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召开
4月2日,2024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3年药政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总目标,在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健全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强化短缺药品会商联动机制、深化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特殊人群和特定疾病药品供应保障等方面,持续增强高质量药品供应与药学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聚力构建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建成健康中国、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有关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单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尽心竭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2024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侧记
过去一年,我国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部门之间横向协调联动、上下之间纵向贯通协同的机制日趋稳定成熟,为构建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的一年,全国药政系统将始终坚守药品治病救人的初心,牢记保障供应的使命,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改革中,协同实现药政管理到药政治理的转型。
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药问题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考验着从中央到地方监测协同和应对处置的水平,也是会议期间各方讨论的热点之一。会议通报,2023年,药品短缺应对处置机制全面完善,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历年报告的药品短缺信息处置率首次达到100%。会上,各地分享了经验做法,交流了心得体会。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药问题,完善会商联动机制和治理政策,强化监测协同和应对处置。
“2023年,黑龙江省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报告同比下降51.1%,应对处置率达到100%,全部在省内解决。”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淑梅介绍,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做实监测分析、需求研判,是应对药品短缺风险的重要举措。该省遴选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处置应对技术支持机构139家,为省市县三级及时、有效、规范处置药品短缺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设置重点医疗机构监测哨点45个,覆盖全省13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和重点专科,针对药品使用量变化和疾病流行趋势开展常态化风险监测;确定9家配送企业作为药品供应监测哨点,对药品供应紧张或者需求异常增加情况,及时做出预警;推进监测资源共享,协调医保部门开通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查询、使用权限,为药品采购信息查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监测提供了便利。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鲍军介绍,该省卫生健康委积极履行短缺药品保供牵头部门职能,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面落实监测预警、分级储备、分类处置等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会同工信、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企业生产监测、价格联动监管、涉嫌垄断线索核查等工作机制;实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每月“零报告”制度,定期通报短缺药品信息报送情况,压实医疗机构监测责任;落实分级储备,督促各级医疗机构确保急抢救类药品周转库存,压实保供责任;保障儿童用药,推动南京市儿童医院等5家医院28种儿童院内制剂在省内166家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关注结构性、季节性药品短缺,督促医疗机构及时增加库存、加强使用监测;制定罕见病药品目录和罕见病重点保障供应药品目录,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信息沟通机制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引导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短缺药品的研发生产;提升短缺药品协同监测和应对处置水平,原则上医疗机构上报的短缺药品省域内处置率不低于98%;梳理国家清单药品生产供应情况,力争国家清单药品全链条持续稳定供应;重点防范结构性与季节性药品短缺风险,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持续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
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基石,是保障临床用药需求的压舱石。会上,江西省分享了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的经验。
“从2021年开始,结合本省实际,江西提出基层、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占比分别应达到70%、50%和37%以上,省直三级综合医院为33%,专科医院较同级综合医院下调10%的要求。2023年,‘提高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写入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介绍,2023年江西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总费用及基本药物总费用较2022年分别下降2.8、1.0个百分点,对符合临床需求的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及调降药占比起到推动作用。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等方面,江西省优先遴选基本药物品种。2023年,在江西省医保局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中,基本药物品种占比提升至42.0%。
如何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推动各地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年度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梳理分析困难问题,形成年度专报,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体系提供实践依据;完善基本药物“采供用报”政策体系;坚持国家和省级联动,协同各方,研究提出鼓励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的扶持政策;优化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完善临床规范用药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不合理用药费用。
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将提升基层用药能力列为重点事项进行部署。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用药可及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组织开展基层药品配备使用专项研究,聚焦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找准基层药品联动管理的发力点。开展县域医共体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建设试点,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畅通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渠道,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高质量供应保障新格局。今年拟先行在100个左右县开展试点,并及时组织对试点地区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形成带动示范效应。
重庆市先行先试,围绕着力破解医共体内外药品衔接不充分、药学服务不平衡等难点问题,探索建立以“统一目录管理、多条渠道保障、同质药学服务”为路径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新模式。“目前,全市所有县域医共体的慢性病衔接病种已由4种扩展到10种,医共体内基本用药衔接水平得到新提升。”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勇分享了该市的做法和成效:
统一用药清单。打通用药界限,坚持做到“一区县一清单”,即每个区县均统一区县内用药清单,优先将国家基本药物、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等纳入清单。
统一药品配备。各区县医疗机构统一按照慢性病用药衔接清单开展药品配备,其中牵头医院清单内药品配备率达到9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率达到59%。
统一药品配送。全市已有32个区县实现医共体药品统一配送,服务范围覆盖城区和农村地区全域。畅通临时采购渠道、互联网医院渠道、院外调配渠道,保障群众用药供给。
推行区域化处方审核。2023年起,将区域化处方审核系统建设纳入区县卫生健康年度目标考核,目前已有6个区县区域化审方中心投入使用,12个区县启动建设。
推动高质量药学服务均衡可及
强化药学服务制度规范和激励机制建设是持续增强人民健康获得感的内在要求。过去一年,各地以问题为导向,逐步探索推动药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激励药师药学服务实现新突破。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绍,该省把提升药师业务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作为强基层的重要内容,开展全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技能竞赛,带动基层2.7万余名医师、药师参加学习培训;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举办县域医共体药学培训班26期,培训基层药学人员3.5万余人次,重点提升处方审核和点评能力。各医共体内累计组织药学人员轮转和下沉帮扶8000余人次,处方合格率平均提高6.8%。
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全红看来,药师药学服务具有独特的专业技术价值,应不断从服务规范、能力提升、保障支持、绩效评估等环节健全完善药师管理制度体系,满足群众高质量药学服务需求。张全红在会上分享了湖北省的主要做法:统一药学服务技术规范,分类加强技能政策培训,强化药学重点专科建设,增强药师队伍职业荣誉。
“湖北省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达到26家,培训合格的临床药师有900多名,其中列为紧缺人才的有330名。今年还启动了精准用药和信息药师岗位培训。”张全红介绍,湖北省将打造药学服务标杆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将医院药学部纳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序列。药师药学门诊逐步推开,全省已有44家三甲医院开设药师门诊,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和住院用药监护的比例不高,药学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推动三级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区域,规范开设药学门诊和住院用药监护,确保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患者有感;探索建立药师药学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患者用药档案(药历)规范管理机制,研究提升药师药学服务能力的激励措施。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OJKXHNB】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