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证感悟】思考中医防疫(一)

赵江滨 同有三和中医 2020-09-18

 《伤寒论》中的防疫思想

          ——要把好太阳这一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人心,由于当下正值冬春之交,气候不稳定,也是普通外感疾病高发的季节,再加上疫区和各地的群众被隔离在家,情绪上难免有些恐慌与孤独。


诸多的原因加重了各地的医疗负担。作为一名中医人,我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防控工作情况,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真正用中医为疫区的百姓尽一份力,当看到西医同仁们能够光荣地奔赴前线,真是不胜欣羡。



对于如何防疫这个问题,《伤寒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很有发言权,在《伤寒论》自序中仲景曾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联系东汉末年的史实,这里引起仲景家族如此惨痛事件的“伤寒”病肯定就是瘟疫了。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瘟疫流行的状况,更为了弘扬医道,仲景按照六经辨证的理法体系梳理了经方家的方药系统,成就了垂范后世的医家经典。



在《伤寒论》第6条,仲景在阐述了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两种不同的外感病证之后,叙述了一条特别的条文就是太阳温病,即“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与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基本上以发热恶风或恶寒等局限于太阳经表的普通外感疾病不同,温病传变迅速,初起虽在太阳,但在太阳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就出现“发热而渴,不恶寒”,进入到阳明了,如果医者此时因循守旧,知常不能达变,以为还在太阳,误用汗下之法,就会导致后面的种种变证,最后仲景告诫“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个条文对中医治疗瘟疫的指导来说可谓弥足珍贵,就是一定要达变。放眼中医历史,基本上善治瘟疫的中医名家都受过这一条的启发,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就是善用大剂量寒凉之品治疗时疫,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吴鞠通和民国张锡纯都有运用大剂白虎类方治疗瘟疫的记载,乃至近代的郭可明运用白虎汤治疗流行性乙脑,此为从阳明化热的瘟疫。


读经贵在举一反三,此条还可以反过来看,那就是不从阳明化热,而从太阴化湿,甚至化寒者,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用苦辛温燥的圣散子解决黄州大疫,而明代医家吴又可以苦辛温燥的达原饮治疗崇祯时期流行的瘟疫,而从网络上的信息来看,中科院仝小林院士亲赴武汉防疫一线,指出看诊的病人“总的呈现厚腻腐苔,湿浊之象非常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瘟疫的大趋势偏向于后者。



总体来讲瘟疫邪气与普通的风寒邪气相比性质偏颇,且不循常理,一旦入里后的破坏性无法预测,所以对医者用药的精准和胆识要求都很高。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有意义或者价值的其实应该就是不让病邪侵犯,按六经辨证来说就是要把握好太阳这一关,诸证当先解表,不让瘟疫邪气侵犯或者突破太阳。



如何防护好太阳这一关呢?个人有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1.衣食住行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太阳,使外邪有可趁之机。尤其注意后颈部、背部、足部的保暖,个人认为其标准就是感觉从下到上(从脚到头项部)的暖流是贯通的,否则就说明穿衣不够。洗澡洗头宜选在风和日丽的时段,比如中午,天气不好宁可不洗。如果外出时天气寒冷,尤其是身在疫区的同仁,要做好充分的防寒准备。


2.饮食切勿过多过饱。饮食过饱后很容易外感,外感后饱食则外感也难以痊愈,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餐后自觉饱胀,建议可按照南怀瑾先生推荐的“乞丐蹲”进行操作,则饱胀会很快缓解。
3.有受风受寒迹象或者淋雨,尤其是身在疫区的同仁,要及时解决,避免外感。建议可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有三和扶阳散的也可以选用,如一时无成药可用,也可以自备生姜红糖水、葱白煎汤处理。按照内针法则,在阳谷、外关、合谷等三阳经的穴位附近寻找痛点指压按揉也可以。
4.隔离状态下的同仁不能总沉浸在悲忧的情绪里面,悲忧最容易伤肺,伤表。大家要想到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一起努力,共度时艰,便有了精神和力量。


据说牛顿也是在瘟疫的隔离状态下探索出了一生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我自己能够学习中医,可能也是因为在高考之前,遇到了一场非典的缘故。


人生经历了苦难,才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也许才能做好未来的选择,愿与大家共勉。

(未完待续)


排版:林秀妙

图片: 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