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来一场艺术小旅行
与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一起去校外专业剧院看一场精彩演出听专业领域老师娓娓讲述剧作背后的故事这样的艺术之旅你心动了么新的学期浙大“艺术小旅行”也要重新出发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旅行实感:亲触艺术之美
“艺术小旅行”由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联合第三方剧院承办,致力于为更多浙江大学的同学提供无偿的校外“艺术之旅”。这个备受学生喜爱的美育品牌活动,现场体验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
台上,受红军战士感染而参军的新兵琼花,认真投入到紧张的操练之中。她身着军装,在身后战士们鼓励的目光中舞动长刀,动作灵活有力,双眸中充满坚毅与新生般的喜悦。台下,观众们合着有力的军乐鼓点整齐划一地鼓掌,眼眶湿润,群情振奋,为琼花的脱胎换骨而欣慰……
这是2023春夏学期“艺术小旅行”的最后一场活动。6月13日晚,82名浙大学子在带队老师的陪伴下走进杭州运河大剧院,和现场其他观众一起欣赏由中央芭蕾舞团带来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演出现场,同学们的心神被演员高水平的展演吸引着,被一波三折的剧情牵动着。每一幕舞剧的间隙,都掌声雷动;演员谢幕时的欢呼声更是经久不息。中场休息与演出散场后,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所观所感,或是陷入沉思与回味……
“周恩来总理曾在观看完中央芭蕾舞团演绎的《巴黎圣母院》后,提出应当创作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经过刻苦的打磨,集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红色娘子军》诞生了。”为了让同学们对这部芭蕾舞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期活动的带队老师,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教师朱月,在前往剧院的大巴车上科普了《红色娘子军》的背景。同时,作为舞蹈专业老师,她还为同学们介绍了《红色娘子军》中独创性融入的中式舞蹈语汇,如中国武术、民族民间舞、戏曲等。“希望同学们观看舞剧的过程中,体会创作者的初心,继承跨时代的精神。”朱月说。
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纷纷分享起自己的心得感悟。建筑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张鸿乾表示自己为《红色娘子军》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深深动容:“第二幕的群舞既生动展现了海南岛的风土人情,也形象刻画了红军和群众之间的情深意重;第五幕过场中,舞者接连从台上跳跃而过,极具张力地展现了前赴后继的精神……”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生段诗昊则结合课堂所学,从戏剧性、音乐性角度分享道:“《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以及《国际歌》旋律响起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致敬老一辈艺术家!”
杭州运河大剧院前合影
旅行背后:打造美育初心
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沉浸式体验连线千年静与动的大宋美学;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了解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李白烈士;在芭蕾舞剧《奥涅金》中体会足尖上的戏剧如何魅力再现文学经典;在话剧《白鹿原》中感受横跨五十多个春夏秋冬、关于几代人的牵绊纠缠……在过去的一个学年,学校举办了9次艺术小旅行活动,涵盖音乐会、舞剧、音乐剧、话剧、展览等多个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让同学们与艺术展开一段段美妙的邂逅。
作为一档明星活动,艺术小旅行收获了同学们源源不断的热情参与,大家也通过系列活动拓展眼界、提升修养、分享快乐。“我对舞剧非常感兴趣,但以往接触的基本以中国古典舞和现代舞剧居多,《奥涅金》这一期艺术小旅行,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芭蕾舞剧。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也开启了我对芭蕾舞的兴趣,活动之后我特地去了解了芭蕾相关的知识”。光华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马家瑛说。对于教育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玥来说,细腻并且高质量的演出带给她一种直接的追求美的方式,让她倍感幸运,“很幸运能抓住体验机会,希望小旅行越办越好。”
“从了解艺术作品、制作预告推文,到报名结束后联系同学、核对信息,再到活动当天提供指引、后勤支撑,我们力图组织好每一场活动。虽然中间绕了一些弯路、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但看到同学们专注享受的眼神,感觉一切都值得了!”学生工作人员光华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冒奇言说,“也是因为这份工作,作为艺术‘小白’的自己也有了一次次接触经典的机会,可能之后自己也会慢慢爱上艺术!”
艺术小旅行致力于搭建浙大校园与艺术场馆之间的桥梁,让浙大学子能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有机会与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深入现场,沐浴艺术之美。而担任“艺术导游”的带队老师除了在途中向同学们传播艺术知识,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分享观演感受,甚至在演出中场休息或结束后带领大家走进后台近距离与校外高水平艺术家交流、合影留念,进一步丰富了观演活动的内涵。
《白鹿原》观后集体合影
“未来,我们计划多加强此类‘沉浸式’艺术体验活动的美育功能宣传,争取更多、更好的资源来支持学生第二、三课堂的实际需求,打造覆盖面更强的育人环境。”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副主任周怡如说。
统筹策划:马宇丹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王雨萌 | 韦柳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韦柳伶
责任编辑:马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