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很世界
编者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在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迈出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坚实步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通讯,全面呈现五年来浙江大学发展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在高远使命引领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浙大,你可以在“云端物理”课上感受来自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材料技术课的实验操作;可以在图书馆的摄影展“遇见”非洲大陆上的沙漠与舞蹈;可以听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畅谈古蛋白质组学在科技考古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可以戴上VR设备“穿越时空”到尼罗河畔的狮身人面像旁……
在世界,你可以登录浙大与哈佛共建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跟随一生志在四方的“千古奇人”徐霞客一起走进巍巍昆仑山;轻点鼠标“一键落座”浙江大学可持续发展全球暑期学校,与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九百多位同学一起讨论极端气候如何影响地球、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能否变成现实……
在浙大,很世界;链接,触手可及。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由浙江大学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致贺信,他指出,中国愿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进一步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与合作,以科学繁荣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为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在浙江大学开幕
近五年,浙江大学党委主动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争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先行者。
一张网,从战略顶层设计出发
全球开放发展战略是浙大建设“五大战略”之一,战略制订实施以来,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分散到整合、从局部到整体、从策略向战略的三大转变。
2018年,浙大发布了全球开放发展战略(Global ZJU: CREATE to Impact),明确了多元文化发展、前沿学术创新、卓越人才培养、全球合作网络、一流队伍建设和强化支撑保障六大方向,该战略荣获首届“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的“年度国际战略奖”。
全球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过去五年,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网络持续优化,多元、立体的海外传播矩阵积极发声,浙大全球影响力和海内外声誉不断提升,在国际高等教育主要评价指标中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合作200余家!
过去五年,浙大与42所全球前50高校、44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新签或续签合作协议。至目前,已与全球200余家高校和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构建了以顶尖大学合作为“峰”,以欧美、亚太、“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交流为“脉”的多维度国际合作网络。实施“世界顶尖大学学科合作计划”,成立了“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健康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平台,推动与顶尖大学之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峰脉相间”,链接五湖四海。并且,过去五年来,浙大开展了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科研实习、寒暑假课程、社会实践、文化交流、国际会议等10余类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注重加强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校院两级开发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600余个,其中联合培养项目近80个,学生海外学习交流达3万余人次,足迹遍布93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伙伴图
合作论文25000余篇!
五年来,浙大学者发表国际合作论文25000余篇,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多个合作伙伴开展了233个获科技部和基金委支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成果硕结。
2021年,浙江大学主办了以“联合国2030议程中的大学担当”为主题的全球大学校长线上论坛,14所世界著名高校校长发表演讲。发布了《全球大学校长关于2030议程的联合声明》,得到哈佛大学等六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61所高校校长的积极响应。在论坛举办之时,学校在海外10余个国家的200余家主流媒体、门户网站以6种语言发布相关报道,触达全球1.5亿人次,此次传播也被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评为2021年度“大学国际传播优秀案例”,并评价“浙江大学全媒体、多渠道展示中国高校的担当”。
2022年8月,首届可持续发展全球暑期学校元宇宙会场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从国际化办学,到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浙大全面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进程中发出中国高校的声音。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浙江大学努力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在线下,奔赴10000多公里外,医疗团队携带呼吸机、核酸检测试剂等医疗和防护物资前往意大利。在线上,积极与全球分享抗疫经验。《中国顶尖大学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等多篇文章,向世界分享在线教学、网上科研、智慧办公等抗疫经验。浙大紧急组织临床多学科团队核心专家成员及医院管理学者编写《新冠肺炎防治手册》,翻译成26种语言向全球发布,为全球其他疫情严重国家提供高效的临床决策支持。
全球近百个合作伙伴祝福浙大125周年校庆之部分高校截图
2022年5月,全球近百个合作伙伴的祝福跨越山海而来,共同庆祝125周年校庆,见证着深厚情谊。英国牛津大学校长Louise Richardson表示:“浙江大学以广阔的国际合作网络著称……从疾病到气候变化,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超越了国界。我相信,当我们携起手来,我们的胜算便增加了一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校长Mark Scott在信中写道:“两校启动了可持续环境联合实验室,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校长Arthur Mol表示:“期待下一个125年里,我们的合作前景更加光明。”……
从顶层设计出发,战略性“编绳织网”,在危机中育新机,与全球同呼吸共命运,浙江大学的全球“朋友圈”正加速扩大,并持续优化。
一盘棋,以高质量赋能深度拓展
“景观设计师如何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之外更敏感地工作,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浙大-哈佛社交媒体与建成环境讲座在同学们火热的点赞中结束,来自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知名设计师与研究学者,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跨学科的思想盛宴。
这样的国际化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已经贯穿在浙大的各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五年来,浙大开展海外教师主导的本科全英文课程立项建设,推进研究生整建制全英文课程建设,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积极参与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线上学生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机会。同时,深入实施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形成“X+外语”和“外语+X”复合型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专业、“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学科硕士点,拓展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渠道,积极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已累计培养“国际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500多名,130多名学生赴各类国际组织实习。
2020年,在全球高校间互访交流受阻的情况下,浙大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通过远程连线方式举行了30场签约、500余场交流,超过一万人次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各类学习交流项目。
国际留学生一起吃饺子
“我的第二故乡浙江浦江有个很厉害的标签,叫‘远古中华第一村’”,来自澳大利亚的浙大校友Tim和来自刚果(金)的浙大留学生Eliel一边走在浦江的稻田埂上,一边正通过浙江卫视的镜头,带着无数的海内外观众一起探索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上山文化”。
2021年,共有来自152个国家的4925名国际学生在校攻读学位,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680人,占学位生总数54.4%。浙大承办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丝绸之路”项目、“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项目等。同时,依托一流学科,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国际学生教育品牌项目,其中,英语授课临床医学本科专业(MBBS)获高度评价,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妇产科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继 “中国学”“中国法”,新增“中国经济”等中国特色英文授课硕士项目;以“读懂中国发展故事,共创全球商业智慧”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与全球领导力硕士项目招收了来自47个国家的100余位国际学生。“感知中国”“梦行浙江”等相关活动接连上线,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校、荣校”的国际人士和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校友。
“梦行浙江”-“我眼中的浙江”外国留学生短视频大赛
国际上首个三维光学拓扑绝缘体在浙大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的合作下研制成功,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导中的传输效率,研究成果登《自然》;PM2.5污染治理中,原来氨气减排比氮氧化物减排更加有效,该结果在浙大与英国生态水文中心学者联合研究中被发现,相关论文登《科学》……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在一次又一次“千山万水”跨越中开出新枝,孕育果实。
浙大以平台、项目等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谋划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前瞻布局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踊跃参与ITER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新增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2家,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任务中提供着有中国特色的“浙大方案”。
同时,浙大一批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等为代表的文科精品学术成果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熠熠生辉,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出“浙大之声”。
布局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盘“旗”,深度赋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引育、文明互鉴等各方各面,浙江大学的全球链接四通八达。
一样板,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标杆
“在我看来,中国的科学正在蓬勃地发展上升,这是一片充满机遇和可能性的肥沃土壤。而且在国外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浙大了。”今年42岁、痴迷于研究蝙蝠的Aaron在两年多前接到浙大国际校区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定来到中国,在海宁开启了新的科研之旅。
Aaron说:“ZJE非常欢迎年轻新鲜的血液,并为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设施和环境。”作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专注于研究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病毒感染和这些病毒引发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而他口中的“ZJE”就是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设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国际校区航拍全景
国际校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这里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等。院士们与学生们共赴田径场来一次“趣味运动会”,共聚书院喝一杯“院长下午茶”,共同探讨科学前沿问题,共同寻找人类面对问题的答案。
全英文授课、小班化研讨、过程性评价……在国际校区,中外名师授课,专业知识实践,主题讨论演讲,名校暑研训练,兼顾中外的质控体系,让学生们接受到融合中西优势、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在“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世界担当”的育人理念指引下,国际校区获得国家奖学金、省府奖学金的学生中党员比例超过50%,90%的毕业生深造专业聚焦“四个面向”。本科生在读期间高水平论文发表率达到28%,12人次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奖项,百余人次在《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或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毕业生质量广为认可,TOP20国际顶尖名校录取率76.9%,海外全奖博士录取率14.4%。
毕业生在国际校区参加UIUC学位授予仪式后庆祝合影
2020年9月,357名录取到康奈尔大学和UIUC的中国学生,因疫情无法赴美,以校际交换生身份在国际校区报到入学;2021年9月,17名爱丁堡大学的研究生与35名ZJE的研究生新生一起开学,他们是爱丁堡大学建校400多年来首批在英国以外培养并授予学位的硕士生和博士生;2022年11月,中国学项目开启了颁授学位10周年后的新篇章。国际校区正在成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擦亮浙江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品牌“金名片”的新高地。
中外学生在书院高桌晚宴畅谈
2019年,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历经十年探索,国际校区深入实践“以我为主、高水平、一对多”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与全球一流高校开展双学位本科、双学位博士、外方单学位硕士等高水平“在地国际化”培养项目,构建具有“红船味”、“浙大味”、“国际味”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与世界一流大学建成2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率先探索了“名校+名城+国际伙伴”的“浙大国际校区”模式,先后被借鉴到国内10余所大学的国际化办学实践。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立足浙江大学国际校区的特色优势……打造国际合作教育促进区域发展的典型样板,发挥教育开放合作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更大示范带作用”。
如何加快汇聚世界顶尖前沿人才,优化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形成“名城名校”共融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浙大样板”正在成为教育改革、国际交流、校城合作的兴奋会聚点。
文字记者:杨金
资料、图片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国际教育学院等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责任编辑:来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