
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编辑 | 赵璟璇 靳凯
监审 | 梁 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