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制作“求是锤”、拇指琴,3D打印……浙大又一宝藏课堂,来了!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1-05-22


每周三下午,

在浙大工程训练中心,

时不时传来电钻工作时的“咆哮”声、

刨子和木板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

这便是由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

《工程实践认知体验》课程


在这里,

同学们从教室走入车间,

起手锯,操作车床,

在锯挫锉削中

体验将图纸上的设计变为实物的乐趣


“工程实践认知体验”课堂


作为学校首批开设的劳育通识课程之一,《工程实践认知体验》面向全校各专业的本科生,重点培育学生的工程思维、劳动意识和综合素质。在这门课上,同学们可以先后体验包括铁艺制作、钳工冷却、三维打印、激光加工、木器制作、智能小车等多种实训。 任课老师钱俊介绍道,这门课主要面向非工科类专业的同学,希望通过实践向他们传授基础的制造方法与技能。在课上,同学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01

重温质朴匠心

制作“网红”求是锤



制作“求是锤”是这门课程的亮点之一。在浙大,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求是锤”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对于许多工科生而言,这一把小小的榔头承载着温暖的记忆和情怀。而现在,这门通识课程的出现让许多非工科专业的同学也有机会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亲手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求是锤”


“工程实践认知体验”课上同学们制作“求是锤”


来自竺可桢学院2020级图灵班的黄裕国同学介绍道,制作求是锤最大的工作量在锤头的部分,“锤头是黄铜的,我们要把一块原来长方体形状的黄铜削出一个斜面。第一步是用金属的刻刀将尺寸标出来,明确在哪里下刀,大概割到哪里,划完之后夹上虎头钳就可以开始切割了。”


对于许多很少接触机械加工的同学而言,实际操作过程十分考验动手能力。操作手锯和虎头钳时都需要一定的控制力,一不小心便会偏离原本的设计。“切割斜面的时候很难控制,”提到操作时的难度,黄裕国对这一环节记忆犹新,“我刚开始动手就锯歪了,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切割的时候非常不稳,很容易锯歪”“大力出奇迹”,来自医学专业的周若琪同学笑着说。


任课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具体制作流程


大部分同学坦言,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自己从未接触过木工与金工制作。同学们完成从零到一的转变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据悉,课堂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一了解工具,讲解基本的操作步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常常进行手把手教学。 


任课老师手把手教学


“我做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觉得挺困难的,但是老师都很热心,做每个项目时都有很多老师在旁边指导。做拇指琴时我不小心把其中一个耳朵削掉了,非常慌张,最后还是老师帮我粘上去的。”说起这件事,化学专业的王可奕哭笑不得。





同学们制作的拇指琴



02

创意DIY

激光加工实践



在激光加工实践的课堂上,同学们的任务是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制作一个内置LED灯的小灯笼


进行激光加工教室内放着两台激光雕刻打印机,橙色的隔板围成一个小小的空间。在下载一个与设备互联的专用软件之后,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希望打印的任意图片上传,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大小等参数。参数调整完毕,点击屏幕,打印机开始工作,紫色的小光点在相应的材料上按照预定路线移动,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浮现在眼前。


激光打印了许多小表情的灯笼


激光加工实践课程充分满足了同学们对于创造性与个性化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激光雕刻打印机在书上、皮革上、木头上甚至在果皮和蛋糕上打印自己喜欢的名人头像、卡通人物、名人名言等。被同学们一致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上打印了十几个不同的小表情,“笑哭”“摸头”“滑稽”“哭泣”……这是青年人特有的话语方式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激光打印制作的灯笼图案样式


按照设计图纸将制作灯笼所需的部件切割出来只是第一步,更考验技巧和耐心的则是拼装的过程。只见同学们穿着蓝色的工作服,两手拿着需要接合的零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榫卯处,动作始终小心翼翼,避免因太过用力而弄坏了薄薄的木板。“随着灯笼一步步成型,我感觉呼吸也逐渐变得畅快起来。制作结束,点亮LED灯,灯笼内温暖的黄色灯光透过白色的宣纸,仿佛将人拉回到一段旧时光。”



03

玩转课堂

传统与前沿相结合



工程实践课堂上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多数都没有相关制作经验,但是经过尝试,同学们都感到自己收获良多。黄裕国同学说:“我一直对于这样的动手工作比较感兴趣,课程中很多产品融合了工科与艺术。这门课在加强我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我的成就感。”他说,在进行金工制造的过程中,同学分组在一条流水线上合作完成机械臂的组装,由于他选择了最复杂的环节,遇到一些困难,导致工作暂时停滞,遭到了下一工序同学的“疯狂吐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培养了深厚的友谊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在“工程实践认知体验”课上同学们动手组装机器人


在“工程实践认知体验”的课堂上,不仅有传统木工与金工的教学,还融合了较为前沿的制造技术。他们有机会自己动手将舵机等零部件组装成手势识别机器人,并学会设计简单的代码实现小机器人的行走避障等功能;他们能够在智能车间中拆装机械臂,体验现代化快速生产和交付的智能与高效……


在未来,工程训练中心将全面升级为IBE-双创实践基地,基地将立足校内、面向社会,成为学校创意创新创业实践与基础工程教育的重要载体。钱俊老师表示,目前,工程训练中心、IBE-双创实践基地的综合双创空间即将施工完成,完工后将向全校师生开放,同学们将有机会亲自体验机械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将艺术与美学赋能创造,将设计与制造融入生活!


图片来源钱俊老师和本科生院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苏靖宜 孟舒涵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责任编辑:李灵

推荐阅读

1.浙大再现“扫地僧”:246页手绘画册致敬百年党史

2.竺可桢:用一生诠释“求是”精神

3.凝聚走向前列的奋斗力量!任少波书记开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4.全国首例,自主研制!浙大二院成功为病人大脑植入“反导系统”

5.浙大“武林高手”,学业专业双在线,故事很励志

6.这个“马达”,妙哉!浙大最新研究成果登上《细胞》期刊


点个赞和在看,一起体验趣味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