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猜,“微信”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3-12-22


“所谓‘微信’就是“微薄的礼物”

李白名篇《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能是“臆改”的结果?

《老子》书中的《道经》和《德经》

到底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求是大讲堂》通识课程第二课

《走进写本文献的世界》的讲课现场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涌泉

与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青年学子一起

细数写本的流传历史

详谈写本背后的故事

感受千年间笔墨在纸上宣写的熠熠流光







写本:蕴藏千年的文化密码


“古代文献的传播有四个阶段,写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什么是写本?简单讲就是写在纸上的古籍或者文字资料。”面对台下一张张好奇求知的年轻面孔,张涌泉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瑰丽悠久的写本文化。



从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开始,书籍的流传便从简帛时期迈向写本时期。从东汉到北宋,写本的流通约1100年;从东晋到五代约700年时间,正是写本盛行的时代。


如在墓葬中发现的吐鲁番文书主要记载了魏晋到唐代的纸本文献;敦煌文献是唐代前后的“百科全书”,记录的内容几乎涉及中国古代所有学科;黑水城文献中有许多珍贵的西夏文和汉文文献,是研究西夏王朝的珍贵资料……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二残卷


张涌泉谈到,写本之珍贵,恰恰是在于“写本文献中既有传世古籍较早的抄本,也有大批世无传本的佚典。不少以往仅在书目或传说中有记载的古书在写本文献中都找到了传本因此,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赞敦煌写本或明清档案写本其中之一就“足当孔壁、汲冢所出”两大发现。



 在写本的世界里,有诗词歌赋彰显古代汉语之美,也有柴米油盐记录百姓生活。张涌泉曾作为主编之一,共同参与《兰溪鱼鳞图册合集》的整理出版。这250册的煌煌巨制,保留了大量的印章、贴条、批注,为古代土地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极佳的样本,也为国家构建地方秩序以及地权、赋役、水利、宗族、基层组织、地方治理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且可靠的新史料,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同治兰溪县八坊冈字鱼鳞图册


“写本文献是研究‘民史’的第一手资料,它们是原生态的,没有经过改造的。”张涌泉说,通过对写本的研究,让民众成为历史的主体,成为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主角。


听到这里,求是学院丹青学园2023级本科新生范书仪感触颇深:“我很喜欢讲座中对于‘写本文献是研究百姓生活第一手资料’这部分内容,这让我觉得历史研究关注到了更多接地气的部分。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希望有机会参与更深的学习,了解它更多的应用价值。”






解读:探寻中华文化之源


“写本文献承前启后,在中华文明传承里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谈到写本文献的价值,张涌泉教授则是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如数家珍般向同学们娓娓道来。



“《老子》书中的两部分,究竟是哪部分在前呢?”“一定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面对张涌泉的提问,在场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否则为何《老子》又名《道德经》呢?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第131-151行


“从今本看,你们的回答是对的。但事实上,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郭店楚简本中,均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基本不分章。”张涌泉幽默一笑,并进一步解释:事实上,敦煌写本《老子》凡76号,多按《道经》《德经》的顺序分篇。通过敦煌写本,古本《老子》和今本《老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两者顺序被“掉包”的问题被顺利破解。


“清末以来写本文献的大发现,为我们追寻刻本的源头,弥补‘依托难明’的学术的缺失创造了条件。”张涌泉说。


此外,写本文献也能为大批近代汉字和疑难字词的溯源提供帮助。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将进酒》,其中脍炙人口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却并不符合李白的创作习惯——在转韵时讲究“逗韵”的技巧,即转韵时第一句的末字先押新转入的韵脚,以迎接下一段的新韵。


伯2567号《唐人选唐诗》


敦煌写本伯2544号、伯2567号、斯2049号都有李白的这首诗,此句作“天生吾徒有俊才”,“才”与下文“来”“杯”押韵。“由此可见,敦煌本合于李白诗歌换韵的特点,应该是其原貌,而今本则可能是后来的‘好事者’臆改的结果。”张涌泉笑着解释道:“正是依赖于敦煌本的发现,我们才得以了解其讹变轨迹,否则日读‘误书’而不知,很难发现其中的隐秘。”


       汉字“國”字作“国”,也是同理。敦煌写本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用例。“國”六朝会意俗字作“囯”。由于手写文字有喜欢增加点画的习惯,于是“囯”又有人加点写作“国”,敦煌写本中就有不少例子。日本近代汉字用“国”,极有可能是唐宋时由中国传过去,不过是承袭了中国汉字的俗书罢了。还有敦煌写本里常见的“微信”,其含义是指微薄的礼物,与如今指社交软件大相径庭。


斯4571号《维摩诘经讲经文》


“写本文献听起来可能有些枯燥,但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有趣毫不乏味,特别是对繁体字‘国’字的溯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希望学校推出更多类似课程!”2021级管理学院研究生唐静说。






创新:写本研究在浙大


“本科阶段,我的古代汉语成绩位列年级第一,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加上郭在贻老师对我的启发和影响,我慢慢走上了写本文献的研究。”从曾经的青春少年到如今的学术大家,变的是青丝白发,不变的是数十年来对学术无止境的热爱。


“写本学在全世界是比较热的学术话题,但写本研究,特别是敦煌文献的研究,在浙江大学可谓独树一帜。”从2010年开始,张涌泉和团队就开始对浩如烟海的敦煌文献进行缀合整理,并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在文献整理科技化、电脑化、数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工智能辅助自动缀合成果《摩诃僧祇律》(局部)


今年8月,张涌泉和计算机学院吴飞教授所在团队合作的交叉学科成果论文《Reconnecting the Broken Civilization: Patchwork Integration of Fragments from Ancient Manuscripts》(中文名称《重新拼接断裂的文明:古代写本残片的智能缀合》),被ACM国际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录用。文章中展示了AI技术在敦煌残卷文本特征提取、文本比对确定、轮廓特征筛选和残卷自动化缀合中的应用,为世界各地写本修复和研究提供宝贵经验和方法论,在“AI+文献学”和“AI+考古学”等领域具有开创意义。


基于特征学习和组合优化的敦煌残卷缀合流程图


目前,张涌泉还在组织编撰《写本文献学》的本科生教材,希望能把写本学建成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我们还想再建一个中华写本文献馆,把浙江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古代写本资料中心、保护中心、整理中心、研究中心。”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文字记者:周亦颖 何心怡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丛祎

金句整理:周亦颖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丛祎

图片及视频来源于本科生院

今日编辑:何心怡

责任编辑:何心怡


推荐阅读

1.我们用人工智能做了一块专属丝巾!

2.浙大人的“早C晚A”!

3.拿到执业医师证后第一次救人!小涛,谢谢你!

4.2024研考网上确认将启!具体流程和问答看这里

5.校党委书记任少波率队访问美国与加拿大

6.守护浙大,他坚持了三十余年!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