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大国奖女孩的多面生活!建筑与新闻的距离有多远?
因为执念,从工科转至人文
主动学习,广泛涉猎
她的成绩稳居专业第一
与游泳结缘十余年,是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
她说人生中,游泳是她一直想坚持的一件事
在摄影中用心灵去体悟世界
在礼仪活动中展现自信的姿态
用诗情画意点缀大学生活
她曾赴贵州湄潭支教
和孩子们一起在地里挖土豆、在河里捉螃蟹
用爱与关怀收获了最真挚的感情
她说
抛开物欲,总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
她是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新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朱恬逸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闪着光的国奖女孩
在交流碰撞中探索更多可能
相信文字的力量,敬佩新闻人能够在纷杂中保持理性。朱恬逸决定从建工大类转至新闻学。和大部分人一样,她在填志愿时也有过迷茫,但心中那份执念引导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朱恬逸对新闻的情结早在初中就已萌芽。当时,她的语文老师会在走廊上张贴《南方周末》。休息时间,朱恬逸便会和好友一起读报。新闻人面对社会问题的理性令她尊重,他们能够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反思和审视,这在她看来是极为珍贵的。
然而,这位主修绩点4.74、综合绩点4.728、专业第一的学霸坦言,在刚转入新专业时,她还有诸多的不适应,无法很好地实现理工科的思维与学习方式到人文的转化。她认为这个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是与老师积极的沟通。“传媒学院的老师真的是亦师亦友。因为上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课下老师们其实是非常乐于和学生交流的。他们广博的知识面能打开你思维的局限性,帮助你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思考自己要研究的东西。”
朱恬逸个人照
“文科不同于理科,它通常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要敢于批判,勇于质疑,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谈及新闻学习,朱恬逸非常推崇交叉学习的方式。新闻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要求新闻人广博地涉猎各方面知识。浙大为学生们提供了广大的平台,朱恬逸十分建议大家把握接触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她特别提到了《核能战略前沿》《现代仿生工程导论》这两门课程。课程的教授均为该领域的专家,他们所讲授的前沿性知识极大拓宽了她的视野。此外,经济类、艺术类的课程她也均有涉猎。
朱恬逸个人照
去年暑假,朱恬逸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流项目。因为传播学发源于美国,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进程后,再反照到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可以帮助她更好地思考当下和未来。她希望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跨文化传播或是国际传播方向。
“在全民都可以成为新闻生产者的现在,是很难去定义新闻人的。但我想引用我们院汪凯老师的一句话:‘恰恰也是这个时代,需要优秀新闻人的出现。’”
她的坚持成就她的热爱
这个来自温州的女孩,自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专业的游泳训练。大一时,她参加“三好杯”游泳比赛,被校队教练“一眼相中”,由此与浙江大学游泳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今年五月底,朱恬逸代表学校参加了四年一度的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并在游泳比赛中获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和个人200米混合泳银牌。在随后的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游泳比赛中,获得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4×5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 4×1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个人200米仰泳铜牌,个人50米仰泳第四名,并和队友在接力项目中打破了3项全国纪录。
朱恬逸(第二排左四)与队友、教练
在省第十五届大运会游泳比赛后合影留念
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却能兼顾学业和训练,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实际上,朱恬逸在两者的平衡之中颇有收获:“和大家一起训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也不失为调整心情的绝佳方法。如果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同时去做你所热爱的事,其实不会成为太大的压力。”
除了分秒必争的刺激、顽强拼搏的精神,游泳队带给她的还有“家一般的感觉”。在这里,队员之间情谊深厚,教练与队员就像是一家人。黄力教练的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也准确地传达了她对游泳队的感情:“游泳队靠的是大家,靠的是集体的氛围。这是一群互相喜欢、互相欣赏的人,大家聚在一起体会游泳的乐趣。”
在多面生活中诠释人生的态度
朱恬逸在高一接触摄影,从此爱上了这种“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的方式。在她看来,摄影呈现的是世界在心灵上的映射,不同于绘画的,也不同于真实记录,它让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朱恬逸摄影作品
朱恬逸是传媒学院全媒体平台摄影组的组长,她会和同伴们进行采风活动。没有精密的设计,没有特定的对象,他们愿意花上一天去等待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在她的同伴看来,她的作品很大气,不会拘泥于一些形式美,摄影更像是她的一种生活态度。
左图:朱恬逸(右三)集体婚礼后与礼仪队成员合影
右图:朱恬逸身穿礼仪队队服
朱恬逸是美育中心礼仪队的一员,参与过集体婚礼、毕业典礼、校运会等活动的礼仪工作。“漂亮的实力派”,这是成员们对团队的评价。“可能其他人会觉得这里只有高颜值,其实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会相互促进,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最令她难忘的是前年的运动会开幕式。运动会在12月举行,天气寒冷,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所有礼仪队员都坚持着去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朱恬逸在梵音剧社主要负责摄影工作。谈及梵音剧社,她说这是一个充满自由、活力和热情的地方。近年来社团也不断鼓励社员进行独立创作,努力打造更多完全由学生原创的作品。一群人因为共同热爱的事物聚在一起,将自己最大的热情奉献给它,这使她颇为动容。
朱恬逸与梵音剧社的伙伴们
外公是美院国画出身,朱恬逸曾经学过五六年书法,但是太久没练全都还回去了,能有机会在大学与书画“再续前缘”,她觉得自己颇为幸运。作为浙大书画社人资部成员参与年会的策划以及精品课程的举办,偶尔和社内的大家约着一块去看展,这些都是她大学生活中诗情画意的点缀。
朱恬逸对人生最深刻的感悟来自2018年暑期的支教经历,她随“梦启湄潭”支教团赴贵州遵义市湄潭县小塘坝村担任一名地理老师。那里交通闭塞,绿皮火车、大巴、小巴,步行,一路辗转才能到达;那里生活条件差,断水断电是家常便饭,硕大的虫子满屋子乱窜。正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是很纯粹的,没有太多物欲缠身,感情真挚而动人。
朱恬逸赴湄潭支教时收获的感动
孩子们叫她“恬恬姐姐”,他们一起学习,生活,短短几天,孩子们和支教团的成员们就如家人般亲近。临走那天正巧碰上朱恬逸的生日,因为生活拮据,孩子们便亲手为她制作贺卡,折星星。临行的时候,孩子们抱着20个支教老师痛哭,那个令人动容的场景她永远不会忘记。尽管已经过去一年,但是她仍和那些孩子们保持着联系。
“知识会被遗忘,你的品格还有你选择事业会对你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脚踏实地,也别忘记仰望星空。”
最后,朱恬逸以这两句话作结,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对未来的向往。
世间纷繁,但朱恬逸深信总有些东西是值得去追求的。
有所热爱,有所执着——这是她对自己和他人最美好的期盼。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厉安恬 | 俞纯彦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俞纯彦
责任编辑:叶鑫丨李灵
5.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在浙大一院完成
6.浙大这位女教师的直播间火爆了!
点亮在看,为浙大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