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干劲+真心=?这位“党建先锋奖”得主有自己的答案
1982年,一位来自诸暨的农家小伙考进了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4年后本想毕业回农村建设家乡的他因为表现优异被老师留在了学校工作。
从辅导员干起,36年来他辗转各个岗位,始终不变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党务工作者。这一路走来,翩翩少年渐渐有了华发,也收获了很多荣誉:浙江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所在学院党委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最近,他又荣获了浙江大学“党建先锋奖”。
他就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建明。
今年,农学院有43位学生成为基层选调生,延续了增长好势头。据统计,近五年农学院被录取为定向选调生的毕业生共164人,位列全校前三,学院也连续五年获评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人才培养中,赵建明一直倡导把厚植家国情怀、三农情怀作为学院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农学院做了大量探索。比如,在连续20多年来祭扫农学院校友、于子三烈士墓的基础上,建立了于子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排“学生魂”话剧、组建宣讲团,以丰富形式继承与弘扬以“爱国、理想、担当、奉献”为内核的“新时代子三精神”;为了鼓励学生学农爱农,增强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设了校园农业博览会,到现在为止已经坚持了14年,成为学校最具有院系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一。
“今天的中国是像于子三烈士这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农学院学生乔琳在参观基地后这样说道,“我们要秉承先烈遗志,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跑好我们这一代的接力。”
农学院青年教师占比已接近全院教学科研岗教师的50%,且大部分为国外学术背景,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国情、农情、校情呢?2017年,赵建明倡导创立了“青禾强师培训班”,每年带领青年教师去湄潭等西迁旧址等地,接受求是文脉的熏陶,探寻求是精神的密码。
发展是硬道理。赵建明和党政领导班子一起,把牢船舵,以高站位引领学院双一流建设。“作为党委书记,就是要以身作则带着大家一起干,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几年,农学院将引才育才作为学院的头号工程,引进了一大批立场正、站位高、有追求的农学后备军。赵建明总是冲在引才育才的第一线。
为了引进在棉花遗传学及分子育种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张天真团队,赵建明和学院领导亲自上阵,接连数次到他工作单位面对面沟通,协调解决实验用房等配套条件,最终促成了张天真团队在2017年加盟浙大。至今,团队已在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发表论文2篇,在国际高水平期刊 PNAS、Plant Cell 发表论文2篇,入选2019年度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还荣获了教育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奖一等奖,显著提升了作物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学院也获得了校第四届引才育才组织突出贡献奖。
“赵书记非常务实,凡事亲力亲为,就像是拼命三郎一样一直在奔跑。这股干劲也深深影响了我们整个团队。”在农学院工作多年的袁熙贤老师说。
凡事预则立。赵建明在工作中总是想在先,做在先。2017年,在他的带领下,农学院党委创办了“面向2030农业学科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全国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来为农学院的未来发展问诊把脉。每次的“会诊”中,专家们针对农学院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学院发展贡献了不少真知灼见。
种业是国际农业竞争的战略高地,种业自主创新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赵建明推动学院率先在“作物精准育种研究”方面精准布局,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院。2018年,“首届植物精准育种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450多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在基因组大数据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我国植物精准育种研究和技术转化。正是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浙江大学在2019年发布启动了“创新2030计划”之设计育种计划。
“我希望能带动大家凝心聚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一流意识,”赵建明说,农学院的学科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我们这一代要做好传承的同时,更要叩问、考量现在的工作,未雨绸缪做好规划,“我们要从20年、30年后的农业发展来着眼当下的工作布局。我对未来农学院的发展充满信心!”
文字记者:吴雅兰
图片来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李俊元
责任编辑:周亦颖丨李灵
推荐阅读
3.字典里永远只有“患者”!这位儿科医生,获评“党建先锋奖”
5.打破浙江公共建筑“最深基坑”记录!浙大这一国之重器再登央视
6.用冰做光纤?浙大团队对冰的研究迈出一大步,成果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