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前天
一位浙大教授上了央视屏幕!
为持续深入宣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
德业双馨的优秀专家学者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在央视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推出特别节目《立德树人》
前天播出的正是
我校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
教育学院田正平教授的专访!
他从教近40年
2017年被评为“当代中国教育名家”
他著作等身
被称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引领者”
他桃李满天下
无论是为人还是学术
均是至诚尽性
被学生认为是“人生的启明星”
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育人
田正平一直不愿抛头露面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这期节目
感受他的大家风范
追一追这颗星!
耗费近四十年时间于“四难”学科
他是科研里的垦荒者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基本上拒绝了所有跟学术无关的社会活动。”
“对于学术,他乐此不疲,所以即使已经70多岁仍在不断思考、学习。”
“坐上高铁之后,老师就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住院了还会带着一摞书,家里的走廊也摆满了书籍。”
2019年是田正平从事教育史教学和研究的第38个年头。在近40年的时间里,正如他的学生所描述的那样,在学术海洋里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甘坐“冷板凳”,而又时刻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实现一个个学术创新,引领着近代教育史学科的研究进程。
“四难”学科,他却甘之如饴。教育史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曾经是学界流传的申报课题难、发表文章难、获得经费难、学生就业难的“四难”学科。但是田正平却认为选择教育史是其一生中所做出的最正确的抉择之一。
埋头于浩如烟海的教育史史料之中,他一做就是十年。1978年,田正平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原杭州大学教育学系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教育史学家陈学恂先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十年史料训练。他先后参与了近1500万字的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与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在陈学恂先生带领下,原杭州大学教育史学科长期以“最权威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基地之一”的形象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
源自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切思考,他屡攀学术高峰。作为一名教育史从业者,对于田正平来说,学术研究从来都不是自说自话地坐在书斋里钻故纸堆。以史为鉴,田正平从当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问题出发,努力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他发表了《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一文。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中国教育的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中国要努力缩小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然而,旧有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析框架,不仅完全丧失了对近代教育历史的解释力,而且严重地影响着人们对现实教育改革的认识。这篇论文正是推动近代教育史研究转型的发轫之作。
1996年,田正平主持推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全国哲社“八五”重点项目,丛书由七种著作组成),全面体现了他对传统教育近代转型的重新认识。该套丛书的出版,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此前四十余年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书写方式,影响经久不衰。
2000年,由田正平主持的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成果——《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出版。这是对我国政府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伟大战略目标的一个历史回应。该书系统总结了百年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教训,获得了包括教育部第三届中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面对21世纪中外教育交流愈加频繁的趋势,田正平与研究团队申报了 “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中外教育交流史”。他们系统考察了从明末清初至20世纪末整整四个世纪以来中外教育交流的情况,其最终成果《中外教育交流史》全书约110万字,出版后被学术界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部中外教育交流史。
除此之外,田正平特别关注乡村教育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他说,“中国广大农村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民族予以关注的大问题”。2011年出版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与陈胜合著)一书将考察的中心集中在“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这个焦点上,考察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个“焦点”,可以为当代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2013年,本书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修改到标点的论文
在学术研究中他是严师
在学术研究中,田正平经常告诫学生,不要“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对学术应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虔诚之心。这样的学术价值观渗透到了日常的教导上。
“老师尽管平易近人,但涉及学问时无论是谁都不让分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徽是田正平的门生之一。当初,刘徽的博士后报告第一稿上交之后,田正平回复道:“实在看不下去,请取回。”她至今保留着田老师批阅的手稿,以此提醒自己。
田正平有一个习惯,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总会标注具体的修改意见,从框架思路到遣词造句,甚至是标点符号都细致纠正。一次眼部手术之后,田正平的视力有所受损,为了保证同学们能够如期参加答辩,他让学生把博士论文用A3纸放大打印,逐字逐句地阅读。“3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光正文就有350多页,通读一遍大概需要3-5天,田老师前前后后加起来看了3遍”,2015级教育史博士生李丽回想起田正平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指导仍深有感触,要知道,她其实并非田正平的门生。
得益于这样的悉心教导,每一个从田正平门下走出的学生,无一不对他由衷地钦佩和感念。专业工作近40年,田正平已是桃李满天下。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外,田正平出色地培养了30多名博士,其中不乏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这些学生现在绝大多数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史专业的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对学生有着“焦虑式”的关心
他是生活中的慈父
和学术上的严苛要求相反,在学生眼中,生活中的田正平俨然是一个“慈父”。
2016年暑假,学生裴子卫收到了田正平的微信好友申请,这多少让她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受人景仰的学界泰斗会主动来加我,还给我开列了专业书单,帮我提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番田正平习以为常的小举动,让初入田门的裴子卫倍感温暖,“后来我发现这些都是老师很日常的行为,他就是这样一个细心的人。”
2018年年末,田正平与在校学生聚会
学生刘徽曾给田正平买过一双鞋,因为吃不准脚码,保险起见便往大了买。她兴冲冲地拿给田正平,他当场便换上新鞋,有些大了,但他却笑意盈盈:“正好,穿上合脚。”后来田正平仍时常穿着这双多少显得“余地过大”的鞋,刘徽知道这是田正平感念学生的心意。
“真诚”是田正平的学生提到最多的一个词。田正平不喜欢麻烦别人,始终坚持独立的行事作风,且时常把“谢谢”挂在嘴边。但“有事就找田老师”却已经成为许多学生求解的第一法门。去年11月,面临毕业压力的李丽对于找工作毫无头绪。得知李丽的苦恼后,田正平在繁忙的会议后主动找其谈心,用过来人的经验帮助她捋清思路,并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接受的扎实学术训练能使她胜任将来的任何工作。
这样的关心,有时甚至达到了“焦虑”的程度。每隔一段时间,田正平便会找学生谈心,话题从工作、学习到健康、家庭,看似随意的谈话实际上满是他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在为大家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的同时,田正平也常常会为学生碰到的一些困难或问题担忧。为此,他的夫人常取笑道:“那么多孩子,操心得过来吗?”
何为大学?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何为教育?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浙江大学1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正是有着像田正平教授这样坚守学术品格、悉心育人的老师,才使得浙江大学的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要珍惜这样的学者,更要向这样的学者学习,奋力书写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浙大篇章,携手共创双一流。
文字记者:杨萝萝 | 郑金佩
部分内容来源:《我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历程与感悟》,作者:田正平,刊载于《课程•教材•教法》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方向的引领者——记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田正平》,作者:李杭春,发表于浙大东方论坛丨《田正平老师与我的微观叙事》,作者:刘徽
视频来源于CCTV《人物》栏目
图片来源:裴子卫丨CCTV《人物》栏目《立德树人》特别节目截图
今日编辑:阿北
责任编辑:李灵
浙江大学“在鲜红的党旗下”活动平台
入选2018年浙江省老干部工作
优秀“创新案例”
让我们一起为【54号】投票吧!
投票时间
投票方式
每人每天可投一次,您必须选满5个优秀案例才可提交投票结果,最多可选择10个。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投票。
“在鲜红的党旗下”活动平台是54号哦!
1月9-15日,每人每天可投一票!
平台简介
浙江大学“在鲜红的党旗下”活动平台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离退休处的指导下,由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求是宣讲团和14个学院(系)、学园组成,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旨,通过座谈交流、主题宣讲、红色寻访、现场教学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新老党员同志思想交流搭建平台,传承浙大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听党话,跟党走”。
推荐阅读
3.刚刚,《自然》发表浙江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团队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