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媒体揭秘!“签字”环评师:一年上千份环评,如何完成?
加关注的都是帅哥美女(>Д<)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洁玲
4.51%的环评师,却负责了28.36%的项目。
一年多时间内编制报告数量“排行”第一的正是被环境部点名的靳海燕,编制报告表超千份的有十人,有人一年编制报告书上百份,项目位于全国各地。
王工透露,许多持证环评师只参与报告的审核环节,甚至根本忽略审核,直接签字,就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签字费”——这才导致“超级快手”出现,也使得“编制主持人应当全过程组织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的规定,有时沦为一纸空文。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9日《南方周末》)
(农建/图)
通过生态环境部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环评圈内的种种“奇观”正在暴露。
环评信用平台是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上线的一项监督措施,各地环保部门利用平台对问题环评机构和环评师进行失信记分、处罚、公示。公众可在平台上查看任意一家环评公司编制的报告、编制人员和被处罚情况,大大降低了公众监督环评的门槛。
通过分析该平台的数据,环保组织“广州绿网环保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绿网)发现,约4个月间,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环评工程师靳海燕共编制了63份环评报告书和1541份报告表。对此,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2月回应,将复核该公司的环评文件,“坚决反对环评形式主义”。
但“手速极快”的环评师不只是靳海燕。截至2021年3月1日,平台数据显示,持有环评师资格证、可作为环评报告编制主持人的环评师数量为13787人。绿网分析了其中编制报告数量远高常值的环评师发现,4.51%的环评师,却负责了28.36%的项目。
200名编制报告数量最多的环评师也被梳理出来。200人名单中,一年多时间内编制报告数量“排行”第一的正是被环境部点名的靳海燕,编制报告表超千份的有十人,有人一年编制上百份报告书,项目位于全国各地。名单中,高产环评师所在的环评公司多来自广东、山东、江苏三省。
北京一名资深环评工程师王工(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一名熟练的环评师,编制一份环评报告表最快要花一周,一份报告书则需要团队努力2到3个月才能完成。动辄一年编写千本报告,究竟是环评师中的“超级赛亚人”,还是另有蹊跷?
从早到晚都在审核报告
根据绿网的200人名单,南方周末记者以要做环评的甲方身份联系了“排行”前20名环评师及其所属环评公司。其中8人已经在环评信用平台注销;深圳天成环保自称“暂时不接环评业务”;深圳华越环境技术咨询公司正在整改;新疆恒泰等公司联系不上,天津市绿意盎然环保公司等仍在正常开展业务。
“排行”第9的深圳华越环境技术咨询公司环评师张素娟,于一年多时间里编制了1092份报告表、34份报告书。2021年3月30日,深圳华越环境一名张姓环评师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张素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审核报告,还经常加班”。目前张素娟在环评信用平台上因环评报告质量问题被处以失信记分15分,“她已暂时停止工作,在各级环保部门压力下,我们也启动了整改,”张姓环评师表示,“我们会加强审核,也会问张工能否多参与到报告的其他环节。”
“排行”第12的常均平是天津绿意盎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编制主持人,但暂时还没有一本报告由天津绿意盎然提交,其报告都是在安徽合群环保和江西展航环保公司任职期间编制的。天津绿意盎然的销售将常均平的“手速”当作了“招牌”推销给南方周末记者:他是高工,已经做了快一千个项目了,专业过硬。一般报告表是交给其他工程师做,大的项目他才会亲力亲为。
根据环境部数据,2020年以来,全国环评业务量的监控工作已实现制度化,累计对733家单位和671人实行失信记分,将31家单位和17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实施限制和禁止从业的惩戒。
常均平此前因失信计分累计达到警示分数,被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但2021年4月4日,天津绿意盎然销售表示因为各地的要求有差异,并且经常变动,“有的地方管得严一些,就说你这样不行,提出一条警告。”该销售介绍,重点监督只意味着常均平经手的项目被抽查的概率更大,业务仍然可以正常开展。
环评公司被列入整改名单后,环评师还可以换一家公司继续从业。比如一位叫吴志洪的环评师,一年多时间内编制报告表928份、报告书65份。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之前,他都在为深圳鹏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担任编制主持人,编制了数百份环评报告。深圳鹏环后被列入环评信用平台限期整改名单,但2020年12月30日,吴志洪已经“改换门庭”,开始为深圳天成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
随着地方环保部门对于环评的复核,通报还在不断传来。4月12日,常均平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单”,6个月内,其编制的环评不被受理。4月14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又对吴志洪进行了通报,失信记分5分。
牵线搭桥的中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环评报告书(表)编制过程中需要一名编制主持人,主持人还应当为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因而成为每个环评公司必须配备如靳海燕这样持证的环评师,才能开展业务。
王工透露,在此情形下,许多持证环评师只参与报告的审核环节,甚至根本忽略审核,直接签字,就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签字费”——这才导致“超级快手”出现,也使得上述办法中另一规定“编制主持人应当全过程组织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有时沦为一纸空文。
除了环评报告本身,在环评的评审会和审批阶段,或也存在诸多乱象。
南方周末记者以深圳一家需要环评的塑料玩具厂的身份,联系了一家西安公司。对方表示,因为西安和深圳距离太远,只能提供单纯的编制报告业务,不能找编制主持人签字——意即签字和编制可以分离为两项业务。
对方进一步解释,考虑到成本,签字环评师要到场参与深圳的专家评审会,来回浪费时间在路上,“我们工程师手头活多。为了开趟会报价就会高,你这边吃亏,价格低了我们不划算。”
他随后帮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一位愿意签字的环评师,但不能参加现场评审会。“不知道深圳那边查得严不严,如果和领导关系好,编制主持人不参加也行的。”他提醒道,评审会可以邀请相熟的专家,以增大报告通过的几率,评审会后按“行规”,项目方需要给评审专家每人1000元的专家费。
在微博上,也能发现五花八门的广告,许多持证环评师将是否签字、是否出差去现场看项目、是否参加专家评审会都当做议价的“砝码”。市场庞大,以至于出现了为“卖证”环评师和环评公司牵线搭桥的中介,这些中介往往以“环保服务商”“环保咨询公司”等名目出现。
一名环评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就是通过中介找到卖证的环评公司,一年挂靠费3万元。但因为卖证的环评公司对环评报告的质量管理太差,他被环评信用平台列入黑名单,禁止从业5年。
一家东泽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市场上,一家公司被失信记分越多,费用就越低,“扣分多了,审批部门就会重点关注你这家环评公司”。
他给南方周末记者开列了三家环评公司:河北辉圣环保科技公司、北京中检环能环保科技公司、河北佳萌环保科技公司。其中,前者在当前记分周期内被失信记分15分,后二者则未被记分。而一张由河北辉圣签盖章的环评报告表只要700元,而其他两家公司则要1300元。
先让问题暴露出来
环评与排污许可是连续性制度。随着排污许可制度出台,兼之环评种种乱象,让许多从业者感慨,整个环评制度正在走下坡路,或许最后会被取消。
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明文禁止“卖证”或称“代签”行为。在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中,第十三条提到“编制主持人应当全过程组织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并加强统筹协调”。但这一条款并没有明确列入环评报告编制行为监督检查的范围内。
而根据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需要追责的问题主要是环评报告的质量问题。2021年4月中旬,浙江台州环境局、广东佛山环境局就通报了两名高产环评师报告的质量问题。
不过,“签字”行为的性质,在环评圈内犹有争议。一些环评师认为,环评的项目太多、持证环评师太少的现状,决定必然有许多环评报告靠“签字”产生。此外,持证环评师只签字、不参与实际编制,也未必说明环评报告就一定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些“代签”产生的环评报告,因为实际编制团队业务水平尚可,审批部门没有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也就难以对“卖证”的环评公司追责。
不过,王工认为,任由“签字”行为蔓延,整体上会导致环评质量下降的趋势。“卖证模式下,只负责签字的环评公司不顾信誉,出了事可以换马甲。借证的公司因为不用负责,也必然追求经济利益优先,通过降低报告质量、为企业弄虚作假等来提升工作效率。”
生态环境部曾表示,鼓励社会监督,维护环评的市场秩序。
广州绿网环保服务中心理事长向春相信,环评信用平台的数据本身会说话。绿网每个季度都会根据对信用平台的数据整理,给生态环境部一个“签字异常多”环评师名单,希望推动生态环境部建立机制,规制“签字环评师”问题。
“先让问题暴露出来。”向春认为,环评信用平台可以在后台建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监控机制,“大数据验真、对风险大的环评公司和环评师编制的报告加强审核。如果针对他们的审批变严,这些环评师和公司也就慢慢没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