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第一年怎么过?这位浙大女生上央视、穿汉服、打辩论,还瘦了十斤~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还能课外拓展更多的兴趣爱好

今天,小编想为你介绍的

就是这个不一样的浙大姑娘。

学习上的时间管理者

靠的是自律和自觉


今年9月开学,史清清进入了公共管理学院开始自己的大二学习生涯。回顾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她最大的心得就是进入大学后一定要学会与自己相处。自省自律的她喜欢不定期的根据自己当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画个简单的思维导图,看看自己近期的长处与不足,并根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给自己提一些意见帮助。大学一年级,她取得了4.36的绩点。



同样,在大学,学会自立自主的她,一改从前怀疑自己的态度,在机会面前积极争取,如果试都不试一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可能性。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常常不是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在生活中,这个姑娘也很自律,“我大一一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其实还是减肥十余斤。”史清清开玩笑说。


“当我第一次踏入公共管理学院的大门时,就被高悬的院训——‘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触动了。”作为2017年浙江大学“丹青之星”之一,新学期,她也有了新目标,除了专业课表以外,她还选读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的众多辅修课程。她时刻警醒自己,要有“专注的能力”,能沉静地阅读更多文献,冷静地思考社会问题,安静地打磨写作能力。


登上央视舞台

她想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去鱼腥、切姜末、调酱汁……过年前,在CCTV的镜头前,史清清和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长一起在食堂大厨的指导下做出了西湖醋鱼,将浙大年夜饭展示给观众。



一次偶然登上央视舞台的经历却让史清清收获良多。在制作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也真正体会到了文化自信。“我想成为一名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讲述更响亮的中国故事。”史清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十二年的班长经历给了史清清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在建设校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过程中,她以“一带一路”为轴,带领班级同学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终点京杭大运河,同沿线国家在浙大的留学生展开交流;祭于子三烈士……她努力让同学们从一个班、一个团中感受到“家”与“国”


为了更好的理解“家”与“国“,进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她加入校学生会学生骨干发展中心、“卓越“计划学生骨干成长计划训练营,最近她还正式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的一员。“在这些平台,我能接触到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培养和锻炼,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今年暑期,作为青马学院实践团的一员,史清清赴贵州湄潭调研精准扶贫、寻根浙大西迁。实践期间她负责团队的宣传文字工作,撰写的文章刊登在人民网、网易新闻、浙江新闻等国家、省级媒体上。


 

这个暑假,她还成为了“西湖文化特使”,和其他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大学生一起,参与保护西湖文化景观的志愿活动,并设计了一条中药主题的City Walk路线。

 

史清清说自己最喜欢张载的这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求真理,更重要的是应该有担当。”


活跃于各社团

她想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从小,史清清便对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即使是在学业压力最大的高中时期,她仍坚持在慕课平台上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程的学习,并获得了结业证书。


当然,她也明白,想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分布在杭城各处的博物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铭记历史。史清清常去博物馆做志愿服务,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她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泡上几百盏茶,向孩子、外国游客展示茶文化。在此过程中,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当时她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茶艺”,只会“泡茶”。但受志愿活动触动,她报名了浙江大学茶艺队,通过训练和层层考核成为正式队员。


她一直很喜欢汉服,却从未买过真正意义上的汉服。她的原则是,遵从古人的审美和韵味。“我不想将就,那就等对汉服的服饰文化有更深了解之后再去挑选、购买。”抱着这样的想法,史清清在今年春学期加入浙江大学溯泱汉服社,通过考证,解读古籍,了解汉服背后的故事与门道。



目前史清清已经留任了汉服社制作研习部的部长,正忙着为秋冬学期汉服社准备举行的明制婚礼展示做准备。查大明会典、朱子家礼;举行文献研读会,逐字逐句研究史料;实地走访博物馆考据……在一般人眼中繁琐的过程,史清清却说自己收获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了中国的礼治文化。在我看来,汉服,不仅仅是一种衣冠,更是一种文化。



除了加入汉服社,史清清还修读了翎萧弓社的精品课程、越剧社的精品课程,空闲时间她还坚持练习软笔书法……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但史清清乐在其中。


朗诵和辩论:

是兴趣也是挑战


先天声音质量好,加之浓厚的兴趣和不断的训练,史清清对朗诵可谓是信手拈来。她第一次到浙大图书馆,就被其中的朗读亭所吸引,戴上耳机,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在缓缓的配乐中沉醉于朗诵的世界。


三月的南华园天气极好,柳絮飞扬,白鹭停在池边上。每个人手持一把折扇,一本诗集,在现场做诗,做画,写书法,飞花令……就像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的那样: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这是人文学院的经典活动三月三诗会盛况,诗会邀请优秀校友和学生参加。作为“三月风吟”诗会朗诵队的一员,史清清在经过数次往返西溪和紫金港的练习后,在诗会上朗读了校友创作的优秀诗词。


 

作为朗读者的她,还在人文学院举办的第十五届浙大中文演讲竞赛预赛中以该场最高分的成绩晋级决赛,最后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而作为辩论社社员的她,也获得了社科新生辩论赛亚军队伍、社科新生辩论赛最佳辩手、浙大“启真杯”新生辩论赛四强等荣誉


 

史清清说,加入辩论,是为了挑战自己,想尝试不同方面,能够超越自己原有的局限,跳出安全区。当然,多年的朗诵训练为她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比赛中,一辩一般需要中正大气讲出队伍的论点,还要对整个赛程进行统筹安排。作为队伍的一辩,她结合朗诵的特点辅以语气、气势和眼神大方陈词,通过自由辩论环节与队友对手进行交流交锋。



和双胞胎妹妹的日常

中西融合,互相影响


史清清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叫史楚楚,合起来就是“清清楚楚”,妹妹目前在宁波一所大学就读。作为双胞胎,两个人的兴趣和喜好却完全不一样。史清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学习也更侧重于中国文化,妹妹则偏向西方,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接受全英文的教育模式,喜欢听英文歌,还会在学校参加哈利波特之类的主题舞会。她们的妈妈也曾在朋友圈说:“大宝小宝,中西融合。”


但是在史清清的影响下,妹妹也会想买中国风的衣服,也会和姐姐一起听国风民谣。史清清则从妹妹身上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两个人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亦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文字记者:李紫月丨李灵

图片来源于史清清本人

今日编辑:李紫月

责任编辑:叶鑫


推荐阅读

1.浙江大学两年一度大型“追星”现场,近千人为他们的奉献鼓掌!

2.浙大再现“黑科技”!3D打印迷你器官不再是梦!

3.80岁高龄因公殉职,曾亲历西迁,大力推动四校合并,他的一生与浙大改革发展紧密相连!

4.283万次点赞!他写下这辈子最后的338字,是给学生的论文评阅意见,生命的最后10小时,他感动了整个中国!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