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附小小学生大数据研究苏轼 被指既炫技又拼爹

2017-10-16 Ivy 合璧儿


【合璧儿按】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后,又会怎样?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要不得!十一长假结束,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微信公众号里,一篇假期成果汇报文章,阅读量突破10W+了。话说,现在连小学的一个班都有如此专业的微信公众号了,威武!不过,当大家细读这篇走红文章的内容就会发现,文章中反复出现:“在爸爸的帮助下”的字样。再看论文里数据的来源,多数是通过“一段程序”来的。小学生研究苏轼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主要的工作不是自己通过搜集数据、整理写作而来的,那么这样浮于表面的素质教育才真真令人担忧。





这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里面介绍了该校六年级的小学生,跟着《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品读苏轼的作品。


对苏轼的3458首词进行大数据分析,在假期完成了23份研究报告,主题涉及《大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vs李白》、《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


看着这些“与时俱进”的题目,恍惚是在看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呢,连在媒体工作十余载的小编都想不出如此高深莫测的文学评论选题,真真感觉羞愧汗颜!!


再一想,难道现在的小学生都如此之牛了嘛?这些题目,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发自内心在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吗?恐怕不是。


1. 大数据分析 数据从哪里来?

首先,这些研究报告是11、12岁的六年级小学生们在国庆8天假期中完成的,40多个孩子一共完成了23分研究报告!真是时间紧迫,数量惊人呢!背后大量的数据支撑,光靠孩子去完成是天方夜谭


先看这篇《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吧。这篇是由5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报告,但应该是由一位同学主笔完成了此报告。


因为通篇的主语就是“我”一个人,“我和一位同学找到苏轼约25万字的诗词。然后进行了分词,找出高频词……”


后来在提到 “将25万字的诗词做分词处理时用何种软件,何种方法,花费时间等等这些过程” 都用了 “我和爸爸通过一段程序”代替了。


( 看来还是程序员爸爸厉害啊,这让我家的艺术爸爸以后如何是好呢!竞争太严峻了,悔当初没看着专业找老公啊。)


话题再回到研究报告上。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开会,分工、确定主题、查找资料。先找到两本工具书,然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又找了很多其他资料。

手工查询每一卷诗创作的年代和地点、做对照表考察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关系,然后分析统计……


翻看之下最主要的印象是,这么繁复大量的工作,这几个孩子是如何在八天内完成的?这样的课题研究,至少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周期吧。


在此次研究中,从文章中贴出话来的聊天记录显示老师对于如何查找资料是有建议的,“你们先按照这几个板块去梳理找材料,特别好找,百度都有”。


对于如何研究的建议是,“然后再往一起捏合,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论一些。”


是不是“百度”亮了?我们的查找资料的方法和来源是这些提供二手资料的搜索引擎吗?然后再“捏合”在一起?


再来看看这次的研究究竟要回答什么问题呢?小作者的总结是:“归来”这个词出现了157次,是苏轼诗词中出现最多的词,苏轼是到处云游吗?提到“西湖”92次、“江南”84次,这么多频次是不是和他的人生经历相关?……


可是,这些问题为什么需要回答?为什么需要用“大数据”回答?只要读一读苏轼生平,或者经典作品如林语堂《苏东坡传》,答案并不难找到吧?


结论是苏轼关心民间疾苦,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幽香”,好一个正能量的苏轼啊!


传统文化、课题报告固然有看点,这种为研究而研究到底有何意义?资料来源是或否准确?小学生的观点不应该是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语出惊人的吗? 为何“论文”题目却如此老气横秋?



2. 爸爸参与 为何不联合署名?

再细看,不难发现,报告中的“爸爸”和微信群中的“老师”作用非凡呢。


所以这项研究究竟有多少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文中需要用的分词方法、词频统计、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对比等,有多少真的是“我”和同学们独立做到的?


如果这是一篇严肃的课业报告,如果“爸爸”是重要参与者,那么就应当作为合作者出现;即便不出现,也需要通过致谢,来诚实反映所有人该有的贡献。


并且对两位在搭建框架和行文的具体过程中有无数参与的老师,是否也应该在文末对其贡献表示感谢呢?


这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关于“学养”的从小培养,如果有孩子将来真以学术为业,无论他们多么有才华,单单将别人的工作别人的贡献写成自己的,就足以断送他们的学术生命。


估计以后什么教授抄袭论文的丑闻将会越来越多吧。不是有意而为之,只是从小没有养成知识产权意识而已。


3. 高难论文题目 难脱拼爹之嫌

孩子的作业就是给家长留的吧?本来在北京,对于家长来说,学区房压力就蛮大的,现在又要拼知识结构和时间精力。不但要会赚钱,还要会画画,会编程,会写报告!


不知从何时起,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留一些所谓的手作、实践作业,作业难度往往都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并且有些学校的老师也直言不讳的说,什么“手抄报”作业就是为了班级、学校评奖用的,只有家长帮忙完成才能达到标准,好吧!


那么,家长时间不够,专业不符怎么办?好办啊,咱们不是还有市场呢么?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家长的焦虑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


在小学阶段就推行大跃进式科研,那么培训市场中就会出现新的项目——教小学生如何写程序。


而且那些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枪手也会有更佳光明的工作项目了——帮助小学生和中学生培训如何编写各科目、各主题的文章啦。


4. 变味儿的素质教育 不如应试教育

事实上,以大数据分析苏轼来说,这种探究性学习在欧美不少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已是常态。


美国很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家长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


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尤为可贵的是让孩子以探索、发现的兴趣参与其中、“放飞自我”,慢慢培养各种能力,而没有“标准答案”、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干扰。


但是,像清华附小这样,以大数据来研究苏轼,更多的是在锻炼家长,而非孩子。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做程序员的爸爸来“主导”整个研究过程,一个小学生可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清华附小给小学生布置这样高难度的选题,表面是在考孩子,实则还是考家长、考老师。人们常常批评素质教育的死板,但即便是这样,仍然是以孩子为主,独立来寻找答案。


素质教育如果变了味儿,学生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得不让父母代劳,那么既花了时间精力,也没有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同时还让父母在工作之余背上了更大的包袱,并且客观上造成了学业好坏靠“拼爹妈”的不良风气。这样的“伪素质教育”不要也罢。


小编以为,小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反应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人才不拘一格,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在努力。


但是,这个课题题目和结论不一定非要“高大上”、“惊世骇俗”。重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结论,这才是“课题研究”课程的作用所在吧?


以研究而研究,以表演而研究,终将害了孩子们,只会让其早早地失去对研究的敬畏与好奇。


(本文为合璧儿原创,转载需授权,作者:Ivy,责编:晓哲)


更多相关文章请查阅


米歇尔.奥巴马访谈称不会参加总统竞选,理由竟是......

 王诗龄英文解读数学题秒杀网友  你和土豪的差距真不仅是钱

人生最大的捷径: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女孩子需要的不是富养,不是宠爱,而是勇敢!

威廉王子的最大育儿杀手锏就是蹲蹲蹲!

陆毅为女儿背包被指溺爱  到底怎么做才是爱而不"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