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冰之旅:拧开改革开放闸门的那些历史“小确幸”!

佩里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和许多英国人一样,年轻时的佩里喜欢足球、桥牌,曾立志成为一名律师。但父亲的指引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佩里的父亲杰克·佩里被誉为英中关系的“破冰者”。1953年,时任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的老佩里和其他15名英国工商界代表突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访问北京,开启了最早的贸易对话。


1953年,时任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的杰克.佩里和其他15名英国工商界代表访问北京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让佩里一家遭遇不少误解和孤立,然而这一切并未影响佩里家族与中国的深厚情缘。


1972年,年轻的佩里第一次跟随父亲到访中国。那一年,中英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当飞机在上海的机场降落时,佩里看到广阔的稻田和努力劳作的农民。“当时的印象是,这个国家那样贫穷,但有种寻求更大发展的力量。”

  

那一年,佩里和父亲协助促成了美国与中国首个贸易协定。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经过当年还是小渔村的深圳前往香港准备离开中国内地时,佩里潸然落泪。对他来说,那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他确定此生将追随父亲,致力于与中国发展良好往来。


1993年,佩里成为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如今的48家集团俱乐部拥有600多名中英两国个人或机构成员,涵盖商业、文化、外交、学术等多个领域。集团以“平等互利”为信条,向所有致力于积极建设中英关系的人开放,并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习近平欢迎佩里再次访华。习近平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贸易封锁之际,你的父亲带领几十位英国工商界有识之士,冲破重重阻碍来到中国,开启“破冰之旅”,撰写了一段中英友好的佳话,非常了不起。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个艰难岁月为开拓中英经贸往来作出历史性贡献的老一辈友好人士。“破冰之旅”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世界也发生了沧桑巨变,但“破冰之旅”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光影中不乏有很多国际人士的身影,开放的中国给他们诸多机遇,他们也在中国找到了自己人生里的“小确幸”。这里的“小”是专注细节,耕耘事业;“确”是方向明确,抓住机遇;“幸”是让幸福在奋斗中产生。



曹思德:改革开放给了开创事业的信心


曹思德是康明斯集团主管中国和俄罗斯地区业务的副总裁,但他与中国的缘分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那一年,他在美国圣奥拉夫学院攻读亚洲研究和政治学学位。当时,绝大部分美国学生选修外语时都选择西班牙语或德语,而他选择了汉语。走出校门后曹思德陆续在不同外资公司的驻华办事处工作。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柴油机企业,康明斯抓住了中国市场上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将先进的动力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了中国在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曹思德于2016年9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曹思德说:“正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我们才能信心百倍地为中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多元化管理经验,为中国发动机、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和本土品牌的崛起作出自己的贡献。”


曹思德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提高。他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也正是如此实践的”。



帕特里克·奈斯:中国为我带来正能量


帕特里克·奈斯是比利时人,1997年他来到上海,当时他就确信,推动比利时经济增长的下一个浪潮将来自中国。


当时,比利时政府拥有中国通信行业首家合资企业上海贝尔7.85%的股份,帕特里克·奈斯作为观察员在上海贝尔的董事会工作。


上海贝尔的员工有一半是中国人,另一半是外国人。帕特里克·奈斯说:“我在那儿学会了如何与中国人共事,见证了包括比利时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如何与中国企业开展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经贸合作。自那以后,比利时各大公司纷纷与中国开展合作。”


“我热爱这片土地以及中国为我带来的正能量。”帕特里克·奈斯已经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2013年,他从驻华大使位置上卸任后选择继续留在中国,从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工作。


如今,帕特里克·奈斯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开发了一块占地30亩的有机农场,并将在昆明市的东大村设立中国国际可持续农业研究所。“农场的员工都来自当地村民,我希望农场项目能够为当地民众脱贫作出贡献,并把有机环保的理念传递给他们。”



冲村宪树:17年如一日 推动中日科技教育合作


设立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定期组织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创建“樱花科技计划”,加强青少年科技交流……今年78岁高龄的冲村宪树,用17年时间,架起了一座中日科技教育合作的桥梁。


作为曾长期任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一名官员,冲村宪树时刻希望以日中两国科技教育交流增进两国友谊,从2001年起,冲村宪树从最初每年四五次到如今每年十余次的频率访问中国,致力于搭建两国间长期化、机制化、务实的科技教育交流平台。


“记得早年到上海一家科学研究所签署科技合作项目,中方的实验设备陈旧、科研条件不太好,但中方人员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思想观念,视野和胸怀也很广阔。我当时就认为,中国的科研潜力非常巨大,这些科研能量一定会释放出来。”

  

冲村宪树荣获了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一个年度在中国获得两个国家级奖项,这在外国专家中是凤毛麟角。“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其实是对日中两国开展科技和教育交流成绩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们付出努力的莫大鼓励。”

冲村宪树坦言,“我们日中两个国家要精诚合作、互信互惠,这对于双边、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好处。”

40年前的改革开放可谓是惊天一笔,关键抉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以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破冰者”,以满腔热情投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推动了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党的十九大作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明确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将给世界更多发展机会,中国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往期精选

©中国青年网

┃相关人物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

┃责编:陈琛

┃审发:卢冠琼

©中国青年网微信(ID:youthzqw),转载相关文章请注明出处。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