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赵晓光:投资最大悲剧是看对趋势,押错企业 | 深·TALK
在目前的创投市场上,科技投资仍然是被资本追逐的宠儿,“硬科技”企业更是成为今年科创板支持的重点。创投人都希望能穿透技术的迷雾,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方法与策略来慧眼识珠。但是,“投资最大的悲剧是,看对了趋势,却押错了企业”,赵晓光说。
赵晓光是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也是投中网与《财经》杂志联袂重磅打造的第一档创投精品演讲“深·TALK”演讲者。作为见证中国电子行业黄金十年的白金分析师,他本次的演讲题目是《穿透技术迷雾,看清科技本质》,从科技趋势风口、长期价值投资、短期持有秘诀,以及众多实用方法论、黄金评估定律等维度,解读如何避免科技产业的投资悲剧,以及在光怪陆离的市场上,如何找到具有投资价值的科技企业。
(点击视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而这些热点乃至痛点问题,包括却又不止于:在什么样的阶段投什么样的企业,以及什么样的企业会成为赢家?赢家们遵循了哪些产品创新规律,又顺应了哪些行业大周期、大气候?为什么过去很多种类的智能硬件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以往的科技产业黄金十年跌宕周期,预测评估电子科技的行业未来?
赵晓光表示,虽然对科技产业的研究看似复杂,但本质上万变不离其宗。如何找到具有投资价值的科技企业?围绕这一终极目标,他提到从用户需求与数据体系两个维度,以及创新周期、生命周期、竞争曲线周期三个周期综合考量才能看清科技行业的本质。他认为科技行业归根结底是数据思维模式,需要从5G通讯设施——物联网——人工智能+云三个层面逐级实现。
同时,赵晓光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他看来,“创新的核心是人机互动,增强体验”。对于产品定位而言,需要站在科技巨头的肩膀上,才能瞄准未来,“一定要关注行业巨头们在做什么,才能避免自己陷坑。”
“深·TALK”是投中网与《财经》杂志联合出品,重磅打造的股权投资行业第一档精品演讲栏目,聚焦中国创投资本领域,面向创业者和投资人,邀请行业领袖,集结商界精英,分享自己特有的创投故事、创投经验和洞见观察,并输出转化为对受众实用、有价值的干货信息。“深·TALK”不只是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层面的业务探讨,更多的是能够触发内心启迪认知的价值分享,总结对行业的深度预判和投资背后深层的逻辑,旨在为行业增智赋能。
以下为嘉宾精彩演讲实录
赵晓光:非常荣幸能来做分享,今天我更多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整个科技产业的研究心得。虽然对整个科技产业的研究看似复杂,但本质上万变不离其宗,研究的核心包括普通的硬件技术、产品、企业,也包括大量智能硬件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未来科技等。那么,如何找到具有投资价值的科技企业呢?究竟如何研究评估呢?
两个研究维度“黄金定律”:用户需求和数据体系
对于科技行业的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第一个维度,用户需求。
无论To C还是To B模式,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用户需求的问题。用户都是用脚投票的,无非是说解决To B的企业需求相对容易,而对于To C的企业来说,用户需求更为动态多样化,所以分析变得更为复杂。但是,所有的产品本质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
以智能手机为例,通过整合各方面基于硬件的服务,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需求,所以它非常成功。
过去很多种类的智能硬件没有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即没有转换为硬件服务,没有带来实实在在的解决痛点的用户体验。所以思考问题的第一个核心方式就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要思考企业产品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以及怎么解决的方式和路径?
第二个维度,数据体系。
在今天,我们反复强调所有的科技企业,无论是电子的、通讯的、终端的、零部件的,还是计算机的、互联网的,本质上都是一个数据体系。这个数据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怎么拿到数据,二是怎么处理数据,三是怎么转化输出数据。
成功企业的秘诀在于这三个环节中至少某一点,或者是某两点极为卓越,甚至是三个点上形成了“三剑合一”的模式。不成功的企业就在于它没有解决三个点中的某一点。
无论我们分析的是什么行业和企业,其实本质上都是从这两点深入思考。
如果从行业特殊性来说,科技领域是一个有其特定自然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行业。要做好研究,有三个分析科技行业周期的关键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创新周期。我们总结认为,每五到八年会有一个产品成为行业主流,这一产品在这五到八年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解决了重大问题。
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整个科技产业的开创者是日本的索尼与松下,或者说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因为那时没有软件,全是硬件。从那时开始产生了一个规律,就是五到八年一个周期。90年代是台式电脑的周期,由微软、英特尔联盟先取代了大型机、小型机,以及苹果垂直整合的模式。之后,整个手机的周期开启。
在每个周期一定要考虑用户需求。在电脑时代,用户需求是用来办公。手机时代,用户需求是用来打电话。在需求明确的背景下,这一体系核心的价值就是不断降低价格。如何从两万块钱一部的大哥大,变成几百块钱一部的手机,就是这个行业的使命。
当手机时代结束之后,从2003年到2007年,进入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的周期。伴随着很多其他数码产品的电子化周期,从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的周期。而在2009年、2010年,进入智能手机的全新周期。
因此,进一步来说,我们必须要想清楚,每五到八年的这个周期究竟是什么?科技行业的规律一定是先硬件后软件,没有硬件是不可能有软件的,软件一定要在硬件的载体上外延。那么,硬件的周期到底是什么?有两种判断方法。
第一种方法最简单,看全世界的科技巨头们在做什么,重合度最高的领域一定是未来趋势。因为这些科技巨头,每家都有上千人在做战略研究、市场研究,在不断地试错,它们锁定的、要大规模生产的东西一定预示着未来的方向。
比如,科技巨头们都在做视频相关的技术创新,如VR、AR、MR,甚至关注度较高的智能电视。通过比较发现,目前电视和手机最大的不同是,手机是一个社交产品+媒介产品,而电视还只是一个媒介终端。试想,当电视变成一个社交终端的时候,这个行业会不会有腾飞的机会?当每一个电商在活动现场都装有摄像头,在座各位不需要来到现场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现场,这又是一种什么感受?
所有与视频相关的行业,五大巨头都在做,包括华为。我曾拜访华为的一个资深元老,并问他华为现在最看好什么技术?他回答,第一,视频硬件;第二,视频服务;第三,物联网;第四,人工智能;第五,新材料。因为任何的创新,最核心的就是人机互动、输入和输出。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产生的所有手机供应链的牛股,要么是声学,要么是光学;要么是触碰的,要么是看的,要么就是听的,都是让人能感受到的。所以,技术创新就是音频、视频反复的创新,让你更加身临其境,在感官上增加更好的体验。
第二种方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痛点?社交需求还有哪些待满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和情感需求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从这个角度倒推,就会想明白这个行业有没有机会,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有机会。
比如智能手表,如果一款智能手表只是一次体验,能知道心跳是多少,这并没有解决用户的核心需求。而它如果能根据过去心跳的大数据,以及所有的用户心跳大数据进行匹配,发现心跳是否正常,并提醒休息,或者能告知未来一周有突发心脏病的风险,这就叫大数据服务。当它转化为服务时,就会有人愿意买单。再比如当它忽然检测不到心跳时,可能是晕倒了,这时候它要定位,然后确保有急救服务在黄金时间段内能进行救助,那么这个产品就有价值,因为它解决了生命健康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再谈智能家居。过去认为智能家居,就是把家里的窗帘可以自动打开关闭,第一次玩会觉得有意思,但不会玩第二次,因为它没有解决需求。但我最近看到一个好项目,在床上放一些传感器,如果它感觉到你睡觉时总咳嗽,说明温度太低,它就自动把空调温度提高。如果它感觉你总是在打呼噜或者呼吸骤停,说明氧气不足,然后它可以往房间里释放氧气,让你有更好的睡眠,保证你的健康,这就是健康服务。这样的产品,就有价值。
所以,所有的东西其实本质上没有新奇之处,无非就是解决人的需求,只是有些企业的成功是为了解决少数人的需求。但是如果细分深化下去,会发现它只是一个定位问题,即解决哪些群体的需求。
生命周期维度评估,决定投资成败
科技行业研究的第二个维度是,当一个产品成为赢家之后,会出现哪些发展阶段?我们将其定位成生命周期,即产品生命的不同阶段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成为主流。一个产品的早期是追求性能,追求体验。之后的阶段,是让更多的人去体验,追求性价比。最后,向低收入群体、最基层的群体普及,追求价格。
只有从这些角度才会理解,在什么样的阶段要投资什么样的企业,以及什么样的企业会最终可能成为赢家。当一个产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还继续投资那些技术类公司,是没有赚钱机会的。所以,研究科技行业的第二个维度就是生命周期。
科技行业的第三个维度是竞争曲线周期。无论在哪一阶段,最终投资的都是企业。投资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即看对了行业趋势,但最后却投出了一个被淘汰的,在竞争中失败的企业。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什么样的企业会胜出?老大与老二,老二与老三,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PK?在不同的阶段,什么样的企业会注定胜出?这一点很重要,这就需要运用竞争曲线周期的维度来评估。
总体来说,移动互联网或TMT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正反馈,所以看企业时要考虑一点,它符不符合正反馈特征,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了“越做越大,越大越强,越强越大”。最典型的案例是,可以对比一下共享单车和打车软件之间的区别。比如滴滴就符合用户越多车越多,车越多之后用户越多,但是共享单车就不符合这个规律,所以最后它也因为多种原因变成“满地鸡毛”。
本质上,科技行业是一个数据思维。如何拿到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如何输出数据?这整个数据体系经历了三个过程点,即从泛数据到大数据,最终到精准数据。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才能理解很多企业的长远价值,看到价值投资。
大家知道今日头条最大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它知道你的精准数据。搜狗有没有价值?有价值,因为你天天在打字,它也知道你的精准数据。精准数据的未来无论是To C还是To B,它会重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体系,所以,不能再以泛数据或者大数据的思维去思考很多产业,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分析核心框架。
第三个分析核心框架是,如何实现这个过程?这就是三层楼的技术。第一层楼是通讯的基础设施5G,第二层是物联网,第三层是人工智能+云,涉及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计算。
如今大家对这些内容都不陌生,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当分析科技行业时,将三层思维叠加在一起,才会对很多行业规律、竞争规律、产品规律,看的更加清楚。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郭彦巧)
(视频制作:钟诚 刘阳)
欢迎留言或加入投中社群
入群请加微信小助理:ChinaVentureWeixin
近期热闻
趣头条的五环外困境 | 美团市值为何比小米高千亿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
媒体/商务合作请联系:投中信息小助理
(微信号:ChinaVentur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