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因梦:为什么要羡慕别人和为什么会生气|《野兽·荐读》

2017-07-22 胡因梦 心灵自由

撰文:胡因梦

原载:《心理月刊》2007年7月刊

追星族大多讨厌自己,同时也厌恶自己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羡慕别人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四月初到海南岛旅游,在当地接受了两家媒体的专访,访谈一开始,记者就提出了追星族杨丽娟所掀起的社会旋风。从个人心理层面来看,这显然是个典型浪漫上瘾症议题,但是从更根本、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却是整体社会都应该深思的养成教育问题,因此不该把责任推给单独的个人或家庭。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羡慕”的心情究竟是怎么养成的?观察一下天真纯稚的孩童,你会发现他们极少带有与生俱来的羡慕别人的心态,按发展心理学的说法,孩子早期的意识状态里不但没有比较或羡慕的成分,甚至是带着一种孤立式自恋倾向的。随着与外在世界的频繁互动,孩子们才逐渐学会了自他有别的界分意识,并且产生了好坏、美丑、高低等等的比较之心,于是不满足、低自尊、匮乏与欠缺感之类的负面情绪,就在父母、学校、社会及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不知不觉地堆栈成了大多数人所不能接纳、但却深深掌控着我们的“心理阴影层问题”。
  
此外,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克莱恩从研究中发现,嫉羡是一种有别于羡慕的愤怒情绪,因为另一个人享有自己所欲求的东西,因此有一种想要夺走它或毁灭它的冲动,其最深的根由仍然是婴儿与母亲的一体性丧失之后的存亡挣扎,以及母亲与婴儿在喂食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如果此种理论确实成立,那么约翰·列农之所以会被“粉丝”枪杀,理由或许就出自于这种由羡慕而演变成的嫉羡与愤怒。换句话说,被羡慕的对象在享受群众的爱戴之余,同时也得承受被敌视的危险。卡梅隆·迪亚兹有一回被记者追问:“如果有来世,你还想不想继续当明星?”卡梅隆的回答是:“绝不再当明星了,因为我不想再承受那种‘欠了无数人债’的感觉。”这的确是一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多年来身为公众人物的亲身体验。
  
至于浪漫上瘾症的部分,心理治疗师安·威尔森·雪夫(Anne Wilson Schaef)在畅销著作《逃避亲密关系》里,将其分成了三个阶段。有此倾向者在第一阶段会花费许多时间在浪漫幻想上面,不过还不至于付诸行动,但是当事人如果因幻想而导致现实生活失序,就代表此人已经陷入了浪漫上瘾症。到了第二阶段,患者往往会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幻想上面,继而导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变得愈来愈模糊。进入第三个阶段时,患者便开始过度追求刺激与兴奋感,完全无视于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即使伤害到别人也在所不惜。杨丽娟的情况应该属于第三阶段的行为模式。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浪漫上瘾症患者如此强烈地耽溺在想象世界里?最根本的理由只有一个:逃避现实世界的痛苦。当真实生活里的空虚、无聊、无意义感或匮乏感日趋强烈时,幻想的对象就会显得益发迷人,只要能亲近这个对象,便可以暂时脱离无聊乏味的生活,沉浸于美妙刺激的兴奋感中。换言之,追星族大多讨厌自己,同时也厌恶自己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事实上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羡慕别人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回顾自己在青少年的阶段里,也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粉丝”,随时关注着“披头士”(The Beatles)的动向,甚至能背诵他们上百首的歌曲。人似乎难免要经历一段崇拜和模仿的日子,方能逐渐回归自我。按照心理占星学(首要推动者为荣格)的个案研究,大部分的人不到二十九岁,很难意识到心底深处的“召唤”,充其量只能在父母的影响与社会压力之下做出一些随顺世俗的反应。二十九岁一过,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三十而立”的年纪,此生最深的召唤便逐渐揭露,这时属于个人的创造力才能有所施展。然而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如果过度溺爱子女──一种将子女物化以满足自己的倾向,或是经常灌输与生存攸关的恐惧或忧思,继而扼杀了孩子在游乐中自由即兴地培养创造力的机会,那么即使到了“而立”之年,也未必能展现独立探索的实验性。
  
创造力最上乘的展现就在于完全放松,心中没有比较或模仿的对象,也不担心成败优劣,并且能如实、平常地看待每一件事,然后从这种安住于当下的心境里,或许就能产生神奇的创意与美感。追星族渴望能活出这种自由与自信,于是下意识地将这股渴望投射到所谓的“巨星”身上,孰不知巨星们多数也都有低自尊及信心不足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在声誉下跌时出现情绪失衡的身心症了。而且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Codependence)的关系,双方的价值都奠基在彼此的投射和依赖上面,因此是毫无自由可言的。
  
其实追星族与明星的困境都出自于对“自我重要感”的渴求,而精神修持的目的就在于“降低自我重要感”,如此真正的创造力、信心以及实相才可能显现出来。
 

原名:为什么要生气?

撰文:胡因梦

原载:《心理月刊》2007年4月刊

从生理的层次来看,如果我们长时间地怀抱着未解决的愤怒,我们的身体就无法有效地发挥排毒功能,最后这些累积的情绪一定会导致身体的疲惫,然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抑郁和沮丧。可以说,压抑下来的愤怒是带有剧毒的。
  
虽然在最深的层次上情绪如同所有的现象一样并没有不变的实质性,但这些如幻的情绪一向是所有烦恼的源头,因此必须当真地研究探索一番。
  
在各种类型的情绪当中,愤怒或嗔恨是最容易被人认同和表现出来的负面能量,它也经常被政客利用来制造同仇敌忾的向心力,继而为整体社会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愤怒之所以会被人认同,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情绪当中最强而有力的。由于原生家庭、学校及社会所强调的教育大多奠基于完美主义、优胜劣败及逞强好胜之上,所以情感经验中的恐惧、哀伤、脆弱、不安全感甚至是深层的嫉妒,都无法轻易地被人们承认或认可;唯独愤怒能够带来一股力量以及权力被壮大的感觉,因此自我可以藉由它来暂时得到确立,继而变成了人们比较偏袒的情绪能量,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合理化的无明之火。
  
然而愤怒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愤怒只是单纯的暴力展现,还是个中另有隐情?根据心里治疗上的观察,其实愤怒永远和期望落空有关。如果我们所期待的同理、支持、爱、和谐的交流或是任何一种欲求得不到立即的正向响应,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愤怒,而得不到正向响应又往往和沟通的质量、双方深埋的童年经验所形成的防卫机制有关,因此是极为复杂难解的的问题,必须在关系的相处上扎下多年的觉察基础,才能够在双方都成长到某个阶段时彻底揭露那些最深的症结点。
  
若想转化愤怒,首先得学会不把愤怒当成是必须铲除掉的敌人,在不与其对立、不压抑它、不合理化它、也不将它发泄出来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像个潜水员一般地深入于其中去探个究竟。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愤怒底端永远埋藏着早期压抑下来的恐惧,而这些恐惧能量多半存留在海底轮与脐轮(掌管肾上腺素的分泌)。从比较精微的层次来看,用言语或行为来宣泄愤怒,其实是一种逃避反应;因为不愿意面对或承认内心深处的恐惧,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跟威胁性极高的恐惧共处,所以我们立即将其转成了愤怒的言语和行为。
  
记忆中的童年,父亲总是被母亲一针见血的批评所激怒,因此面子问题一向是横梗在他们之间的最大障碍。我小的时候总是向着父亲,对母亲的说话方式非常反感,等到我自己进入两性关系之后,才明白母亲那时必定是意识到了父亲的情绪封闭性底端的恐惧,但不幸的是她把自己对爱的需求否定掉了;她不能承认自己需要父亲的爱,而只是一味地要求父亲提供她更多的金钱保障,所以一生都错置了追求的方向。如果她当时能学会面对“不被爱”的那份恐惧感(伴侣总是沉默寡言,一定会令我们感觉不被爱),并且沉住气去经验体内的恐惧能量,或许就能发展出一种内在的空间来面对伴侣的恐惧。


如此一来说话的语气自然会柔软些,态度之中也比较能带着同理和体恤。反过来看,父亲如果能洞察到面子问题底端的恐惧与自卑,而不把面子的需求那么当真,便可能以伸缩自如的幽默感来面对母亲的金钱焦虑,甚至能体认到她真正渴求的并不是金钱而是爱。
  
上几代的中国人在心理上有一种非常扭曲的发展,就好像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是一种示弱的展现,或许我应该说这是全人类共通的心病吧!西方世界深具影响力的精神导师佩玛·丘卓说过一句话:“菩提心又被称为心中的柔软地带,它就像是裂开的伤口一样那么柔嫩细致,而它多少也等同于一种爱的能力。”就算是最残酷的人也拥有这份能力,然而只有克服了害怕受伤的恐惧,才能够掀开早已结痂的硬壳,让里面的新鲜肉芽展露出来。只有在精神修持上下过功夫的勇者,才有能力示弱与示爱。燃烧的怒火往往在对方认错及示弱的那一刻,瞬间便转化成了接纳与宽恕。人类只有细心地体认力量和勇气的真谛,才能具足智慧来化解人与人的对立。习惯性地总是把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只是一种尚未长大成人的征象。
  
从生理的层次来看,如果我们长时间地怀抱着未解决的愤怒,我们的身体就无法有效地发挥排毒功能,最后这些累积的情绪一定会导致身体的疲惫,然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抑郁和沮丧。此外根据医学上的观察,容易动怒的妇女罹患恶性肿瘤的比率远远大于罹患良性肿瘤,而没有得过癌症的妇女往往发了一阵子脾气之后,很快地就彻底放松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压抑下来的愤怒是带有剧毒的。今日的医学已经证实每一种疾病或多或少都受到情绪的左右,愤怒是其中最容易被合理化的负面情绪。


总括地来说,转化愤怒的方式就是先试着去安住在身体上出现的那股灼热感与反胃感,然后去接纳心理上的那些被伤害的感受,以及对这些感受的排拒心态,并试着觉察底层最深的恐惧,让它穿透自我防卫的外壳,最终我们一定会出现一种洞见:原来那么强烈的情绪也没有任何不变的实质性,于是我们就在洞见出现的那一刻体悟到了“空性”的真谛,进而获得了自在与解脱。这便是以正念转化愤怒的整个心理动力过程。


延伸阅读

容易被剥削的人大多懒于阅读、不想靠自己去深究|胡因梦问答录(2016年版)

只有在心田上种下无惧的种子,才能开出解放的花朵|胡因梦答问录(2016年版)

安住不是与万物疏离,而是体会到与万物一起流转

胡因梦: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活出阴阳平衡的真我|胡因梦答问录(2016年版)

爱与德行才是一切问题的解药|胡因梦答问录(2016年版)

灵魂的演化旅程|胡因梦:深度心理占星综合解盘班(2017年·元旦)

释放情绪·发现真我·养容美颜|超个人呼吸·能量疗愈工作坊&天津·郑州·杭州

少有人走的路:踏上你的内在英雄之旅|梦轲塔罗初阶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