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700页“连环信”!浙大“神仙友情”,暖哭了!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写信”已被看作是最低效的沟通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有事打个电话,千里之外,两三分钟;至于上网,则快以秒计。何苦写信,还带病坚持?真是‘稀奇古董’!”但在浙大医学院,有这样一群“稀奇古董”:他们在21年间从未间断地写了700多封信,全靠这些信件联系彼此;他们将此信称为“连环信”。
所谓“连环信”,类似“漂流瓶”。同窗之间,一个给另一个写信,然后循环下去,一轮过后,信又回到自己手中。到2014年,信件已循环了约50轮,一共700多张信纸。21年来,同窗之间就是用这种传统又温暖的方式,维系着感情。
这群“老古董”便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1946级)。他们都是医学各科的教授,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学科负责人、医学院院长和全国政协委员。随着年岁渐长,“连环信”的多数参与者均已故去,连环信的故事也即将消散在历史里。
马老师整理母亲遗物时
发现一沓被细心珍藏的信件
尘封多年的“连环信”往事被揭开,缘于浙大老师马衡在整理母亲严徵辉遗物时的发现:一封封书写工整的信件被细心封存,每封信的页角均被编号标记。信件中还夹带着当年的草稿,显示出书写者之严谨以及对信件的重视。马衡意识到,这便是母亲多年来所寄“连环信”的原稿。
后来,我们找到了“连环信”的发起人,他是浙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陈宜张。写连环信的初衷,是浙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们维系彼此感情的一个方式。
陈宜张说,活动是在1993年3月发起,参与“连环信”的共有14位同学,分别住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温州、重庆、成都、大连等地。按照事先约定的寄信顺序,第一封信从上海陈宜张处发出,每经停一处便添加一封信,最终连环信再次回到上海陈宜张手中时,便集齐14封。
为了防止“连环信”越寄越厚,每位同学会在下一轮邮寄中,取出自己的上一封信。这样能够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写的信,而自己写的信也由自己保存,这也是马衡发现母亲的那沓细心珍藏的信件的由来。
同时,大家约定用薄得透亮的稿纸写信,以减轻信件的重量。
作为发起者,陈宜张将2004年之间所有经手过的信件,都留了复印件。“连环信”一直写到2014年,之前的21年通信从未间断,以每年循环两三轮计算,至少已经进行了50轮,累计写了700多封信。
每次收信写信
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连环信”延续多年,早已成为参与的老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马衡的印象中,收发“连环信”是母亲严徵辉生活中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每当“连环信”的上一任经手者柯士钫要来上门送信,严徵辉便会起个大早,兴奋地在家中等待信件的到来。而严徵辉也曾在信件中描述了自己对“连环信”的盼望:“收到信便迫不及待阅读,以至于一顿饭竟断断续续吃了两个小时。”
对“连环信”十分重视的,并不止严徵辉一人。“连环信”的参与者冯镇沅晚年有视力障碍,手也没劲,写一页字要花一两个小时。但他的每一封信,都写得非常工整,有时甚至洋洋洒洒写下三四页。家住大连的来匡逮为了不耽误“连环信”进程,曾经在大雪未化之时冒雪送信至邮局,并在信中为自己的“延误”连连致歉。
严徵辉的最后一封信,是儿子马衡帮忙寄出的。2008年,严徵辉去世前一个月,眼睛已经基本看不见了,但她仍然在病床上摸摸索索地写完了她生前最后一封“连环信”。一个月后,严徵辉溘然长逝,“连环信”的停靠站点又减少了一个。
目前,浙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中,互相保持联系的仅剩陈宜张和妻子徐仁宝,以及徐英含。这几位90多岁高龄的老同学,也早已不再写“连环信”了。因为“站点”越来越少,“连环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发起人陈宜张说:“到2013年左右,许多同学渐渐失去音讯,连环信也就进行不下去了。现在我们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在2018年年底,他与妻子徐仁宝为徐英含寄去了一张久违的明信片,祝贺他新年快乐。
这群浙大出身的医学教授
见证了共和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连环信”沟通了身处天南海北的老同学的感情,也帮助他们不断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
浙大医学院成立于1946年。那时,浙大刚刚结束十年西迁,从贵州遵义、湄潭搬回到杭州。一切百废待兴,医学院就在这样艰苦朴素、从无到有的环境中发展起来。医学院首届毕业生14人中,有数人是主动从原先的物理系、外文系、机械系等转专业过来的。
“当年的医学专业学制是7年。别人大学都读4年,谁愿意读7年?”马衡老师说,他的母亲严徵辉就是从外文系转而学医的,“他们那代人常说,国家困难,只有做医生才能直接服务社会。”
杭州解放初期,许多同学生活困难,只好在课余时间做豆浆、加工木箱、绘制教学挂图等,半工半读,自力更生。教微生物学的教师钮家琪看大家工读辛苦,建议医学系同学试制伤寒霍乱疫苗。同学们制成的疫苗被杭州市卫生防疫站收购,卖得460万元旧人民币(大约普通人一年的工资)。这笔钱被作为互助基金,用于帮助交伙食费有困难的同学。临近毕业,这笔钱还剩下159万元旧币,同学们悉数捐出,用于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购买飞机大炮。当年的银行收据,直到毕业多年后仍被细心留存。
这一届毕业生,后来分配到全国各地工作,基本都成了医学各科的翘楚。阴差阳错成了法医的徐英含先生,后来成了我国法医病理学最著名的专家之一,被称为法医界的“福尔摩斯”,为中国法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续前缘
怀念“连环信”里的时光
毕业之后,14名同学天各一方,只能依靠信件联系。由于工作变迁、个人发展等各种原因,他们之间的信件往来时断时续,直到1993年才得以重续前缘。正因如此,才有了陈宜张发起的“连环信”,以及之后持续了21年的温情同窗往事。
彼时,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们皆为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四十多年前见到过‘连环信’,现在65岁时又读到了,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连环信就像一个移动的聊天室,14位老人在其中回忆年少趣事,分享自己的生活近况。
现年94岁的徐英含老先生身体康健,行动自如。退休后的他仍放不下医学工作,常在《浙江医学科普通讯》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同样,在连环信中,徐英含老先生也不忘向老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养生科普:“老年人的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年轻时的身体状况与自身遗传因素有关,平时要保持良好习惯、适度运动、严控饮食、无烟酒嗜好;生活上要有知足感,不患得患失。”
追求“老有所用”的还有冯镇沅老先生。自退休后,他便在大连市委老干部大学兼职教授“保健按摩班”课程。因讲解生动、深入浅出,他的课程颇受学员们欢迎,他便义务为学员们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他在连环信中表示:“晚年能再干些与医学相关之事,心里也充实些。”
除了在本职工作上“发挥余热”,老人们也不忘紧跟时代,学习新技能。2000年的连环信中,“自学计算机”成为他们讨论的焦点。老同学们互相分享Windows98系统操作教程、并向老同学“炫耀”自己的学习进度。张慈爱在信中为大家推荐了“智能ABC”输入法:“‘智能ABC’这个程序中拼音太好打了!例如打‘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只要打字母‘ZHRMGHG’,汉字就会出现。”来匡逮更在信中向戴知贤发出“战书”:“听说知贤兄不日将来大连,翘首以待。电脑摆弄得怎么样了?待兄到来切磋。”70多年前那群医学生嬉笑与学习的身影,仿佛在字里行间重现了。
时光往复,真情如初。即便年岁渐长,现代社会通讯方式愈趋便捷,他们也未曾舍弃“写信”这一最原始的交流途径,仍然依靠这半年靠站一次的“漂流瓶”延续数十年的友情。
正如连环信中来匡逮所说:“老同学在年初祝贺新年的声音,我直到5月23日才听见。这声音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友情就这么传递着、联系着。思想起来,还挺有意思。”沥干时间的浪花回头看,这份朋友间的祝福才更显珍贵。
内容来源: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神仙”友情!浙大毕业的这群医学教授,全靠700多个“漂流瓶”联系!》(记者:王湛 通讯员:张鑫|刘苏蒙|柯溢能)|《钱江晚报》《一封写了21年的连环信 一段持续70多年的同窗情》|中国蓝新闻微信公众号《别样的“同窗情”!一封写了21年的“连环信”》(记者:高晨妍|林晨)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丁希雯
责任编辑:金云云
缤纷浙大
历时两月
百余人次参与
浙江日报、浙江大学“同走新闻路”
大型融媒体报道
完美收官
4月中旬,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联合浙江日报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启动了“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在本次采访中,浙大新闻专业学生与浙江日报优秀报道的原作者、一线骨干记者组成了三代新闻人队伍,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爱岗敬业,深切体会到了党报记者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并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实践和融媒体大练兵,进一步增强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历时两月,此次“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完美收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