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妈”火了
最近,浙大有两个“妈”火了一个是令病毒闻风丧胆的“赵妈”,一个是让女儿差点变成“失学儿童”的“狠妈”。其实,她们,都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抗疫战场上的一线护士。
新冠疫情刚暴发时,赵雪红正与好友在新西兰旅行,原本订的2月5日的机票回国。“我在那里知道疫情越来越严重,也知道我们医院被作为定点医院了,我就待不住了。”赵雪红想方设法买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终于在历时36个小时,转了三趟机后于1月28日上午回到了杭州,下午就进入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
此时,浙大一院已紧急启用之江院区作为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的医院,病房改造、患者转运已经完成,发热门诊、病房、ICU都已经运行起来。
但有一个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这场“战斗”需要大量的一线护理人员,由于这是临时组建的“战队”,再加上在陌生的环境里,急需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进去对护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这我肯定要进去嘛!”赵雪红说,“入行以后,我不是在急诊科,就是在ICU,所以对‘急难险重’地方的情况比较熟悉。”
“赵妈”赵雪红
进入隔离病房后,赵雪红历经多次重大疫情的经验不断发挥出“功效”,她先从人员入手。“比如,将原来是同部门、或者相对合作时间比较久的护士尽量排班在一起,就像抗击埃博拉时,都是各地临时抽调的人员,这个时候,互相熟悉、合作默契非常重要。”
相比于在利比亚30多度的高温下抗击埃博拉时,经过36道程序,穿上4层防护服,赵雪红笑着说,“这里的条件已经好多了。”但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同样困难重重。
新冠肺炎患者经常会咳痰,痰液里会带有病毒,必须放入密闭的容器里丢弃,但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的密闭容器,怎么办?
赵雪红“看上”了病房里司空见惯的的利器盒,这也是护士很容易拿到的。“我们就拿空的利器盒,在里面倒入消毒液,然后把包着痰液的废纸丢进去,使用方便,又避免痰液暴露在空气中。”
病房与检验科、药房等其他科室之间需要来回运送标本、药品等,为避免交叉感染,之江院区的物流系统全部停止,改由人工运送,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很多物业工人都是新招的,和病房从来没有配合过,再加上工人不可进入隔离病房,怎么办?
赵雪红和物业部一起“筹划”了起来:在电梯口两边各放一个放置标本箱的架子,再装一个门铃。“我们有暗号,比如按几下门铃意思就是把血标本带走了。”
专业,是打赢这场“战疫”的重要法宝。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ICU的护士工作强度非常大,动脉穿刺、各种监测……她们需要进行很多精细化的操作,而且ICU里的患者情况都是非常危重的,感染风险也就更加高。”赵雪红说。
在护士长群还有多个钉钉群里,赵雪红三番五次强调监督每一位护士的防护工作。在穿脱防护服的各个区域,赵雪红也用非常大号的字体贴上了该做的步骤。
“这也是抗击埃博拉的经验,会有一些人从来没穿过防护服,再加上紧张,可能会忘掉步骤,必须要用非常明显的标记提示她该做什么。"
“狠妈”阮萍,是浙大一院急诊科护士。近日,她上小学的女儿没有按时交作业,差点变成“失学儿童”,而校长却在直播网课中鼓励同学们为她的爸爸妈妈点赞,这是怎么回事?
故事缘起于一个微信群里的求助信息:“这几天,有没有人回绍兴?求把我女儿带回绍兴外婆家。”1月20日,阮萍在同学群里拜托老乡同学把女儿捎回老家。
原来,自1月19日浙大一院收治杭州市第一例确诊患者开始,在急诊科工作了近14年的护士阮萍就主动放弃休假,做好了随时“抗疫”的准备。而一旦疫情严重起来,她将无暇照顾孩子,而她在邮政国际邮件进口班组工作的爱人梁政同样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
从中国邮政报得知,因为疫情的原因,进口国际邮件呈几何倍数地增长,主要是国际捐赠的大量防疫物资和人们海淘的口罩等,都是急需物资,所以需要尽快处理,每天仅日本过来的邮件就至少有三四千件。所以,阮萍的爱人也一直坚守在防疫第一线。
“我女儿送去外婆家的时候,电子产品一样都没给她带,怕她在外婆家玩这些东西。”2月14日,阮萍作为浙江援鄂医疗队成员出征武汉,每天在隔离病房里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坚持工作四个小时。作为家长,她得到通知说,学校推迟开学,变成网上直播授课,在老家没电脑的女儿就要变成“失学”儿童。
“我老公急急忙忙寄了电脑过去,但我父母年纪大了,不会捣鼓数码产品,家里也没无线网络,孩子交作业还要通过手机APP提交,老人弄不来啊。”在前线的阮萍联系了孩子的班主任,说明了情况。
然后,就发生了视频里的老师鼓励大家给这位同学爸爸妈妈点赞的暖人故事。
内容来源:浙大一院
内容整合:樊畅
今日编辑:芷凌
责任编辑: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