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上《自然》封面!新型化学显微镜在浙大问世,像数星星一样观察分子

探索科学世界的 浙江大学 2022-05-14

化学创造着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在这其中每一个单分子起到基本的作用。传统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大量分子参与的反应和变化。著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曾评论过:“我们从来没有用一个单电子、单原子或单分子做过实验。我们假设我们可以在思想实验中实现,但是这会导致非常可笑的后果。”观察、操纵和测量最为微观的单分子化学反应是科学家面临的一个长久科学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浙江大学化学系冯建东研究员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单分子测量方法和仪器,实现多维度的溶液体系单分子物理和化学过程观测、新现象研究和应用建立。近期,其团队发明了一种直接可以对溶液中单分子化学反应进行成像的显微镜技术,并实现了超高时空分辨成像。该技术在化学成像和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允许看到更清晰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图像。





北京时间8月11日,这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董金润和博士后卢禹先;论文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化学系冯建东研究员。

 

浙大团队的研究对象是电致化学发光反应。电致化学发光是利用电极表面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实现发光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荧光成像技术,由于不需要光激发,电致化学发光几乎没有背景,是目前对于灵敏度有着很高要求的体外免疫诊断领域的重要手段,其在成像分析等方向也具有一定价值。目前,电致化学发光存在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一是微弱乃至单分子水平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测量和成像,这对于单分子检测非常重要。其二是在电致化学发光成像领域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超高时空分辨率成像,即超分辨电致化学发光成像,这一点对化学和生物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3年来,冯建东团队致力于这两大难题的研究,通过联用自制的具有皮安水平电流检出能力的电化学测量系统以及宽场超分辨光学显微镜,搭建了一套高效的电致化学发光控制、测量和成像系统。首次实现了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宽场空间成像;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第一次实现了电致化学发光的超分辨成像。这项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技术不需要光激发即可实现单分子超分辨成像,有望影响化学测量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

 

在时空隔离中达到单分子反应测量极限


教科书上的化学反应都是以单分子形式进行概念描述,但传统实验中得到却是大量分子的平均结果。单分子实验是从本质出发解决许多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究方法的质变。这也是化学测量学面临的一个极限挑战。


电致化学发光过程中,为什么难以开展单分子信号的捕捉呢?这主要是因为单分子反应控制难、追踪难、检测难。冯建东介绍:“单分子化学反应伴随的光、电、磁信号变化非常微弱,而且化学反应过程和位置具有随机性,很难控制和追踪。”

 

图1: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时空隔离和随机性。


为此,浙大科研人员搭建了灵敏的探测系统,将电压施加、电流测量、光学成像同步起来,通过时空孤立“捕捉”到了单分子反应后产生的发光信号。“具体从空间上通过不断稀释,控制溶液中的分子浓度实现单分子空间隔离。时间上,通过快速照片采集,最高在1秒内拍摄1300张,消除邻近分子间的相互干扰。”博士生董金润介绍到。


利用这套光电控制和测量平台,浙大科研团队首次实现了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反应的直接宽场成像。“由于不需要光源激发,这一成像的特点在于背景几近于零,这种原位成像将为化学和生物成像领域提供新的视野。”

 

在单分子空间定位中突破光学极限


显微镜是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传统光学显微镜在数百纳米以上的尺度工作,而高分辨电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则可以揭示原子尺度。“在这个标尺中,能够用于原位、动态和溶液体系观测几个纳米到上百纳米这一尺度范围的技术仍然非常有限。”冯建东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光学成像分辨力不足,受到光学衍射极限限制。为此,冯建东团队接着着手从时空孤立的单分子信号实现电致化学发光的超分辨成像。

 

受到荧光超分辨显微镜(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启发,浙大研究者利用通过空间分子反应定位的光学重构方法进行成像。这就好比当人们夜晚抬头看星星时,可以通过星星的“闪烁”将离得很近的两颗星星区分开一样。“化学反应的随机性,通过空间上的发光位置定位,再把每一帧孤立分子反应位置信息叠加起来,构建出化学反应位点的‘星座’。 ”


 图2: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在微纳结构成像上的论证。

 

冯建东说,为了验证这一成像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定位算法的准确性,团队通过微纳加工的方法在电极表面制造了一个条纹图案作为已知成像模板,并对之进行对比成像。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成像后的结果与该结构的电镜成像结果结构上高度吻合,证明了成像方法的可行性。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成像将传统上数百纳米的电致化学发光显微成像空间分辨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24纳米。

 

图3: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固定(死)细胞成像。

 

研究团队进而将该技术应用于生物细胞显微成像,不需要标记细胞结构本身意味着电致化学发光成像对细胞可能是潜在友好的,因为传统使用的标记可能会影响细胞状态。团队进一步以细胞的基质黏附为对象,对其进行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成像,观察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成像结果与荧光超分辨成像可以进行关联成像对比,定量上表现出可以同荧光超分辨显微镜相媲美的空间分辨率,同时该技术避免了激光和细胞标记的使用。

 

图4: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活细胞成像。

 

未来,这项显微技术将作为一项研究工具为化学反应位点可视化、单分子测量、化学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提供新的可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同一期上,《自然》期刊专门邀请了领域专家对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前景进行了亮点评述和报道。

 

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号:2197412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号:LR20B05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校长专项(项目号:2019XZZX003-01)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15-9



文字作者:柯溢能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丽婷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

1.活力无限!他们是浙江大学十佳学生社团

2.浙江大学202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来了!

3.争当一名先进科学家!97岁的他说“以身许农是我一辈子的事!”

4.中国乒乓球队再续辉煌!浙大团队用科技助力
5.青春有你,并肩前行!浙大这个寝室携手逐梦!
6.冲!浙大“飞人”谢震业与队友们跑出小组第一晋级决赛!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团队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