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介明:学校去拥抱社会,社会也要拥抱教育

程介明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2022-03-28

12月11日一13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营造教育新生态”,持续三天,线下线上结合,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活动,被与会者誉为教育界的一大盛会。我们将陆续刊发嘉宾演讲内容,敬请关注




程介明:香港大学原副校长、荣休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学校去拥抱社会,社会也要拥抱教育
文|程介明
疫情是不幸的,但是它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片天地,引起了国际上关于学校未来的讨论。OECD经济合作化组织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学校教育四情景》,第一是照旧扩展,教育的架构根本不变,加一点科技而已。第二,教育承包,被社会承包了。第三,学习枢纽,学校成为学习的枢纽,作为统筹、采购。第四,随时随地。没有学校,随时随地像吃饭一样,到处都可以学习。这一个比一个更加遥远,但也不排除这四个情况一起出现。让我想起了朱永新先生在去年出版的书,里面提到了类似的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谁来教。今天的讨论是关于学习教育新生态,是非常适时的。
我今天讲的是认识教育旧形态,迎接教育新常态,营造教育新生态。
形态:传统形态:意识形态是经济话语,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运作形态是大量生产,组织形态是正规学校,学生按照年龄分班,学习形式是课堂授课,还有课纲。核心价值是学历至上,要上好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然后一帆风顺。大概是这样。结果,一方面是多元化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个人,两者之间的连接,就靠学历,其实只是几个简单的科目,是独木桥。
这种情况开始变化,社会开始碎片化。学历要求不可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我们需要不停学习。疫情停课让我们看到除了课堂授课,还可以有自觉学习。因为停课,科技强势介入,从线下的、群体的学习,变成线上的、个人的学习。这是另外一种形态。
教育新形态。新的形态不光是经济话语,还有人文话语,是为了人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塑造人类资源;运作形态已经不确定了,是多元多边了;组织形式把学习放在全民社会里面;学习形态是自主学习为主了;核心价值是个人的不断学习。这种趋势我觉得是不可逆的。
常态:传统的学习常态是课堂教学为主,偶尔有些学校尝试线上学习,然后有课外活动。
未来的常态:第一、传统教学有必要,例如有考试的需求,这一点改变不了;还有基本的知识,是需要有系统的传授;学习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很重要。因此传统教学不会没有,但会缩小、缩减。假如说教学里面有些活动纯粹是灌输知识信息的,这些活动就会被机器替代。
第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将会迅速扩大,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在家。
第三、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学生的群体生活很重要。可以是学校里面的课外活动,也可以是学校以外的社会体验。
第四、还有一块大家都知道其存在,但我们知道得很少的,就是虚拟社会、社交平台。学生在里面也在不断学习。
教育新常态应该是返璞归真,让教育回归学习,而不是学历,把学习回归学生,而不是控制在学校手里。 
生态:生态就是超越教育、超越学校的大环境。学生应该有的学习经历的是这么多,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不可能延续下去。现在很多地方的学校,内地的学校、香港的学校,已经开始向社会上扩展学生的学习的机会。
教育新生态之一,原来人们容易把教育局限在学校,现在要让让教育回归社会。原来聚焦学校的应转为放到全社会,到处都有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学习机会。教育应该是全社会动员。原来是所有资源集中在学校,培养学生看课程、看教师,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因为学校能提供的现实经验、经历是有限的。因此会慢慢变成学校还在,但学校会不断往外寻找社会上的学习经历,把学生送到社会上。
因此看一下2016年香港有一个教育倡议组织,有17人,认为教育最后是塑造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学识,即知识与能力。第二,修养,即待人接物。第三,品质,就是态度。第四,价值观。这四个方面需要的学习经历不一样,知识与能力,大致在课程里面可以得到。品质与态度,不可能靠上课,需要有体验,也需要学校外的社会体验。价值观需要家人的熏陶、朋友同辈的影响,学校的文化,老师的楷模。以上的说法也不完整,媒体在学生的成长其实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新常态即使学生的学习不限于在学校。把学习的天地,从学校扩大到社会。也许有三个方向:把社会引进学校,把学生送进社会,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教育新生态之二,教育资源的投放,也从聚焦学校,变为聚焦学习和个人。因为学习的单位,已经从学校逐渐变为学生个人。
资源的投入,由上到下,从国家、省、地区、县等等。传统的投入是只针对学校。现在的投入,新的生态应该是中心下移,放给学生。包括个人装备,就是学生有没有机器,有没有覆盖互联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原来机器给学校配备,现在给每一个学生配备。以前的学校有桌椅板凳、老师、图书馆、实验室就完备了,现在的学生离开学校,在家学习、线下学习,就需要有另外一个装备,这一点应该成为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资源。
个人学习的资源,不是金钱。家庭需要配套,需要人员配套。在学校以外,学习遇到困难,科技遇到困难怎么办?家庭贫富的悬殊出现了怎么办?原来社区设计是偶尔给学生应用的,现在整个社区应该经常把学生考虑在内。但是这些资源不应该完全由政府负担,还应该有民间资源负担,包括民间给学生一些体验经历,或者一些机构,让学生可以短期上岗学习。
教育新生态:需要学校去拥抱社会,社会也要拥抱教育,人人跟教育有关系,全社会来承担对学生教育的责任,因此由全社会提供学习经历。
这是我的基本看法,谢谢各位。

CE30第七届年会专题:

聚焦教育新生态,用思想照亮未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举行
五场论坛精彩纷呈,第七届年会圆满落幕
【重磅演讲】朱永新: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重磅演讲】诺奖得主:教育是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重磅演讲】PISA之父:教育是帮助学生开发出可靠的指南针
【重磅演讲】杨东平:善待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未来
周国平: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重磅演讲】李镇西: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特色,就不是好学校吗?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