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庸笔下“无量山”浙大高手云集,有何大事?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19-09-12


“分得点苍绵亘势,周百余里皆层峦。”


诗句所言,是我国大西南的无量山和哀牢山。这两座雄奇险峻、绵延百里的大山牢牢“锁”住的,正是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多少年来,当地群众守着青山却无力变成金山银山。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的“无量山”,美如人间仙境,图为无量山梯田(魏启勇 摄)


无量诸峰(周德翰 摄)

如今,群山迎来了新的生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教育部要求,浙江大学定点帮扶景东,全力参与脱贫攻坚7年来,一批又一批浙大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帮助景东人民翻越贫困“大山”。


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在景东,浙大专家因地制宜开出一个个“方子”: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为全县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不断发力。浙大党委书记任少波说,浙大用心、用情、用力,全力参与景东脱贫攻坚,既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也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强化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久久为功




第一剂药:产业扶贫先开道,

乌骨鸡原是金凤凰!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也是浙大专家为景东开出的第一剂“药方”。浙大校长吴朝晖说,浙大把助力景东精准脱贫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拓宽帮扶渠道,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可持续、可复制的脱贫道路


景东县全景(李文圣 摄)


用好产业扶贫这剂药方,产业特色是关键。特色在哪儿,景东人似乎天然有答案——当地特产乌骨鸡。这种土鸡毛脚、绿耳、体大,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景东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几乎家家养乌骨鸡,作为一门主要生计。

然而,守着“金凤凰”,百姓仍然多年难发家。产业化道路怎么走?这个问题,直到浙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尹兆正副教授来到景东,才有了明确的答案。


赶飞机、换动车、转汽车,奔波至少14个小时,紫金港校区的朝霞,换了无量山上空的繁星。这样的路途,尹兆正每隔一个月就跑一趟。他多年担任浙江省级科技特派员,在武义等地培育“少妃土鸡”,早有“鸡司令”的盛名。2013年,他刚到景东,就被聘为乌骨鸡产业发展首席专家。


左一为尹兆正副教授

尹兆正到景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查看鸡舍和鸡种,探明个中缘由。“当时看到的鸡舍,就是老百姓在门前屋后自搭的简陋鸡窝,又窄又矮,有的干脆搭在柴禾堆下、羊圈里。”尹兆正说,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金凤凰”也蔫儿了,出栏品质参差不齐,销路自然不畅。


尹兆正钻进贫困户家里,爬上土炕伸手一抓,土法炕道式保温培育的苗鸡不是病恹恹就是湿漉漉的,体质差,成活率低。再一调研产蛋量,“在浙江,正常选育后的乌骨鸡年产蛋可达100只以上,而景东乌骨鸡种年产蛋只有约60只,有的甚至只有40来只”。苗鸡品质低、培育成本高,难怪经济效益上不去。


“景东乌骨鸡产业化,必须搞良种选育,科学养殖。”好几天弯着腰一头扎进鸡窝探究竟的尹兆正,直起身时胸中已有一幅蓝图。搞科学养鸡,得让村民摒弃原有的养殖传统。营建现代化养殖设施所需的前期投入也很大。“乡亲们起初都在观望,这种心态我太明白了。”尹兆正发挥自己多年担任科技特派员的经验,先抓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做出样板来。在他指导下,景东前所未见的现代化大型种鸡场一个接一个建成:机械、立体的笼养模式,不同羽色和性能的高产种群,优质、抗逆、活力强的苗鸡……一应俱全,景东乌骨鸡一举成了抢手货。


尹老师这样的专家代表了浙大发挥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景东产业发展规划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景东县委书记李春荣说,浙大产业扶贫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极大助推景东经济社会发展。


尹兆正副教授(右)团队全面提升景东乌骨鸡产业


2018年,景东乌骨鸡出栏438.8万只,比浙大定点扶贫前的2012年末提高两倍以上;实现产值3.65亿元,帮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万户,带动脱贫人口6.5万人。


产业扶贫要成为长久之策,其精髓在于授人以“渔”从教28年,尹兆正指导过博士生、培养过一批研究生,但第一个“徒弟”,是在景东收的。普红园乌骨鸡合作社负责人阿红军做梦都没想到会攀上浙大这门“高亲”,他说:“尹老师手把手传授技能,从不怕教会我们这些徒弟就饿死了师傅。他还撰写了技术规范,让更多的人可以对照着科学养鸡。”尹兆正围绕景东乌骨鸡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苗鸡孵化、养殖标准制定、生态庄园建设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把“种鸡培育——集中育雏——生态放养”这套产业模式写成一部带不走的“致富经”,留给景东百姓。



第二剂药:科技引路,

小香覃也能变成摇钱树!


乌骨鸡产业化,为景东人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但这个“药方”也有自身的局限:前期投入大,要学习的技术多,依赖人手。


全面铺开多年后,仍有零星农户无力参与到乌骨鸡产业中。驻村干部们发现,这些贫困户或是缺少劳力,或是老病交集,他们需要更精准的扶贫方案。


从景东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哀牢山中海拔2300多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几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在一座实验室里培养菌株。这里存放的数以百计的珍贵野生菌资源,为景东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全新的“武器”。


在高山上搭建实验室的,正是浙大野生菌专家陈再鸣副教授。他把浙江省庆元、武义等地发展颇为成熟、帮助千万农户致富增收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带到了大西南群山深处。


陈再鸣副教授(中)帮扶景东发展灵芝产业


云南是“真菌王国”,景东遍地都是种类繁多的菌物。“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春天傍晚一场大雨过后,我在路边的一个树桩上看到几株小香蕈冒出了脑袋。”陈再鸣马上意识到这是当地特有的野生品种,他如获至宝地把它们采下,连夜赶去分离出几支纯小香蕈菌种,随后带回浙大实验室开展后续研究。经过3年驯化培养,景东小香蕈人工栽培技术取得突破。最终筛选出的栽培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的小香蕈菌株,陈再鸣起名为“景香11号”。菌丝在菌袋中培养成熟后,再放回景东生态林地,这种仿生态栽培方法让小香蕈出菇集中、产量高、长势好、口感接近于野生。


陈再鸣副教授在培育菌种

景东县太忠镇王家村,正位于自然保护区附近,海拔高、陡坡多,有限的土地上长满了核桃树,不适宜种其他作物。村支书田培金前几年为全村脱贫伤透了脑筋:这个彝族汉子曾带领乡亲们种过可做猪饲料的神州草,还尝试过种烤烟,“都不见效,带动不了人”。今年,装满了小香蕈的菌棒给了他信心。


“菌种由陈老师实验室培养,菌袋由合作社统一制作。村民们把菌棒往树下一放,只需定时洒水,就可以等出菇采摘了。”田培金说。他算了一笔账:农户花5元钱买一袋菌棒,平时付出轻微的劳力,即可在半年后采获500克小香蕈,平均产值20元,春节时每斤最高可卖到50元,经济效益十分诱人。眼下,王家村的核桃树下摆满了菌棒,只等春节出菇上市,为这个群山深处的贫困村带来第一桶金。


陈再鸣说,种小香蕈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发展潜力较大,病弱缺少劳力的贫困户都可参与。同时,小香蕈产业发展离不开合作社扩繁制作菌棒,需要大量劳动力,过去远走他乡打工的年轻人和妇女现在多了一个留在家乡的选择。


2018年,景东县食用菌栽培总面积达1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户均创收4200多元。2019年,普洱全市推广栽培15万余袋小香蕈长菌包,预计一产产值可达225万元。


陈再鸣副教授与团队在景东群山中收集野生菌资源


景东的群山里藏满了宝贝。把野生菌这个资源用起来,关键靠科技力量。”陈再鸣对景东野生菌产业的未来还有更多期待。他曾多年担任驻龙泉科技特派员,成功帮助当地发展灵芝孢子粉产业。景东的自然环境适宜搞高附加值的灵芝产业吗?翻查景东的种植史,对灵芝的认识几乎是空白。陈再鸣带领团队在不同海拔的景东山地种灵芝,寻找最适合的种植点。这两年,灵芝基地已逐渐成型,2019年纯灵芝原粉产量预计可达30吨,带来450万元收入。 “更重要的是开拓二产、三产。”陈再鸣为景东引进一家位于上海的浙大校友企业。现在, 一个2000平方米的灵芝栽培工厂正在建设,一系列灵芝深加工产品几年后将从这里产出,为景东产业腾飞注入新动力。



第三剂药:文化搭桥,

普洱茶成为校庆茶!


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把相隔千山万水的浙大和景东紧紧绑在一起。这段深厚的情缘,本身就成为这方山水吸引更多目光的动人故事。


景东是普洱茶主产区之一,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比比皆是。茶产业承载着文化内涵,何不让普洱茶讲述浙大和景东之间的故事?这个主意和消费扶贫模式结合起来,激发的热烈反响超出了浙大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的想象。


紫金普洱——眼前这饼普洱茶,就打上了双方的烙印。“这个名字让人意识到一所高校担起的时代使命。”王岳飞说。


2017年5月,浙大建校120周年纪念日前,王岳飞团队全程质量把关,景东茶企天泽茶业生产的17120饼景东普洱茶制作完毕,包装上“紫金普洱”四字由我国茶学泰斗刘祖生教授题写。这份来自景东群山的特产,一天之内被浙大师生校友众筹一空。


左一为王岳飞教授


紫金普洱”由此成为了浙大的“校庆茶”,每年5月,认购者众。王岳飞说,无量山区独特环境造就的景东普洱茶,干茶条索匀整,香气清幽;茶汤则金黄浓郁透亮,香气淡雅持久,有山野气韵;茶底软嫩,鲜活有弹性。浙大在景东的扶贫故事,在缕缕茶香中远播。


对景东农户来说,“紫金普洱”的问世让“树叶变成现金”。天泽茶业负责人罗凯鸿说,公司目前带动600余户贫困户,管理采摘分布在无量群山中的6000多棵古茶树。“2017年正值景东普洱茶消费低谷,是浙大的消费扶贫帮我们走出困境,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罗凯鸿说,2018年,浙大师生校友购买“紫金普洱”纪念茶饼和其他散茶,总金额超300万元,2019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500万元。“‘紫金普洱’占到公司成品普洱茶总销量近半数。”罗凯鸿说,“古茶树成了贫困户的‘摇钱树’”。


王岳飞教授与团队帮扶景东发展普洱茶产业


短短几年间,“紫金普洱”已成为海内外浙大校友钟爱的文化品牌。王岳飞感慨地说:“以‘紫金普洱’助力景东百姓脱贫致富是浙大人共同的心愿。


景东扶贫大数据(2018年)


浙大选派专家教授、管理干部等赴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等地进行考察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等共计43人次。


用于定点扶贫景东工作的直接投入资金共计约471.384万元。


帮助景东引进各类资金441.5万元。帮助引进企业1个,引进企业实际投资1000万元。


购买农产品301.04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255万元。


培训景东县党政干部826人次、专业技术人员360人次。


先后组织8批120余名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景东县开展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


黄草岭风光 (罗中儒  摄)


记者手记:

“绣花”功夫真情意


精准扶贫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景东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浙江大学在景东的扶贫工作,就是立足当地资源,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这个核心,源源不断提供精准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在指导规划当地产业发展时,专家们没有生搬硬套,力避“水土不服”,俯下身发掘当地独特资源,同时创造性发挥浙江农村致富增收的经验,真正为当地群众栽下摇钱树。

把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用于扶贫,同样是一个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面对的则是各类资源禀赋尤为薄弱的贫困地区和人群,因此更加具有挑战性。浙大派往景东的农学专家如尹兆正、陈再鸣、王岳飞团队的汤一等,均长期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多年扎根乡村,与农民交朋友。如何向广大农户推广新技术,让实验室、试验田的成果转化为农户增收的手段,他们积累了许多心得,探索出了许多好办法。如今,这些丰富的经验在大西南群山中的扶贫战场又发挥了大作用。


浙大专家们对景东的脱贫攻坚事业真情投入,把景东百姓的期盼当作自己的期盼。如陈再鸣为了让一朵小香蕈成为景东百姓脱贫利器,6年多来奔波于杭州和景东,飞行里程累积起来能绕地球4圈。有了这样的真情实意,才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开出一个个精准药方。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跨越千里精准扶贫 浙大在云南景东开出三个“药方”》(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 汪晓勇)图片来源:卢绍庆 | 魏启勇 | 周德翰 | 卢丕全 | 罗中儒 | 浙大新农院微信公众号 | 部分图片由王岳飞提供视频来源: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台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张佳楠 | 陈金露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四金四银!
2.这位浙大90后博士生牛“上天”!3.太“上头”了!今天,浙大“当红天团”C位出道~4.浙大女生:成长,是同自己的较量!

点个在看,为景东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