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膝盖还好么?大二本科发表SCI综述,这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5-25

本科二年级时,你在做些什么呢?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2017级本科生项煜晨,不久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了SCI综述




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先和小编一起大致了解下~




一般来说,完成高质量的专业主题综述,是优秀的研究生一二年级时的水平,那么一个大二的本科生是如何做到的呢?看看文章的第一作者项煜晨是怎么说的吧!


总结前人文献  提出创新想法


1月29日,项煜晨关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CI)优化策略的综述性文章在《骨科转化杂志》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以下简称JOT)上发表。由于膝关节软骨组织在一生中都受着不可逆的磨损,而目前最热门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又有许多弊端,该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从其他途径获取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再转为软骨细胞来延长ACI疗效的想法,以减轻ACI技术对人体的损伤。


《骨科转化杂志》封面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JOT正是SCI的刊源之一。SCI收录的文献几乎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还成为了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SCI论文即是被SCI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可分为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和文献综述(review article)。简单来说,研究论文需要研究者设计实验得出结果,文献综述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总结分析。生物学的特性是实验周期极长,很少有人在本科毕业前完成实验并发表研究论文,因而基于文献分析的文献综述成为相对快捷的方式。项煜晨的论文正是一篇综述。


项煜晨的导师欧阳宏伟表示,从2006年到2018年,每年都有8~12个本科生来到他的实验室做研究实习,十三年来总计超过100个。他们一般都是作为共同作者发表SCI文章,也有七八年学制的医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3~4年实验再在大四大五时发表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但在大一就能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英文SCI综述论文投稿并在大二发表的,项煜晨是第一个


在新组织中建造自愈单位并潜伏(配图来自综述文章)


历经半年写就  科研带有温度


据项煜晨介绍,这篇文章源于他大一时的一门名叫“全球挑战”的课程布置的一篇小论文作业。该课程通过介绍一些诸如《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之类的的科普读物,让同学了解各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会请相关权威专家来授课。经过文献查阅和多番对比,项煜晨选择了“自体软骨细胞移植”这样一个前人钻研尚浅的新课题。


巧的是,这正是欧阳宏伟老师多年的研究方向之一。课程结束后,欧阳教授主动联系了项煜晨,向他展示了JOT的邀稿邮件。项煜晨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为了写这篇不到6000字的论文,项煜晨在大一的暑假里闭关写作。通过阅读至少120篇的顶刊文献,不断推倒之前的逻辑重构,写成后再交由欧阳导师实验室里的师兄师姐们查看,方才完成了初稿。



尽管项煜晨对第一次的投递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看到编辑反馈回来的洋洋洒洒的十八条修改意见时,他直言内心有些崩溃。


修改任务繁重没有头绪,新学期开始课程也变得紧张。项煜晨几次有放弃的念头。好在一门“整合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课程拯救了他。他通过撰写这门课程的报告,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重新搭建了综述的逻辑,又融会贯通了欧阳教授推荐的几篇论文内容。经过长达半年的修修改改,2018年12月26日,经欧阳导师审稿后文章终于投递出去。这次他没有再收到修改意见,成功发表SCI综述。


事实上,项煜晨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严格。身在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的他,日常上课都是全英文的。他在大一前的暑假就背完了所有的托福单词,并购买网络英语课程促使自己提升口语,此外他还担任了英语社社长。平时的课余时间,他最喜欢的是看文献。除了朋友圈分享,他甚至还创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来发表自己看文献的心得体悟。“其实在(文章)发表之前,我也看重‘功名’;但现在我发现如果想要长期从事科研项目,就一定不能被它所束缚”项煜晨说。


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继续深造,读到博士后成为研究所的研究员或者导师,日后从事抗衰老(anti-aging)方向。他从一开始就笃定了学术的道路——与其说他选择了科研,不如说他享受着科研



项煜晨说,做科研是一件有温度的事情。他认为研究者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小小乐趣: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研方向,给自己的实验室取个特别的名字,与师兄师姐们一起探讨……这些看似平淡事情,其实可以给枯燥的研究生活带来莫大的安慰。


项煜晨把这种“安慰”定义为科研者的故事性。一个更清晰的例子是他欣赏着的导师欧阳宏伟——十年前欧阳教授为实验室学生做滑板示范的媒体报道《滑板教授和他的610实验室》,至今还贴在他的实验室中,“610”是这个实验室特别的名字。


滑板与教授,科研与乐趣,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交织成了项煜晨心中科学家的真正模样——故事性。在他看来,写论文是要讲好一个故事,而讲述者本身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样才能在科研中兼顾人文情怀


想在SCI发表文章  他有几点心得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张武明指出,这篇综述的成功发表离不开新颖的选题与流利的英语表达。项煜晨也坦言,在方向选择和机会上,导师也给了他许多帮助


对于本科生发表SCI综述,项煜晨给出了自己的心得: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SCI论文一般由英文书写,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完善的逻辑结构。


足够的文献积累。阅读相关的报刊文献,可以了解世界目前的最新热点。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方向的文献都可以参考阅读,便于融会贯通,产生新的思路。


养成批判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每阅读完一篇文献时,可以对实验方式、逻辑结构等做出些评论,思考相关领域研究的缺陷与分歧,并尝试加入自己的优化方法。


与导师沟通。导师不仅能够提供专业方面的建议,也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内容来源:浙江24小时客户端《大二本科就发表了SCI综述,这个浙大男生超神了》(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王湛丨通讯员 朱雅怡 刘苏蒙)

图片来源:浙江24小时客户端丨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微信公众号 

今日编辑:陈金露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开课18载人气超高,浙大这门爆款课你Pick了吗?

2.怒赞!“浙大硬核老爸”辞去公职,自掏百万守护全国孩子!

3.高考倒计时90天 | 万元游学基金重磅来袭,一起去那五彩斑斓的校园走一走!

4.人生赢家真女神!今天的朋友圈C位全都给她们!


为这个有梦想的男孩子点个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