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真招实策才能出实效
漫画:曹一
以作风建设和督导问责治“大水漫灌”
吕梦琦
随着精准扶贫的扎实推进,各地瞄准扶贫对象重点施策,许多贫困地区面貌有了巨大变化。然而,也有一些地区在扶贫中仍固守“有福同享、利益均沾”的老一套,导致精准扶贫难以“落地”。这不仅违背“扶贫贵在精准”的指导精神,也弱化了扶贫效果。
记者在基层采访就发现过荒唐的例子。有一个贫困村,去年用扶贫资金买了一批扶贫羊,结果分配时全村人手一只,剩下的又6人合分一只,唯恐分配不公引发矛盾。结果仅大半年时间,这些羊就被村民们卖了一多半,基本上没起到扶贫效果。
无独有偶。吕梁山区某贫困村今年政府扶持了两批肥料,也基本上是平均分配,唯一的差别是肥效不同。有机肥效果差一点,就给贫困户少分一点;复合肥效果好一点,就给贫困户多分一点。连村干部都坦言,其实没多少差别,更谈不上对贫困户重点施策。
对于类似情况,一些扶贫干部解释,这么做虽然不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可不这样搞矛盾太大,弄不好政策会推行不下去。一些基层扶贫部门“假装看不见”,既不及时跟进指导,也不加以纠正;村干部怕村民骂娘、上访,也不敢破了老规矩。这导致精准识别虽然反复“回头看”,但精准施策就是按兵不动,部分贫困群众对政策心生误解。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每个村庄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确是精准扶贫的“拦路虎”。但政策是刚性的,落实起来绝不能有弹性。基层干部既然清楚“症结”所在,就应该迎难而上,为精准扶贫“清障”,而不是听之任之。以种种理由当借口,甚至将精准扶贫落地难的原因推到精准识别头上,看似言之凿凿,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执行不力找托词,既难以服人,也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同样是推进精准扶贫,很多贫困村一开始就打破了过去平均分配的老办法,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结果,对扶贫对象精准施策。相比漫灌式做法,这才是精准扶贫的主流。很多贫困村严格把扶贫资金全部花在贫困户头上,非贫困户绝不享受,并没有引发多大矛盾,更没有政策执行不下去。这恰恰说明,一些贫困村精准扶贫“落地难”,问题不是出在农民身上,而是出在基层干部的状态和作风上。
当前,很多基层干部为扶贫不辞千辛万苦,为帮助贫困户脱贫想尽千方百计,他们是扶贫干部的主流。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出工不出力”,工作中存在怕惹矛盾等心态,消极避事。这种作风不改变,无疑将影响扶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精准扶贫事关2020年全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对扶贫对象精准施策。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彻底打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旧观念,从干部状态和作风抓起,建立一支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善啃骨头的基层干部队伍。
要强化扶贫督导问责。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各地强调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自主选择扶贫项目。但有的基层干部在这上面“耍心眼”,用“群众不干”做挡箭牌,回避矛盾,好搞的就搞,不好搞就想法变通、逃避。对这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应坚决予以问责。只有这样,精准扶贫好政策才能真正落地。
扶贫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同样应“精准”
陈尚营
近期在基层采访扶贫工作,一位从省城下派到贫困村挂职的扶贫工作队长说,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很实,贫困户建档立卡,强调精准到人,扶贫从“漫灌到滴灌”。但少数地方在贯彻执行的时候却变形走样:要求各种档案、资料、图表、日志面面俱到,村两委人员常常因为填报、撰写这些材料耗费不少精力。不止于此,过多的资料要求也给贫困村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该扶贫工作队队长抱怨,村里一年复印费就需要一两万,对于脆弱的村集体经济来说,负担很重。
少数基层地方出现的新问题显然引起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关注。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对减少展板表册挂图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多年来的减贫工作,剩下的贫困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剩下的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为此,扶贫攻坚更要求“靶向精准”,如果为了求“形式”,把精力、财力浪费在可要可不要的工作上,难免会分散基层扶贫工作的着力点。
在安徽某县脱贫攻坚村级软件资料清单上,列举了贫困村需要整理的几十种资料。除了贫困户脱贫攻坚一览表、村级脱贫规划等需上墙图表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档案资料,其中仅表格类资料一项,就有“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建档立卡流程图”“贫困户申请”“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措施”“贫困村结对帮扶名单(注明帮扶措施)”“民主评议贫困户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村级公示影像资料”“贫困户确认报告”“贫困户项目受益花名册”“贫困户人口增减表”“测算减贫人口花名册”“贫困户接受培训情况(劳务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花名册、影像资料)”“低保户、五保户花名册”等近20种。
眼睛是不是看得有点花?别着急,还没完,接下来还有“记录类(包括各类会议记录、评议情况和培训活动等)”“公告公示类”等档案资料要求。
作为一位普通读者,读这份目录都有些累,而在贫困村,每一项目录后面都有大量的文字搜集整理工作。一般来说,村两委加上驻村扶贫人员一般六七个人,除了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还要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在一些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整理这些资料成为沉重的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基层完成这些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不是故意刁难。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千家万户,如果一些做法和措施不通过文字、图表等方式上墙上网、留下资料,会让很多人不知道扶贫工作做了什么,同时,相关部门在进行考核、检查、第三方评估等工作时没有依据。
一边是“必要”,一边是“过多过滥”,分清这两者的边界,是解决基层扶贫工作中“资料扶贫”倾向的首要任务。哪些档案资料必要、哪些材料并无用处,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在一线应该比较清楚,可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一些重复填写的材料、部分会议和培训、扶贫日志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扶贫要精准,同样,扶贫工作中的档案资料留存一样要精准,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对脱贫攻坚毫无益处的材料要坚决拿掉,让基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在基层听到过一个真实的“笑话”,一个镇政府附近的复印店,在八项规定出台、精简“文山会海”的过程中,经营变得举步维艰,但近期由于各种扶贫材料复印的大量需求,它又活了过来,而且效益良好。但愿这样的“笑话”不会再重演。
以杜绝扶贫形式主义检验“三严三实”
涂洪长
数字脱贫、产业盲目跟风、干部驻村走过场……在量大面广的扶贫工作中,类似问题或有耳闻,但10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办的一纸通知,还是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对扶贫工作的干扰。对这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揭开盖子、对症下药,将有力促进各地各级的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国务院扶贫办的通知中,“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一句显得尤为醒目。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数字竞赛,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不是敷衍应付的任务“过关”。扶贫攻坚是庄严的国家承诺和政治任务,也是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艰辛过程,只有直面问题和矛盾才能砥砺前行。一些局部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虽然不足以动摇扶贫攻坚整体大局,但其危险性和破坏性却不容忽视,趁早发现才能趁早解决,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坚定。
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全面落实“精准”要求是关键,要把“精准”要求贯穿到扶贫攻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贫困识别和退出要精准,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防急躁症和弄虚作假;产业扶贫要精准,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搞盲目跟风和“花架子”;扶贫考核要精准,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对“达标”考核既有量化标准,更要注重社会评价和反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贯彻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扶贫攻坚同时也是全社会凝心聚力的过程,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是扶贫脱贫的主力军,但不能因此忘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方法。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脱离实际、闭门决策、大包大揽、单向“输血”等做法,不仅严重削弱扶贫脱贫成效,也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各地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发挥各个扶贫工作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优势互补和力量共济,另一方要引入第三方力量对减贫、脱贫成效开展评估,提高评估的专业性、客观性和社会认可度。
纠正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依靠纪检监察、审计、媒体、群众等各方监督力量。要以党纪国法为准绳,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私分侵占扶贫资金和集体资金,以及在扶贫工作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严厉打击扶贫工作中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促进监管细化和监管下沉,对县、乡、村三级扶贫资金使用等加大检查密度和监督力度;对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要敢于曝光,露头就打,促进工作纪律严起来,工作作风实起来。能否在扶贫工作中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是对各级干部是否做到“三严三实”的一次大检验。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精准”方略引领下的脱贫攻坚不断开创新局面,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体现了我们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硬战的坚强决心和自律意识,只有严格落实中央要求,不断扎紧制度篱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寸功寸进,反对和摒弃一切的形式主义,我们才能收获这场硬战的最终全面胜利。
确定扶贫项目要多让百姓“说了算”
梁建强
咸安区黄荆塘村的砖茶、赤壁市官塘驿镇的有机猕猴桃、通山县石垅村的小龙虾……近期,农业部在湖北咸宁召开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产业扶贫的“咸宁模式”,受到关注。以产业扶贫助推精准扶贫,项目选择是关键。项目怎么办,离不开多让百姓“说了算”。
“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当前,在不少地方,扶贫项目正遭遇着“热不久”的尴尬境地。项目启动时风风火火,推进时却“磕磕碰碰”,甚至最终沦为“烂尾工程”。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西部某地在没有试种和调查研究的情况下,以每亩430元的投入,发展了1.5万亩从北方引进的金银花,按当初设想每亩至少产100斤干花计算,可年产750吨以上干花,但当地实际干花产量不到5吨。总结金银花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群众以“不管护、不搭理”等方式冷对抗不愿意种植的项目。
发展特色扶贫项目,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只依靠“自上而下”决策。记者长期在一线调研时发现,不少地方,引进项目时“跟风”严重,听说什么产业“热”,就忙着在贫困村推进,且动辄“千亩基地”“万亩示范”。项目落地前期,并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也并未听取群众的意见,因缺乏前瞻性的判断导致产品滞销,或者产品与周边同质化严重、产量上升但价格下降的“丰产难丰收”事例,比比皆是。这样的扶贫项目,不仅难以长久,也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负效应不容忽视。
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保证充分的群众参与,需要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多让百姓“说了算”,少一些盲目为之,少一些“拍脑袋决策”。产业扶贫的推进中,听取群众的意见、收集群众的建议是推进项目的“前置条件”。
以黄荆塘村为例,村里经过广泛调研、召开村民大会,最终将主导产业确定为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目前,茶产业让黄荆塘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百姓“说了算”,项目自然更受欢迎,由此产生了扶贫的“正效应”,带动了百姓的增收致富。
类似的情况,也在咸宁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得以印证。作为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驻点村,石垅村的支柱产业项目确定,也是基于百姓的“话语权”得到保证。如今,石垅村已经成为以小龙虾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2015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全镇平均水平2487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让百姓“说了算”侧重于决策过程中的百姓参与,而不是政府部门推卸责任、完全放任不管,抑或是不作为、慢作为。
正所谓,“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任何一个扶贫项目,都很难确保得到所有百姓百分之百的认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走实、走好群众路线,为百姓答疑解惑,让百姓能够对项目的前景、益处等“心里有数”。
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百姓“说了算”,项目的推进过程也要百姓“看得见”。当前,贫困村往往有不少来自于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究竟有多少用于了村里确定的产业项目之中?需要让群众充分知晓。及时对相关资金的使用进行公示,并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及时调整,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打消百姓疑虑,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之上。
政策和项目更“接地气”,方能更好地融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产业扶贫,唯有让群众充分参与、评价、监督,才能赢得百姓认知、认同、认可,进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