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明空巢青年70万!一半人无性生活,更扎心的是…

2017-05-04 云南网




初抵温饱

社交不足

独居度日

冷暖自知

……


如果你符合以上特征,年龄在20—39岁、单身、异地生活

那恭喜你,你就是一个“空巢青年”



5月3日,淘宝、网易新闻分别发布空巢青年图像。

数据披露,目前中国“空巢青年”群体已超过半亿。昆明的“空巢青年”人数高达70.7万,排名全国第16位。


哪些人是“空巢青年”



对于“空巢青年”在淘宝上是这样统计的(必须符合5个维度):

没有买过异性的商品;

身份证地址与常用收货地址不符;

经常买“一人食”、“一人用”的商品;

在商品评论中没有出现过“男朋友”或“女朋友”等字眼;

经常深夜逛淘宝。


男性为女性2倍 90后占多数



《图鉴》揭示,如今中国的空巢青年群体已经超过半亿,近乎中国第11大省市的规模。



在这一群体中,男性青年(占比64%)约为女性青年的2倍,占比高达64%。



从年龄段上来划分,尚未完全进入适婚年龄的90后占据主角地位(占比61%),而在80后中,占比为35%。


深圳最空巢 昆明排第16



从地域分布来看,深圳一举超越北京、上海,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盘踞之地。

而像产业密集型城市苏州、郑州、东莞等城市也纷纷挤进前十。

昆明排名全国第16位。



超三成月薪不足5000



网易数据显示,超三成的空巢青年月薪不足5000,一万五以上月薪的仅仅占比10%。没房、单身、迷茫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更有82%的人表示对未来有过忧虑。


性生活质量堪忧



空巢青年的性生活质量也令人堪忧。根据网易数据,45%的空巢青年一年(及以上)才有一次性生活,31%的人半年一次,而一个月超10次的性福人群仅仅只有5%。



虽然没有固定伴侣,他们仍有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根据网易新闻数据显示,男性偏爱仙女范儿,前三名是刘亦菲、高圆圆和赵丽颖;对女青年来讲,男人味是她们的择偶标准,胡歌、彭于晏、吴彦祖最理想。


渴望爱情 总为感情神伤




从虾米音乐的听歌偏好上看,赵雷的《成都》成为年度“空巢之歌”。


除了《成都》外,“空巢青年”的其他听歌偏好也透露出他们期待爱情、总为感情神伤的一面,《小幸运》、《你就不要想起我》、《突然好想你》等一系列苦情歌收听量纷纷跻身Top10。


空巢青年为何难找对象



行业特点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金融、医药、政府机构、媒体公关五个行业在数据中名列榜首。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忙,节奏快,加班多,导致相关从业人员缺乏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别提谈情说爱,脱单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注孤生”成了他们自嘲点。


即使空巢也有梦想



只有17%的人对于来到一线城市表示后悔,其他大部分人则是享受着充实的生活,并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着。将近一半的空巢青年周末会在10点前起床,而78%的空巢青年更是每天按时吃早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媒体怎么看“空巢青年”



近十年间,“空巢”从一种新时兴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选择、却身陷被动的普遍独居状态,空巢生活的主流图景成了:初抵温饱,社交不足,独居度日,冷暖自知。



“空巢青年”何以转唱悲调?《解放日报》刊文称其触及了大城市病、高房价、阶层固化、独生子女等新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将“空巢青年”形容为“都市社会的溃疡”,表明年轻的奋斗者受到城市的挤压与吞噬。“空巢青年”作为“北漂”“蚁族”的进化版本,昔日的昂扬故事在新的社会困境下难以自圆其说。



另一方面,选择“空巢”,往往又被媒体肯定为社会进步的标志——相较流动性欠奉的计划经济年代,都市弄潮儿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流动性解放,得以拥抱全球发达国家不断崛起的独居风尚。



由此,《工人日报》呼吁不必放大“空巢青年”的伤与痛;《人民日报》更直接驳斥“空巢青年”是个伪命题,认为英雄主义才是对这些奋斗者的最好诠释;《中国青年报》进而肯定空巢奋斗者是“中国梦”的践行者,鼓励青年勇于从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身出来,去大城市中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新周刊》杂志则以第一人称高呼“别把‘空巢青年’这么迷茫的词放我们身上”,呼吁年轻人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独居方式:“年轻人早就不怕孤单了,他们更想要的是静静”。




来源:东方网、重庆晨报、都市时报、澎湃

编辑:李斌


精选

24小时抱着“手雷”成常态 ,一年工作8760小时,他们有常人无法想象的酸甜苦辣

解密云南越狱犯张林苍:曾当过5年兵 擅长散打 生意失败后贩毒

云南各地一大波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砸来!待遇高、岗位好...都在等你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