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今天山西这个县霸屏全网头条!绿色接力70年 果然不简单
7月14日一早,新华社推送了一条《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右玉:绿色接力70年》的视频,随即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右玉霸屏全网大头条!
山西省右玉县,是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个小县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右玉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这个小县城真的不简单!下面看这个特别报道的详细内容——
右玉精神代代传 “绿”出金山和银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右玉植树造林的第70个年头。一代代右玉人的绿色接力让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这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县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了55%,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塞上绿洲。70年的艰苦创业,孕育出宝贵的右玉精神代代相传,而这片用右玉精神凝结成的绿色,也正变成老百姓的一座金山银山。
正如视频里讲到的,总书记讲述右玉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强调“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不毛之地风沙漫漫 无奈之举“走西口”
以前每当遇到灾荒年,许多右玉人就会穿过“杀虎口”,一路向西到内蒙古开荒种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
为什么非要远走他乡去开荒?因为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首任书记张荣怀 寻得“治沙良方”
1949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
迎接他的是满天黄沙,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更是深深刺痛他的心。
以前,右玉县风沙严重,群众生活困苦。(右玉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为寻求“治沙良方”,他走遍右玉上千道沟梁河汊,进行了四个月的全县徒步考察,终于有一天,在一个长满绿树的偏僻山沟里,张荣怀找到了答案,那儿的农民告诉他,有了树的保护,粮食收成比别的地方高几成。
回到县里,张荣怀在简陋的办公室写下一行字:“人要在右玉生存,树就得在右玉扎根。”
他还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
会后,他就带着全县干部,冒着风沙来到苍头河畔,每人种下了10棵树。
从此拉开了右玉人,70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
坚持了70年的“习惯” 成就了“塞上绿洲”
那时候的右玉,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门后,都会放一把铁锹,到了植树期,干部群众、男女老少,就一起加入到植树大军当中,“不怕苦不怕累,每年春天栽树、冬天修水利,到了中午也不回家。”
经过70年的耕耘,右玉的林木绿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0.3%提高到了现在的55%。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成为了“塞上绿洲”。
2019年,右玉县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获此奖项集体只有5个。
同年,右玉县再次上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十几项国家级荣誉背后,是几十年来一任又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所创造的生态奇迹。
过去有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在右玉,在树木中树人,在树人中树木。
如今的右玉是全国首家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古老的西口也迎来了旅游开发的第二春。2018年8月,右玉县成功脱贫。新时代的右玉,将继续在“右玉精神”的引领下,逐步实现“由绿到富”的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习总书记的这句话,经历了绿起来、美起来又富起来的右玉人体会更深、想得更透。对右玉人来说,绿色就是最好的资源,绿色是右玉县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今天,这片用右玉精神凝结成的浓浓绿色,正变成全县百姓的一座金山银山。
完整视频
推荐阅读
一堂特别党课!一次全省经验交流!骆惠宁讲专题党课 杨雄出席 楼阳生主持
减少了20家,降幅达64.5%,全省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