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第一名”们,这样炼成!
学业成绩优异 积极参与竞赛科研经历丰富 热衷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他们都不断向前,勇于突破展现了求是青年应有的模样
今天,让我们走近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李奇修、朱博医、陈诚、孙凇昱、王宜平他们是大家口中的“第一名”也是自己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的缔造者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李奇修
怀物理初心,探未知奥秘
个人介绍
李奇修,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求是科学班)专业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三年学业累计排名与综合排名均保持在专业第一,主修课程平均绩点4.76。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竺可桢学院卓越奖学金、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两项国家级数学建模奖项,七项省级数学、物理学科竞赛等奖项。科研方面,在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方向都进行过相关研究。担任求是物理1901班班长,曾担任《原子物理学》等课程助教。
在得知获得竺奖的消息时,李奇修正在专业分享会上为学弟学妹们普及专业知识,“喜悦之外,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一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帮助周围同学的责任感。”
从小时候梦想成为发明家,到高中参加物理竞赛,再到大学时坚定地选择物理专业,“相处”的时间愈长,李奇修对物理也愈发着迷,兴趣愈浓。“物理告诉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认知,如何形成、如何刻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改造这个世界……”每每谈及物理,李奇修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物理满心的热爱。
竞赛、科研的道路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参加深圳杯数学建模大赛时,时间紧,任务重,团队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几乎每一周都要推翻原先的成果,从头再来……但这一段经历也引领着他学习更深层的知识,结识更优秀的伙伴。科研入门或许充满坎坷,但是他说:“开始科研的时候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东西,先大胆地尝试,然后可以点对点的进行知识补充。”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他向未知处探索。
当被问及优异成绩背后的学习经验时,李奇修说:“我学习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功利性地以成绩为导向。”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他常常会合上书,回忆着写下新知识的逻辑与结构,在心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他喜欢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中寻找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从而修正这些错误……
过去,在踏实奋进中闪耀;未来,他将继续带着对物理的热爱,对科研的热忱,脚踏实地,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朱博医
瞄准关键技术,助力大国重器
个人介绍
朱博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班)专业2019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辅修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近两年学年排名分别为专业第一、第二,累计满绩共34门。在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被本科生院评为学科竞赛特长生。曾主持国创SRTP,并以“优秀”结题。参与国际会议IEEE-NEMS 2022作汇报,发表EI会议论文一篇。主动加入谢金教授课题组、前往微纳加工中心学习,发表SCI期刊论文两篇。此外,还曾两次前往新疆马兰,参与支教活动等。
朱博医本科四年取得的成绩非常亮眼,但他却十分谦虚,“我也曾经历过的挫折与迷茫”。大一时,《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让他倍感吃力。然而随着学习与科研的深入,朱博医逐渐发现,之前学过的许多看似“无用”的课程,在某个时刻总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应该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多去感受通识性的教育,前期注重积累,不需要功利化地去想这门课对我的就业或者保研有什么用。”朱博医说。
事实上,朱博医自己也正是这么做的。本专业的学习之外,他也参加了工程教育高级班。在辅修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机械、控制以及电子等学科深入交叉的可能性。无论是跟着班主任研究微纳加工,还是之后的柔性电子和集成电路领域,他在科研道路上的脚步,因学科交叉逐渐变得更加坚定。
科学与人类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关系?朱博医用自己的实践回答着这一思辨之问。他曾两次前往新疆马兰参加支教,以小老师的身份,带着孩子们完成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马兰是我国核试验历史的重要坐标,也是机械学院校友林俊德院士曾工作的地方,这也让朱博医对于科学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有了新的感悟,“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也会考虑到我做的工作对于国家有什么帮助,或者说,最终的结果能对国家的某些产业或者是某些重要的领域能够产生什么样有益的影响。”
学习与科研之外,朱博医也有着自己的爱好。他学过日语,曾是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外联部的干事;既是个“吃货”,也热衷于骑山地车。目前,朱博医已经成功直博。谈起未来,他说,“不仅要致力于器件级研究,去攻克集成电路等‘卡脖子’技术,更要致力于系统级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研究成果,助力打造大国重器。”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这是朱博医的座右铭。祝愿这样一位不惧疾风、不轻言放弃的求是青年,在广阔的天地里,继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闪亮未来。
陈诚
因兴趣而始,择志趣而成
个人介绍
陈诚,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级本科生,综合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35门课程满绩,辅修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王国松奖学金等奖励荣誉。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13项竞赛奖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0项,除个人赛外均为队长。
“对专业的兴趣是指引我在学习道路上前进的一大动力,同时我又有强烈的探索真理的热情。” 陈诚始终坚信,课程学习应当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渴求和好奇心。比起对成绩的执着,更让陈诚感到充实快乐的是习得新知识的成就感。正是这种踏实求是又恒持好奇的学习习惯,使他取得了主修绩点4.83的好成绩。
在深耕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他也越发被专业所吸引,为之着迷,领会到其丰富的内容与其旺盛的生命力。“我认为选择专业首先还是要看个人兴趣,要综合考量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第二是要把个人选择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因为我觉得这两件事是相互成就的。”
在课业学习之余,陈诚积极参与各种竞赛与科研训练。在陈诚看来,参加竞赛除了自身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探索自己不同方向的潜能。高效完成个人任务、及时跟进和调度团队进程、关注队友心态、振奋团队士气……他一次又一次带领着团队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在给SRTP项目选题时,导师就鼓励陈诚和同组成员们想一个“有趣”的主题:“你们现在还是本科生,现在不妨大胆地放开自己的脑洞,去研究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在导师的建议下,陈诚决定走一条自主选题、且学且行的创新之路。在遇阻、请教、解决的循环里,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他们团队终于通过光伏发电和温差发电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实现了小型移动平台的电能自给。从专利申请,到参与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和国创十五周年创新成果展,成就背后,是团队无数个苦思冥想的夜晚。
“发光发热,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陈诚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人:他曾和学院学生会的同学们一起首推本科生《学习手册》《逐梦手册》,4万余字的点滴整理收获如潮好评;开展“听君E席话”等品牌活动,让千余名同学有所收获;作为学长组负责人迎新,在浙大官微“朋辈学堂”中宣讲,用心回答每一个疑问、每一份迷茫……于他而言,纯粹地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以萤火之光照亮曲折前途,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就是给予生活最好的正向激励。
孙凇昱
怀揣“芯”梦想,走出新天地
个人介绍
孙凇昱,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获大华奖学金等多项荣誉。连续两年排名专业第一,共34门课程取得满绩。在国内外累计发表4篇重要论文,获最佳论文奖一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EI会议论文;以学生一作在CCF-A类国际顶刊发表一篇期刊论文。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特等奖提名等1项国际级奖项与7项国省级奖项。曾任信电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连续三年参与学长组工作,累计进行8场分享。获评五星级志愿者。
谈起自己四年的成绩,孙凇昱认为自己并不是“一帆风顺”,她还记得自己大一时和微积分与英语听力“死磕”的经历,无论是多听、精听英语听力,还是搞懂弄透微积分的课后题,她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打怪升级”之路。之后哪怕是让许多同学惧怕的专业课,也都被她一一拿下。“心态上首先要不畏难,要享受思考和突破的过程,每次都会发现自己多懂了一点,直到最后把整个的课程体系串联起来,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而谈起科研,孙凇昱认为在学习上的经验同样适用。她曾作为负责人,开展SRTP项目“基于近似乘法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模块设计”,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在这次科研经历中,她和小组成员不断尝试提出自己的思路,在参考前人的研究过程中,他们也尝试复现已有的研究方法,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体会着收获新知、探索提升的乐趣。
孙凇昱所在的寝室,也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寝室”,寝室四人全部保研,其中两人直博。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为她的学习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在考试前,四个人会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共同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日常生活中,室友之间遇到苦难也会相互开导鼓励,孙凇昱说,这样的暖心细节,让她想由衷地对室友们说一句“谢谢”。
学习和科研之外,孙凇昱也曾担任学长组成员,多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小朋友们刚刚去走一些路,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希望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他们一些切实的建议。”无论是在思修课堂上做分享,还是线上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学习方面的建议,她总是满怀着热情。
在学业不那么繁忙的时候,孙凇昱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她曾经在杭州东站成功帮助了一位不太会使用电子设备的老人与儿子团聚。从那之后她意识到,自己的帮助切实可以解决别人的困难,温暖身边的人。在服务过程中,她常常被无数志愿者“同事”表现出的热情所激励,这样的正能量鼓舞着她将志愿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未来,孙凇昱立志投身于集成电路领域,为我国半导体芯片事业的发展奋斗终生。她说,“我愿做突破国家科技瓶颈的一颗芯片,愿做挑起国家创新发展重担的责任人”。祝福她可以怀揣自己的“芯”梦想,走得更高、更远。
王宜平
理论实践结合,激发无限可能
个人介绍
王宜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前两年综合累计排名竺可桢学院混合班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卓越奖学金等,也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成绩。曾与斯坦福、罗格斯等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机器学习顶会NeurIPS2023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也曾参与SRTP、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材质采集相关项目等。曾获评五星级志愿者。
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激动兴奋,王宜平在得知自己获评竺奖后,更多的是一种欣慰的平静。在他看来,这是对自己过去所有付出的一种肯定。
兴趣驱动,扎实知识储备。混合班基础,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数学与应用科学——这种需要投入巨大时间和精力的学习模式在旁人看来是一份挑战。但对王宜平来说是兴趣使然。“我不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在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因为对数学很感兴趣,所以我选择辅修数学,学习了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几何等数学类课程来扎实自己的学业基础。”前两年综合累计排名 1/137,前三年综合累计排名2/125,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王宜平认为,以兴趣为推动力开展学习进程,不仅能够学有所得,扎实知识储备,还能得到心态上的正反馈,让自己更加坚定学好这门学科的决心。“只有足够热爱,才会有更多收获,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科内无尽求索,竞赛中沉淀实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和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物理学术竞赛理论和实验比赛的二等奖……一段段不尽相同的竞赛经历,为他综合能力的跃升厚植了沃土。“就拿数学建模比赛来说,我认为打比赛的过程就像做科研的浓缩版。从阅读题目、分析问题到搜索资料、建立模型,最后根据自己的模型写代码跑实验,撰写文章。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科研入门的技能。”每次参加类似的大型比赛都是一场艰辛但热血的旅程,一次次赛前的通宵、一行行繁杂的代码、一个个枯燥的数字。“每次打完我们小组都说这是最后一次打比赛,以后再也不打了,但是下次大家还是会准时到场参加。”至今,他仍能笑着回忆起那些珍贵的参赛经历。
走上科研道路,坚定前进方向。从高中阶段起,王宜平就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浓厚兴趣,“我们可不可以建立一个模型去模仿人类本身?这种想法应该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动机。”在大学的第三学年,王宜平全力投入了机器学习理论的科研领域,并与斯坦福、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机器学习顶会NeurIPS2023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并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罗格斯大学进行远程暑研,预计会有论文投稿机器学习顶会ICML2023。机器学习理论是一个很新的领域,未来值得探索开发的空间非常广阔。这对于王宜平来说是很幸运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现在就相当于把未来的发展大趋势与自己的兴趣结合在一起了。”而对于那些也想尝试走科研道路的学弟学妹,王宜平表示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多去了解尽早入门,多花时间多多尝试。本科阶段的试错成本低,大可以慢慢尝试、探索,一个个排除潜在可能的选项,最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竞赛科研两手抓,王宜平寻找到了令自己舒适的学习状态。未来绝非坦途,但所有付出已为他铺设好一条星辰之路。
热爱从兴趣开始
志向从热爱中来
不惧困难,坚守初心
怀揣梦想,心系家国
向前吧,少年!
未来正在你们面前徐徐展开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吴逸飞 赵依萍 马佳乐 朱铭一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郭航宇
责任编辑:马宇丹 | 周亦颖
3.国宝重光 赓续文脉——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悟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