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引你入门!
13个战略性课题,直面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议题;
近20000份问卷面向学生发放,全面了解学生成长所需的师资保障、平台供给情况;
近700个调研题目,系统回答贯通培养、科教协同等师生关心关切的重大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
……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和平台科研育人作用,强化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多元助推学生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拔尖人才培养战略使命,以扎实成效回应时代的“钱学森之问”,不断激发学生探索高深学问和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看到‘启真问学’平台允许跨学科学习,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化工专业的本科学生麻思思对数学很感兴趣,通过浙江大学的“启真问学”创新平台机会,开始数学领域知识的学习。她的问学导师,数学科学学院的林智老师,为她尝试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指导,让她系统学到了很多关于科学方法、数据分析和算法设计的知识。现在的她已经开始正式辅修数学应用,未来研究生打算学习数学相关专业。
“这个平台,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魅力和挑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和探索的目标。我非常感激我的问学导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学习和科研上的建议。”麻思思说。
“启真问学”创新平台第一期,来自12个院系的27位青年导师与85位学员结成“问学师徒”,80%以上的“师徒”都是跨院系跨学科关系。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在“启真问学”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多次强调,大学是一个充满机会、富有宝藏的地方。学校正在出现一批正走在世界前列的教授,我们要帮助学生打开宝库,与教授零距离接触,让他们葆有学术志趣,敢于探索无人区,始终怀有好奇心、批判力和想象力,努力追求卓越、成长成才。
面对本科生学习成长中科研训练和学术实践有待加强的问题,“启真问学”创新平台,让专业院系青年学者成为有志进一步进行科研训练的本科生的创新导师,导师手把手教、学生面对面学,为更多本科生提供机会加入高水平师资团队开展学术训练。
成果的产出,离不开平台各项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一期“启真问学”创新平台在摸索中创立了“问学小组”运行模式,激活师生两个主体,通过包括“组会制”“帮带制”“课题制”等模式开展走进实验室活动50余次、导学交流活动60余场。
“从去年12月初起,导师就开始带领我们阅读科研文献,参与实验室组会,并在高年级研究生带领下开展科研活动。”学员何奕辰说:“我们已经组队申请到了校级SRTP项目,这是我们在大学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感谢我的问学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王智烨教授的悉心指导。”
全链条资源打通,也为创新育人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和“练兵场”。“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启真问学’专项项目”经费将用于支持25个科研训练项目,“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三全育人平台(ETA)系统-“启真问学”创新平台模块等硬件平台开发完成并投入测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综合创新实训基地即将开始招募工作,全国重点实验室“领航人才培养计划”即将启航,竺可桢学院“教授学术小组”第二期接续启程……
范修林导师组参观实验室
在对第一期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导师交流座谈会、师生交流会,以了解师生对平台建立和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不断优化升级。第二期的“启真问学”进一步扩大范围,完善机制,增加资源保障,吸引了理工农医学科各大类本科生参与,新一批的 “问学师徒”又将启程。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为了让有志于成为未来战略科学家的本科生尽早融入科研训练环境,学校推出“青青计划”,通过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青年战略科学家培养平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形成“思想引领—灵感激发—探索研究—科创实践”全链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二元主体的良性互动。
“启动仪式上导师们的学术脱口秀,让我对这一豪华导师团充满了期待。师生们在思想引领、科学素养、专业研究等方面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这点非常吸引我。”2019级竺可桢学院混合班(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朱科祺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收获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沉淀与提升。
“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不同的视角和眼光追寻探索科学的前沿。”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拔尖人才培养,在他看来,“青青计划”为师生相互对话、共同科研、合力攻关提供了更多可能。依托该平台,师生们可以共同传创科学家精神,共同登攀科技创新高峰,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在“青青计划·青科班”青年战略科学家培养平台,由拔尖科研人才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高层次先进青年教师代表组成的导师团履历十分亮眼:他们平均年龄为37岁,或是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们或深耕基础研究,或弄潮学科交叉,并与世界顶级高校和课题组保持密切合作。他们将通过1-2年的跟班培养,带领高年级本科生登堂入室,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一站式完成“二三四课堂”,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34岁的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江文帅,是导师团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青年学生成长:通过分享自己的学术经验和见解,指导他们在科研领域的成长,激发学员们的学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建立全球化视野,从而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创新人才。
“更早地让本科生进入科研训练,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对科研的志趣,相当于本硕博打通培养。我们青年教师虽然阅历有限,但有着科研一线的创新思维和实战能力,并且与青年学生年龄相近,更加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榜样的力量。”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吴丹说。
高定位、高年级学生参与、多学科交叉,“青青计划”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高层次人才汇聚优势、重大科研平台优势,持续拓展科研实践的时空范围,通过邀请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产业链、走进大工程、走向国际化,鼓励学生开展有组织科研,鼓励优秀研究成果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青年学生在“青青计划·蒲公英”科创育人平台展示前沿实践成果
“对于本科生的科研引航,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和志向。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将在了解每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的基础上,为他们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根据他们自身对科研的感悟和节奏,循序激进地融入科研过程。”吴丹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以前我担心科研时间的投入会影响专业学习,现在我感受到两者是互融互促的。”得益于竺可桢学院“教授学术小组”计划,数学(求是科学班)专业的汤林立收获颇丰。在加入了孙文光教授小组之后,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
“教授学术小组”是一项对竺院专业导师制优化升级的计划。它邀请“顶尖、相对年轻和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优秀教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与不超过5名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开展长周期、个性化的导学培养,力求让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为推进精准导学结对,学院依托“竺涯共语”师生交流平台与玉湖学园“一站式”社区育人空间,主动为科学家与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多频次的常态化交流机会,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28场师生见面会,覆盖学生逾1500人次,鼓励学生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先生、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提升眼界、引领未来。
作为首期导师的第5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求是讲席教授张国捷,更是设计了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质疑思辨能力的多种训练模式,主张导师和学生应共同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主动思考、敢于执行。
校党委书记任少波在第一期“教授学术小组”见面会上就同师生们说:“当前学校正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推进使命感激发、贯通性培养、多元化助推、全方位激活、优先级保障等各项工作,以实现学有所引、学有所专、学有所进、学有所乐、学有所助。”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教融合为核心,学校持续激发拔尖学生对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领域的科研志趣,辅以贯通培养路径进行生涯指导,更加系统地、协同地驱散迷茫,凝望未来。
竺可桢学院学生在李正龙教授课题组开展科研活动
在竺可桢学院,原先的神农班已升级为新农科实验班(本博贯通)培养特色班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日益优化,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转段工作在统筹推进,学院研究制定《竺可桢学院本博贯通培养项目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考核内容与过程管理,更多混合班、人社班、图灵班、求是科学班学生进入“3+1+X”的本博贯通培养。此外,学院与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植物抗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共建科研实训基地,激励学生依托重点实验室主动提出具有深度的研究课题,并将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作为第一课堂创新学分纳入培养方案,将参加科研实践、赴重点领域社会实践分别纳入第二、三课堂学分必修环节,减少学生“无效学习”和“内卷化”现象,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项目……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迫切需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卓越人才引领全人类迈向星辰大海,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远的追求,以舍我其谁的气魄肩负起重任。”校长杜江峰这样寄语同学们。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正在引领浪潮的
是已成才的战略科学家
各类高层次人才
及青年教师们
未来引领浪潮的
是即将成才的莘莘学子
浙江大学正在不断努力探索
如何将学术前沿发展动向
创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关键技术
融入育人教学过程中
持续培养造就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
和批判思维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成就学生高质量的全面发展
文字记者:周亦颖 杨金 周伊晨 林威
图片来源于受访单位
今日编辑:周亦颖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赵依萍 韩鸣筝
责任编辑:马宇丹 | 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