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一起写一首诗
从纸页的平面
为了让诗歌阅读成为一次带有自我辨认意味的展呈浙江大学文学院张逸旻老师在《世界名诗导读》课程结束后特别策划展览——“触角与切面”
20余件精巧的展品在主图二楼错落陈列它们实现了诗文的循环与流通也让公共空间重新变为诗歌的阅读之所
我们常说,诗歌是心灵的语言。每个人对诗歌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它可能是繁忙生活中的乌托邦,也可能带来陌生、渺远甚至难以亲近的感受。
“生活不能没有诗歌”是人们心照不宣的答案,但又时常惊觉,我们“似乎很久没有读诗了”。
张逸旻的课件
你爱读诗吗?“孤独的流云”“严酷的北、下沉的西”“花园”和“果实成熟的秋”……在浙大,有这样一门全校通识课,为来自文、理、医、工等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了进入诗歌领地的指南。师生不仅共读莎士比亚、华兹华斯、弗罗斯特、叶芝、鲍勃·迪伦等英语诗人近三十首趣味各异的作品,而且还运用各种跨媒介的方式让“读诗”成为全新的体验。
在这里,诗歌是灵动,可听和可感的——这就是浙江大学文学院张逸旻老师执教的《世界名诗导读》课程。
张逸旻在上课
在导读课上,诗歌是一种跨媒介的全新体验。不止蹁跹于纸面,诗可以发生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何为”,张逸旻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课程的最后一个单元——“诗歌的触角”。她不仅提供了一系列诗歌与其他艺术(如视觉、声音、表演、装置)的跨媒介示范,而且诚挚地邀请同学们挑选一首在课程中曾深受打动的诗作,并把自己对这首诗的解读,落地为一件可感可触、可供分享与共情的视听装置,以更具个人化的赏听和更具切身性的介入,来呈现自己读诗的所感所获。
张逸旻的课件
生态学(强基计划)2022级本科生田承尚分享道:“在课程中,我发觉诗歌不止美在内容,还有分行、措辞、声音的诸多角度……再到诗摇滚、诗装置,我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毫无媒介阻缚、感官互融的空前维度里审视诗歌,她是如此灿烂,美得令人动容。”
田承尚参加结课展的作品
为了帮助大家的展品更好地落地,张逸旻特意邀请了视觉设计师来到课内开展讲座,既分享诗歌的跨媒介再创作案例,也与同学们交流“如何以诗歌的方式重构日常”的种种思路。
从私密的喁喁低语到公众的展陈亮相,从纸页的平面跃向具身的空间,从线性的视觉阅读到触觉、听觉乃至味觉的五感开放体验——这是同学们创意的起舞,也是诗歌的一次突围。
信息与电子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023级本科生陈奕好的作品取材于课上所读的,美国诗人卡明斯(e.e.cummings)的具象诗。“诗歌不只是阅读或者平面的艺术”,陈奕好用焊锡丝搭建字体主体,将“树叶的飘落”设计为文字随着环形线绕下,这样就能从正面观察到一个视角:a leaf falls。陈奕好分享道:“或许这能为解答‘诗歌何为’提供一个侧面——诗歌并非艺术专属,它可以和生活、科学各个方面融合……”
陈奕好参加结课展的作品
诗歌是一种智力的、美学的享受。张逸旻说,“语言的光谱极为广阔,诗歌以其精巧的质地为我们打开了感知的褶皱”。在十六周的时间里,她带领同学们从识别诗歌的体例元素(包括韵法、分行、措辞、句法、节律、意象等)开始,以平日的生活、学习和情感为主题落点,通过诗歌所触动的视听感官进行跨媒介延展,领略诗歌名作的流世魅力。
张逸旻的课件
为了更好地感受诗歌,在《世界名诗导读》的课堂上,不仅诗歌的文本需要被提前打印,同学们能直接用指尖触碰那些富含脉搏与生机的字符,而且同学们需要阅读诗歌的英语原文。虽然相较于直接阅读中文译本,全英的文本为阅读增加了一层“障碍”,但同时,原文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亲密无间”,更能彰显诗歌本身的语言质地与魅力。
张逸旻的课件
“张逸旻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鼓励我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无论是浅显的、直接的、不着边际的,还是细腻的、深邃的、突发奇想的,张老师都会耐心地倾听,大家的讨论也总会让我耳目一新,发现原来同样年龄段的个体原来也能有这么多不同的思维,我想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生物科学(求是科学班)2022级本科生金凌霞如是说。
的确,张逸旻认为诗歌是一种很开放的文本,在同等长度的文本之内,诗歌的密度、完成度都远非其他文学体式所能企及,因而,她鼓励各种观点的讨论。而面对学生有关“误读诗歌”的焦虑,她则表示:“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时候,一些所谓的‘误读’也可能是极具启发性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薛晓慧已多次选修张逸旻执教的课程,在谈及诗歌之美时,她说:“我倾向于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共情,而张老师带领我们细读的几首诗恰恰都很能在情感上给予我一种联结之感、唤醒了我的一部分知觉。”
相较于直接给出一个确定的解读,张逸旻的诗歌课更注重的是锻炼读诗的能力、提升阅读诗歌的素养和带来读诗的乐趣,从而培养日常生活中与诗歌的亲密关系。
汉语言文学2021级本科生武婧涵分享道:“大三无暇读长篇,每次跟着逸旻老师读诗就像是浮出水面迅速吸了一大口氧气。一首首细读,读诗的肌理、诗的情绪,其中的妙处真是难以言明的。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在于什么是诗、怎么读诗,更让我相信:只要去读,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契合的诗。”
《世界名诗导读》的课堂是一把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诗歌世界的大门,进而走向诗歌翻译、诗歌创作等无限广阔的延伸地带。回顾最初与诗歌的相遇,来自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2020级本科生杨千莹写道:“张老师的课程让我每周都能短暂地逃离焦虑的生活,敞开,让一个个音节撞击我暴露的脆弱。在张老师的鼓励下,我不断尝试展示内心的想法,吐露从前怯于公开的私人化文本解读。”
“《世界名诗导读》课程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之旅。每一首诗篇如同一扇窗,透过它们我得以窥见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里那些最真挚、最深邃的情感与思想。”智能财务2023级本科生蒋依雯细腻地以课堂为媒介,回顾了她与诗歌的相遇。
从莎士比亚的智慧与爱情,到洛厄尔对生活细腻瞬间的捕捉;从约翰·多恩的复杂隐喻和深邃哲理,再到奥哈拉对现代都市繁忙生活的生动描绘,每一位诗人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视角,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审美世界。在诗人的文字中,同学们看到了人性的共通与差异,感知了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学会了用更敏锐的眼光去观照世界、用更宽广的胸怀去体味人生。
1812年,诗人柯尔律治希望使用“intermedia”来定义那些错落在几种既有媒介之间的作品。inter,身在其间而尽力交结、传导、辨认、接通,使得诗歌那仅仅由字形允诺声音、线性赋形空间的文本面目,拥有了触觉的实质。
对于许多汉语读者,外国诗歌总是不幸地晚到:词组的幽昧,文化的错时,情感模式的殊异……但这不过是些天真的辩词。
陌异生成的是对话,一种受到促请后的说出,以及,或许可以通过别种媒介和经验加以转译的共情。这是诗歌跨媒介的一个角度:寄身,察觉,以便说出。由是,诗歌阅读有可能被制作为第二种书写,一次带有自我辨认意味的展呈。
希望这些毫不闪避其稚嫩的尝试,既反射出诗歌语言自身的郑重,也提示着一种可能性:如果你也跃跃欲试,渴望成为他们那样的读诗人,在艺术的众多明室里,暗渡陈仓。
——张逸旻
展览部分作品
如果你也跃跃欲试请在评论区以“新”为主题留下你写的三行小诗截至9月24日上午10点我们将为评论区点赞数位列前5名的用户送出《十扇窗》一本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文学院 王琳迪
内容整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韩鸣筝
图片来源于张逸旻老师及该课程同学
缤纷浙大素材来源:浙大文科微信公众号、哲学学院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韩鸣筝 | 谭帅
责任编辑:谭帅 周亦颖
“里斯本丸”背后,永不褪色的情谊!
来了!属于浙大的月🌕
台风强势来袭!浙大温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