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山西这个地方再入围
2019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此次评选共收到有效投票215张,其中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同时此次入围的20个项目也显示出地域均衡、类型多样等特征,但因疫情原因,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的有关事项将另行通知。
(以时代早晚为序)
▲西吴壁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铜器及冶金遗物
据了解,自活动启动,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回收率高达96.4%。根据投票结果,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份多点开花。
(安阳辛店遗址出土青铜器)
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围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考古学近年课题性越来越强、多学科合作更加紧密、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等主要发展特点,并不断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深入。大遗址考古依然是中国考古的一大特点,同时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基建考古的课题性、学术性的日益增加,重大考古发现频出,这在此次入围项目中非常明显。
据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结果将在这20个入围终评的项目中产生,但因为疫情的原因,最终结果揭晓的相关事项将另行通知。
2018年春季绛县吴壁冶铜遗址考古队员合影
此前的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的六个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就曾入选。
延伸阅读:
火映夏商——绛县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
西吴壁遗址位置图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塬上,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
▲绛县西吴壁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炉壁
▲西吴壁遗址地理位置
绛县西吴壁遗址
它的重要性在哪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表示:西吴壁炼铜遗址的发掘,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8-2019年,在多次勘察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
初步搞清了遗址范围与聚落结构,了解到该遗址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二里头、二里岗期遗存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中心区位于遗址东部,面积约40万平方米
西吴壁遗址二里头、二里岗期范围图
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冶铜遗存最具特色。
西吴壁遗址中部发掘区
西吴壁遗址东部发掘区(上为北)
发掘收获
二里头期遗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沟、木炭窑等。
二里头期房址F2
一座地穴式房址地面上出土大量铜炼渣、残炉壁等,与冶铜活动存在直接关系。
一座大型近椭圆形直壁坑内存在多层自南向北的倾斜堆积,其中包含数量较多的铜炼渣、残炉壁、铜矿石,以及鼓风管、石锤、石砧等冶铜遗存,说明附近曾存在二里头时期的冶铜作坊。
二里头期鼓风管
二里头灰坑中出土的铜矿石
发现一组木炭窑,窑中部为一座地穴式操作间,三座近圆形木炭窑室分居操作间的北、西、南部,东部或为出入之通道。
二里头时期的木炭窑
二里岗期遗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沟、冶铜炉残迹、水井等。
一座二里岗期半地穴式房址带有多个被灼烧过的壁龛,其中出土铜炼渣等冶铜遗物,与冶铜活动关系密切。
二里冈带有壁龛的房址
灰坑按形制可分为袋形、直壁、锅底及不规则形等,多数灰坑都发现了铜炼渣等冶铜遗存。
发现两座残存底部的二里岗期冶铜炉,附近均出土大量铜炼渣和少量残炉壁。
一座冶铜炉下存在奠基坑,坑内发现人骨一具,当为构筑冶铜炉举行某种仪式所用的牺牲。
二里岗期冶铜炉残迹
二里岗期灰坑中出土的铜炼渣
遗址南部存在一处窖穴集中分布区,在不足17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十余个窖穴,应为二里岗时期仓储区之所在。储存之物为何,尚需进一步分析研究才能究明。
该区域还发现一座深逾13米的水井,井口略呈圆角方形,边长约1米,井壁经修整,东、西两侧可见排列整齐的脚窝。
二里头、二里岗期陶器文化面貌分别与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或东下冯文化)、早商文化东下冯类型相似。
石器器形多为锤、杵、砧等,大部分可见明显的使用痕迹,其中一些沾染铜锈,多属冶铜工具。
二里头、二里岗期灰坑中还发现了用于铸造小型工具的残陶范、残石范,说明西吴壁遗址除冶铜外,还铸造一些工具。二里岗期的灰坑中发现仿铜陶礼器、磨制石磬等级别较高的遗物,指示遗址在二里岗时期具有较高的等级。
西吴壁遗址出土的石质工具、石范
初步认识
成熟的青铜器生产包括采矿、冶炼、铸造三个环节。
因材料所限,以往研究多着重于铸造环节。闻喜千斤耙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早期采矿遗址也有了一些认识,但学界对中原地区冶铜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还几近空白。
通过对出土冶铜遗存进行科技检测,可知西吴壁遗址冶铜作坊的产品为纯铜,说明该遗址是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
这是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西吴壁遗址出土的冶铜工具
西吴壁遗址新见二里头时期的木炭窑、二里岗下层冶铜炉,以及二里头和二里冈时期的其他冶铜遗物,和先前发现的冶铜遗存一起,丰富了西吴壁遗址的内涵,呈现出一种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冶铜作坊形态,为深入探索早期冶铜手工业技术及生产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年代早、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的西吴壁遗址
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
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发现的冶铜遗迹与遗物
是中原地区时代早、
规模大的冶铜手工业遗存,
填补了青铜器产业链中的空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无论祀或是戎,
都需依托铜这样的战略资源。
END
文 | 戴向明、田伟、崔春鹏、汤毓赟
图 |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 戴向明、田伟等
(原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2020年3月6日 专题版,标题为《绛县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
推荐阅读
山西又有7例新冠肺炎康复者捐血浆 全省血浆总量达2.25万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