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人入胜!舞剧《赵氏孤儿》首进浙大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3-12-22



“人生之途,愿明灯永伴心间”

当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艺术之旅

在大屏幕上的字幕下宣告结束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小剧场的师生们掌声雷动

本次浙江大学“大学之声”高水平艺术展演系列

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进校

带来舞剧《赵氏孤儿》

连演两场,座无虚席



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们

将自己融入舞蹈

在无言中

把观众带回“忠、孝、信、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






一场引人入胜的大戏


舞剧《赵氏孤儿》围绕着程婴救孤展开,通过赵氏孤儿的命运发展,展现出程婴、屠岸贾等一群人的关系脉络,彰显以程婴为首的救孤壮士大忠大义、舍生取义、不屈不挠、敢于献身的精神,它以曲折悲凉的故事结构、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饱含深意的人性刻画、极具张力的舞段呈现、凝练简洁的符号意象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却又别开生面的经典故事,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孝、信、义”的核心价值。



《赵氏孤儿》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救孤、献子的程婴,两场演出里,两位程婴的演员杨思宇与魏伸洋共同向观众展现了一个鲜活的程婴形象。无论是赵家托孤后内心的挣扎、孩子夭折妻子自尽的痛苦,还是携子投奔仇人的悲怆、被孤儿忽视的失落,这个仅在几束灯光下舞蹈的身影,就已经刻进在场所有观众的心里。庄姬和程婴妻两位女性角色一个托孤、一个失独,用鲜血为这场悲壮的大戏渲染了浓厚的悲情色彩,而每当孩子出现时,那若隐若现地铃铛声反复扣动观众的心弦。



舞台上采用了主要的三种颜色:黑色、红色和白色,诠释了全剧的气质和脉络——满载着压迫感和悠远感的黑色、血腥的复仇、纯净和象征死亡的纯白。音乐时而悲壮、时而轻快;舞美精彩,展现古典古韵,共同塑造了这出气势恢宏、又充满柔软的悲剧。



我本身在选择题材的时候,特别喜欢能够表达一些人性的,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思考空间的,有哲学的思考在里边的题材,其实这样的题材并不多,所以我选择了《赵氏孤儿》。”导演李世博说。



为了适应浙大的舞台特点,这两场《赵氏孤儿》特地进行了很多改变,成为了面向浙大师生“独一无二”的版本。导演李世博介绍道:“比如说在下半场,盛世女子舞段结束后,原来我们屠岸贾是从舞台的深处走出来,为了弥补损失的舞台上的一些效果,我们让演员滚动到舞台中之后,让他们用身体围绕着屠岸贾堆叠出一种‘尸堆’的感觉,这样的话才会有一种很残暴、像梦魔一样一直萦绕在程婴的梦中的感觉。”


一次发人深省的转译


“跨越千年的故事文本,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和情感代沟,作为当代舞剧创作者,我们有这个责任去将这些古典的、经典的文化做好当代转译。”


为了让浙大师生更好地走进《赵氏孤儿》,10月18日,导演李世博受邀与17号全体主演一同来到管理学院金色大厅,在这里与同学们分享舞剧创作演绎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在编导舞剧的过程中,如何让做好情感的转译、用肢体来把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成为创作最大的瓶颈。在“庄姬托孤”这一幕中,演员需要跪在赵家人的“血泊”之中哀求着往前走,但这“哀求”又不能是简单的一句“求你了”,它更是包含着失去亲人爱人的悲伤、送走刚出生孩子的不舍、保全赵氏血脉的坚定等复杂的情感。



这个时候就需要感性,需要去体会。这种体会是一种敏感,就像听到悲伤的事情,我会马上流泪。”导演李世博介绍道,“只有具备了感性的能力,才能把历史资料上一段简单的文字发展成一个有血肉的、有情节的、有矛盾点的故事。”


而这样的“感性”也会让演员们在演绎过程中忘掉自我,完全代入进角色之中。程婴夫妇的扮演者杨思宇、徐柘在分享演出感受时不约而同地提到,在“献孤”这一幕中,看着襁褓中的儿子被残忍地摔死时,身体会不自觉地产生生理反应。“在舞剧中用了红纱这一意象来代表孩子,每次演到这里、看到散落一地的红纱时,我的身体就会不经意间颤抖,甚至有时候会流鼻涕、流口水。”



庄姬的扮演者田呈扉在每一场结束时,也会有一种出不来戏、喘不上气的感觉。“作为一个‘跪着走完全程’的角色,庄姬在这个舞剧中的篇幅并不多,它只是这部剧的一个引子,但是真正投入进去,去经历‘灭门’、托孤这一系列事情后,会感到非常心累。”



也正如导演李世博在分享时所讲,“感性可以跨时空连接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心,也鼓舞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胆气。”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在保证把故事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做的丰满细腻、符合人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让那个时代的故事和那个时代中国人的信仰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传递到今天。而在把人性做细腻、做丰富之后,每个人都会被不同的点所打动。”李世博说。


舞剧谢幕,同学们的内心却依然澎湃。蓝田学园本科生付旭东说,他从剧中的冲突和对抗中思考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以及人性的奉献,并获得了启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张以琳则表示,舞台剧演员的共情感受,让其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思考方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领悟到艺术的本质就是共情。



一次双向奔赴的盛宴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团长杨奕受访


这不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第一次进浙大,早在2014年,经由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委派,中国歌剧舞剧院就曾将大型原创舞剧《孔子》带入浙大校园。而这一次,在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的邀请下,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团长杨奕带着舞剧《赵氏孤儿》加入第十一届艺术季“大学之声”高水平艺术展演系列


“大学之声”高水平艺术展演系列是浙江大学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将校内外高水平艺术展演搬上浙大舞台之外,艺术季还包含艺术小旅行、艺术大讲堂等多种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




来自求是学院的蒋林珂同学在观演后分享道:“艺术不仅仅是表演和观赏的娱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共鸣,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怀。



这与导演李世博创作的理念极为默契:“我觉得每一个人心里的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剧里每一个人都具有复杂的人性。其实这一个半小时里面我们没有办法给观众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能带给大家一个思考或者是一个缩影。大家能通过它去思考,可以有自己的一些感受。



周佳同学在观演后分享道:“艺术欣赏需要培养,需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判断力,了解什么是美的体验。而艺术人生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一次旅行,一次演出,一次舞蹈就能让人切身感受到艺术,但只有不断地积累,以知识作基,以感性作舟,人生便可以是热烈而精彩的。”


人生之途,愿明灯永伴心间”



统筹:周亦颖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彭静怡 陈永楠

摄影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部分图片来源于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视频摄制: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何梓轩 徐千惠|杨萝萝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周亦颖

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

1.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何能持久有效?浙大研究成果再登《自然》
2.有趣!他是经济学“快乐男神”
3.向着目标冲!谢震业把亚运夺冠战袍送给浙大
4.十年耕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浙大作为
5.听!如果浙大的秋天有声音……
6.引起心理极度舒适!盘点那些体验过才懂的“浙一刻”


点个赞和在看,一起感受艺术之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