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发布规划,这些地方将迎来新机遇……
该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形成“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引领山西发展,在力争先发、抢抓先机中服务国家大局,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的重要城市群。
提出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一群两区三圈”是2022年年初,山西提出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一群”指山西中部城市群,“两区”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三圈”指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
山西中部城市群范围包括太原、晋中、忻州、吕梁、阳泉。该城市群的国土面积为7.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7.3%;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为161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3万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3%、50%。
山西发展中部城市群对融入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下一步山西将充分挖掘紧邻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的区位优势,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载体,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先进技术,深度融入京津冀实现联动发展。提升城市群开放枢纽功能,汇聚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各类要素,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对彰显山西在全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比较优势,打造我国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
明确具体目标
规划中明确:从今年起,到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具体目标。
从今年至2025年,山西中部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超过8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5%。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实现倍增,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力争突破20%。
到2030年,跨市域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牢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率先完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在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中地位显著提高。
到2035年,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中部城市群将涌现出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球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彰显。
构建“一核四带多组团”城镇发展格局
规划中,山西中部城市群将构建“一核四带多组团”城镇发展格局。
“一核”是指太原榆次太谷发展核。规划中,做大做强太原晋中中心区域,率先推动太原、榆次、太谷在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加速推进同城化,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方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形成辐射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和增长极,辐射引领功能。
“四带”是指汾河谷地城镇带、雄忻城镇带、沿黄城镇带、太行城镇带,未来将努力提升“四带”互通协作水平。
其中,汾河谷地城镇带,以“一核”向南辐射,依托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综合运输通道,以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汾河谷地晋中四县(市)和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吕梁平川四县(市)为重点,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雄忻城镇带,以“一核”向北辐射,依托雄忻高铁、108国道双轴,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为重点,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沿黄城镇带,以离石、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等吕梁市山上九县和河曲、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岢岚、宁武、静乐等忻州西部八县为重点,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战略支点。
太行城镇带,以阳泉市及寿阳、榆社、昔阳、和顺、左权等晋中东部五县为重点,依托石太、阳涉等铁路通道,打造对接石太经济走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
增强“多组团”城镇发展动能。离柳中方城镇组团,以离石区为中心,建设离石到方山、中阳、柳林城市快速路,推动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临县、兴县、岚县协同发展,形成“4+3”城镇化发展格局。交汾文孝城镇组团,推动交城、汾阳、文水、孝义四县市一体联动发展,以汾石高速为纽带,辐射带动交口、石楼协同发展,形成“4+2”城镇化发展格局,打造吕梁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支点。忻定原城镇组团,以忻定、忻原两轴连三城,着力推进忻定原同城化,加快实现交通通畅、产业互补、要素共享,增强区域竞争力。平介祁灵城镇组团,以晋商文化为纽带,推动特色工业制造与旅游深度融合,加速平遥、介休、祁县、灵石一体发展。盂平寿昔城镇组团,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抢抓国家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加快实现生产高质高效、生活富裕富足、生态宜居宜游。
着力推进多项任务
在操作层面,山西中部城市群将着力推进多项任务。
共建优质宜居宜业城市,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打造现代化城乡体系。以建设宜居宜业优质区为引领,统筹老城新城、生产生活生态、地上地下等空间开发利用,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不断壮大山西中部城市群城镇规模,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群品牌。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建设能源水利保障体系,协同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统筹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构建共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两极三廊五群多点”产业格局,促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一体化发展能级,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市场化推进为原则,坚持优势集成、差异布局、错位发展、开放协作,全面推进产业政策创设联动、资源和产业协同配置、产业全链条协同互补、产业相互间跨界融合、产业基础设施协同共建、要素链和产业链融通共享,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外,增强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区域科创共同体,共筑人才集聚高地。推动内聚外合开放共赢,加快与国家战略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与“三圈”协同发展,全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协同承接产业转移,率先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在生态环境方面,推进同保联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共建绿色低碳城市,健全区域治理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共推高质量就业与创业,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合作发展,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城市群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一体化政策联动机制,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推荐阅读
山西新增本土“71+397”!全国本土新增2328+20804
这个韩剧APP被查冲上热搜!5名相关负责人获刑,案件详情公布→
精彩专题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