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浙大女博士生,活得够漂亮!发过两张专辑的原创歌手,唇枪舌剑的冠军辩手......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她是网络音乐平台粉丝过千的原创歌手,已发行过两张个人专辑;她是自成一派的专业级辩论选手,曾获得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冠军;她还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痴迷《左传》无法自拔。

她说,如果我有三条命,那么我要用一条生命去做歌手,一条生命去当作家,还有一条当学者。可惜我只有一条命,那么,我就要一直用各种方式去“书写”我的人生。

很多时候,大家习惯叫她“提子”。

她就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博士生黄淑仪,一个土生土长的浙大人。



讲故事的原创歌手


       2017年是提子的创作高产期。一年的时间里,她陆陆续续写了十几首歌。当年9月,她发行了第一张实体专辑 《清醒Sober》,这张全程DIY、制作周期达一年半的专辑收录了她2010年以来创作的20首歌。7个月后,她在网易云音乐发行了数字专辑 《在那片时光里》,包含新创作的8首歌曲。


提子《清醒Sober》专辑封面


       “乡村音乐的内核是讲故事,给了我许多灵感。旋律和文字不能还原记忆的全部,但它可以增加记录的维度。”

       提子既描写爱情,也吟唱生活,所有歌曲都基于她个人的生活阅历比如,她用一首 《女孩女人女博士》来记叙读博生活,用 《我想给你一个夏天》来回忆收养过的一只流浪猫……


提子《在那片时光里》专辑封面


       何时爱上音乐?

       她说,大概是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听MP3的初中时代。

       对家教甚严的提子来说,每天的通勤时光是她最满足的时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被允许听歌。2009年的夏天,获得浙大保送名额的提子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把价值400块的吉他。她欣喜异常,抓住高三的尾巴迅速地掌握了有关基础。

       2010年的冬天,她录制了第一首原创歌曲 《写给你的情书》,并发布在浙大校内论坛CC98上。这首歌一亮相便上了“每日十大热门帖”,点击量达1.2万次。帖子下40多页的评论,提子都逐条看过,同学和校友的鼓励和支持让她爱上了写歌,爱上了用音乐与他人交流的快乐。从那刻起,她决定认认真真做音乐。



产生做一个独立音乐人的念头后,她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学习,广泛接触各种风格。在她随身携带的MP3 里,最新存入的歌曲有 1900首,在豆瓣上标记听过的碟超过600张。

“我希望自己的歌能被更多人听到。”带着这样的初衷,提子已作为演唱嘉宾连续参加了6届浙江大学“夜未央”音乐节,而且有过一段街头演唱经历。

2016年的夏天,常常有一个高挑单薄的姑娘背着吉他,扛着话筒架,拖着音箱,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一步步挪到附近的欧美中心。提子反复练习,精心打扮,只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



捧场的人不少,慷慨解囊的人也有许多,但最让提子享受的,是能用自己的音乐打动路过的陌生人。

在网易云音乐、看见音乐网、虾米音乐网、豆瓣音乐人等平台上,提子的粉丝已超千人,能够在线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提子感到很开心。

音乐是你的什么?

提子想了片刻,回答说,是解药。

音乐于她而言,是遣散无聊的解药,是使人兴奋且上瘾的咖啡,更是一本带她穿梭岁月的立体日记。


以“软”取胜的辩论选手



 “我喜欢和西装革履的人站在一起,进行这样唇舌之间的交锋。”

很难想象,直发齐肩、声音柔美的提子会喜欢辩论,而且她还是专业级选手,曾获得过第23、24届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亚军、冠军;2011年“名校耀名城 · 青春靓青奥”长三角八校辩论赛优胜奖。

提子用感性的一面来做音乐,同时,用理性判断和深度思考来打辩论。

 “跟唱歌一样,打辩论也是一件很酷的事。”而为了这件很酷的事情,提子也吃了很多苦。为了一场一小时左右的辩论赛,队员们往往需要进行长达一周的准备。确定辩题和立场后,组员需要分工找资料、集中讨论,再补充资料、再讨论,如此反复多轮,才能有底气站在对手面前。一天光是讨论都要占去三四个小时,背后的资料收集更是费时费力。



       从竺可桢学院辩论队到校辩论队,提子因为声音问题也曾尝过委屈。“像你这样的文艺女青年,不适合打辩论。”这是一位学姐的“忠告”,但是热爱辩论的提子并没有因此止步。

       “当你积累了一定经验,有足够自信的时候,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求是杯辩论赛决赛的主席位、表演赛队员席、正赛队员席,三个位置提子都坐过。此前被他人视为“缺点”的文艺气质,慢慢地竟成就了提子在辩论场上的优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总是对立论稿和陈述稿精益求精,力求文采飞扬、气势磅礴。在赛场上,她又有自成一派的“软风格”,懂得倾听,善于抓住对方论述中的漏洞,迂回地进行反击。“唇枪舌战不等于交流与沟通,辩论教会了我倾听。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交流最根本的基础。”

       提子认为,辩论是一种很好的练胆方式。本科时的辩论经历练就了她的应变能力,也让她更从容地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辩题往往涉及社会热点和哲学思辨,这让她在感受日常生活和个体情感的同时也能关注社会百态、思考世界本质。


痴迷《左传》的文学女博士生


       高中时,提子读的是理科,还曾在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好成绩。但同时,她也一直醉心于文学。对待文学,她是不折不扣的“杂食动物”,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她都十分喜爱。


柯马丁教授讲座后的聚餐(右一为黄淑仪)


       2009年,提子通过自主招生被浙江大学免试录取,在竺可桢学院外+X平台修读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双专业。4年之后,她进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读博,专业为古代文学,师从王德华教授。

       提子最初是在竺院文科平台的荣誉必修课上认识了王德华教授。从此,她在学术上成了提子最感激的恩师。很多时候提子上交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最终总逃不脱被王教授批得“血淋淋”的命运。“老师对我的许多指点,只有当我自己回头去资料堆里钻研一段时间,才会明白她的真意以及建议的宝贵之处。”

       提子的研究方向是 《左传》。正如世人所说:文学,更像是对自己的审读,古代文学更是比其他专业听上去都更加孤独。而在学术上给予提子以极大热情和鼓舞的,是她在美访学的外籍导师,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的William H.Nienhauser教授。

       与其他专业相比,古代文学专业去海外访学,尤其是往欧美国家去的人数比例较小。而早在提子大四决定读博时,王德华教授便鼓励她以后去海外访学,发挥她本科双语言专业的优势。提子在博三这年申请成功联合培养项目,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

       William H. Nienhauser,这位著名的美国汉学家,为自己音译的中文名是“倪豪士”,如今年逾古稀的他已经花了二十年翻译 《史记》,目前仍在不断推进。


穿深灰西服的为倪豪士教授



       “这项研究的工作量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提子感慨道,“若非对中国古代文学抱有无比的热忱,根本无法在漫长的治学之路上坚持下来。”每天,只要在学术上有一点新的想法、新的认识,老先生就会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倪豪士给提子最大的感触,也正是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治学精神。

       对于未来的人生,提子说,希望在毕业的那一天,能在学术上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同时找到一份心安、一份从容以及一点灵魂的满足。



文字来源:陈淑桦、马宇丹

图片来源于黄淑仪本人

今日编辑:丁希雯 | 胡凌欣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浙大御寒指南!带你360°解密浙大学子如何花式过冬!(文末更有暖心惊喜~)

2.“人情债”套路深?浙大团队又有新发现!快测测你的“互惠焦虑感”有多高~

3.上新了,基图!浙大图书馆的这波操作666!

4.神奇“树叶”会发电!亮相奥地利,登上国际期刊封面,浙大这项研究有魅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