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个月3次!浙大频频登上《人民日报》是有哪些重要的事儿?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6-29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

浙江大学3次登上《人民日报》

究竟是哪些内容

引起《人民日报》的频频关注?

一起来看!


今天,《人民日报》报道了

浙大思政课

它帮助学生在行读中

了解浙江、感知中国



而在不久前

浙大两项科研成果

“喜提”《人民日报》


3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关于高质棉花遗传机制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为未来棉花培育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4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

穿颅超声脑成像技术

该技术使得人类颅脑超声成像

成为了可能



浙大思政课,在行读中感知中国



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出发,一路向北,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便到了群山苍翠、竹海连绵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浙大师生们正在这里上一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边走边看边调研,教与学、思与行,在“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中铺陈开来。



  从过去的以“卖石头”为生,到现在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余村的变化,让学生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程授课老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傅夏仙说,“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朝气蓬勃,但是对历史的把握、对现实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只有让他们亲眼看见、亲身体会、亲自参与到国家的变化当中,才能感受70年的伟大历程与生动实践,才能更好感悟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体悟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理论最大的魅力是历史穿透力,最大的动力是现实解释力。只有让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互结合,思政教育才能入脑入心。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的现象、经验、人物,理应成为浙大学生的宽广课堂。”傅夏仙认为,思政课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有抬头率是第一步,有点头率才是更重要的,必须让学生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思考、有收获、有共鸣。



  “当年的矿场在哪里?”“大伙是怎么致富的?”“一年收入有多少?”走进农家院落,学生与当地农民攀谈起来。于是,余村发展的历史一步步展现在眼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当得知余村创办了十几家农家乐、组建了观光车队、打通了“吃住行”一条龙服务,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4.1万元时,浙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陈琳莹感慨道:“追寻余村的发展之路,我们从山乡巨变的一抹缩影里,读懂了浙江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筑梦圆梦的奋斗历程。”



  如何让行读不千篇一律,不走马观花?在浙大,除了任课教师带着看、领着学的现场教学,学校还拿出学时,让同学们开展主题调研。大家通过个案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链接课堂内外,剖析“最多跑一次”改革、农村文化礼堂、互联网法院等鲜活案例,在调研中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杨帆在桐庐县荻浦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后,感触颇深:“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课程之余,杨帆所在的小组还制作了“美丽荻浦”宣传折页,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那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浙大学生行读新时代的实践,早已超出了一门课的范畴。这两天,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生潘佳锋正准备前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陈望道的故居,开启一次追寻思想原点之行。“出发之前,我只需要通过学校平台预约,就可以获得包括路线、行程、宣讲在内的一系列‘套餐’服务。”潘佳锋说,“这大大解决了行读之旅的后顾之忧,也让‘红色之旅’成为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据了解,浙江大学已经建立了20个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这20个基地的选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利用一个暑假时间,从104个备选方案中摸底产生的。”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陈凯旋介绍,更为可喜的是,一批学生自己参与设计、宣讲、打造的具有学生味儿的思政基地也已经形成,广大青年学子正在行读中接受教育熏陶,了解浙江,感知中国。  


科学家发现高质棉花遗传机制



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天真牵头的国际团队,发现了高品质海岛棉的生长遗传机制,将为在陆地上培育纤维更长、更强、更细的高品质棉花提供支持。相关论文日前在《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目前人工栽种的棉花主要是陆地棉海岛棉:陆地棉产量高,纤维好,适应性广,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的90%以上;海岛棉的特点是长、强、细,但产量低价格贵。


 

张天真团队利用超高密度遗传图谱等技术,组装出了清晰度与完整性前所未有的陆地棉遗传标准系和海岛棉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这对未来培育高产、纤维优良、适应性强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张天真表示。


浙大研究团队突破

超声对颅脑成像的“禁区”



日前,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郑音飞副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超声超材料和平面波造影相结合的新型脑成像技术——穿颅超声脑成像这一技术突破了超声对颅脑成像的“禁区”,使得人类颅脑超声成像成为一种可能,为人类颅脑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据介绍,现代医学超声设备通过分析由身体反射的回波信号来判断人体组织结构和血流情况,相较CT与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的优势在于实时、无损、低价,且能在术中使用。然而长久以来,由于颅骨具有高密度特性,对超声具有极强的衰减和畸变效应,因此常规的超声很难检测到由颅脑反射的回波信息。



提高现代超声设备的穿透性能,是超声颅脑成像的关键性难题。郑音飞课题组提出的技术结合了声学等互补介质理论和波束合成逆问题框架,实现了小鼠脑部的高分辨率组织及血流成像。课题组配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勇军教授课题组研制的超材料进行颅脑成像,超材料从结构上使得弹性共振回来的超声重新被压回颅骨,仿佛给超声穿上了一件“隐形衣”,声波的反射也就控制到了最低。此外,结合平面波成像和新型纳米粒造影成像技术,课题组突破性地提出利用平面波造影成像方法,显著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换能器发射平面波,一次发射即可得到整个成像区域的信息,这不仅提升了回波信号的数据量,而且还实现了脑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成像。该研究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


看完上述报道

你的内心是否有点小激动?

让我们一起

为浙大加油、打call!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浙大思政课在行读中感知中国》文:丁雅诵 柯溢能丨《科学家发现高质棉花遗传机制》文:方敏丨《浙大研究团队突破超声对颅脑成像的“禁区”》文:赵婀娜、柯溢能 )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编辑:佳乐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戴3D眼镜上课,有100多种道具,浙大这门课超酷的!

2.“真香”预警!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

3.跨专业申请收获10个名校offer!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4.浙大来啦!


点个在看,为浙大点赞、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