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千份药用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
藏在标本里的历史
浙贝母
1964年3月采集于浙江宁波。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等。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症。
杭白菊
1964年11月采集于杭州桐乡。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
温郁金
1960年5月采集于瑞安马屿。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湿热黄疸等,也可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胸腹水等症。
白术
1960年9月,采集地不详。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麦冬
1962年3月采集于杭州。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等。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浙玄参
1964年9月采集于东阳大盘。传统“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等。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症。
三叶崖爬藤
1972年5月采集于温州泰顺。新“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等。主要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小儿高热惊厥等症。
乌药
1977年7月采集于绍兴新昌。新“浙八味”之一,药用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经寒腹痛等症。
药用植物标本中的传统“浙八味”和新“浙八味”
浙江大学药用植物标本室
可追溯至1920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
百年来
许多药用植物标本相关内容
仍用在如今的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和《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等
课程教学中
库藏中现存最早的标本为1952年6月采集的“楸”,采集于浙江杭州,其皮和叶可治疗痈疽。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课程在杭州西天目山实训
一份标本见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
标本新种绵萆薢记录着药学人钻研的初心
新种绵萆薢,1965年6月采集于乐清雁荡,其根茎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由于种种原因,1985年采自浙江省常山县毛良坞的“正模式标本”不幸遗失)
细看这份标本
密密麻麻贴着不同时期的五份改订评注标签
每一次改订评注
都是科研人员对真知的不断求索
对绵萆薢长达三十年的定名历史的佐证
是药学人对“求是”精神的最好注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
药学系教授奚镜清
和1983级研究生赵维良发现
浙江省的绵萆薢与学术界公认的绵萆薢有不同
经过多年研究
于1987年发表关于绵萆薢新种的报道
当时学界对此认可度不高
因“原种”绵萆薢在国内没有分布
最终奚镜清和赵维良通过国际合作
将采自浙江省境内的绵萆薢和
日本的“原种”绵萆薢
作详细对比参照分析
证实了浙江省内新种绵萆薢的存在
并定名为“绵萆薢”
而此前学界认可的“原种”绵萆薢
则更名为“七裂叶绵萆薢”
此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
新种绵萆薢的分类学地位得到了
国内外中药学界和植物分类学界的公认
库藏中还有一株珍贵的
国家濒危珍稀保护植物象鼻兰标本
这株象鼻兰生于海拔350到900米的
山地林中或林缘树枝上
寻找它的过程
跋山涉水、高空架云梯
正是“空谷觅幽兰”的真实写照
库藏标本中
单兰科一科就约有37属326份标本
其中包含9属11个种的50份标本
为珍贵的国家濒危珍稀保护植物
(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
银杏
1958年7月采集于浙江宁波,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水杉
1960年10月采集于浙江杭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独蒜兰
珙桐
1978年5月采集于四川峨眉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天麻
1986年7月采集于杭州西天目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
1974年4月采集于南京药学院苗圃,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标本的妙用
收藏的标本
不仅记录历史变迁故事
还真实描述浙江省自然植被
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
为省内多方面的信息文化建设
提供了真实详尽的参考资料
如在《浙江植物志》编写过程中
单兰科一科就有浅裂沼兰、大序隔距兰等
8个种的8份蜡叶标本
分别被作为编写的依据样本
这些标本
有的采集于海拔1000米的陡峭高山
有的生长于幽谷林下
有的藏于岩石湿地
真实写照了浙江省自然植被生态环境
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浅裂沼兰
1975年,月份不详,采集于温州泰顺,采集环境林下。
大序隔距兰
1973年5月采集于八都,采集环境不详。
毛瓣玉凤花
毛葶玉凤花
1984年8月采集于杭州临安,采集环境林下。
筒距舌唇兰
1973年5月采集于丽水庞山,采集环境山谷湿地、岩石下湿地。
十字兰
1980年6月采集于衢州开化,采集环境海拔1000米山顶草地。
民生福祉,是枝叶关情
人民健康,是枝叶关情
对药植标本的“一枝一叶”的守护
亦是一代代药学人的枝叶关情
素材来源:浙江大学药学院
文字整理:徐潇 周伊晨 徐娟华 史水洋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徐晨豪
责任编辑:马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