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春十里复得时,期待你我终相遇

浙大紫领 彩虹人生 2020-08-19



   这个冬天,“相聚”成为了许多家庭最遥不可及的事情。近在咫尺却只能隔空拥抱,只有隔着手机屏幕中的全家福,聊寄新春佳节的一丝暖意。父亲厂里要紧急生产物资支援疫区,早早地复了工;母亲医院组织医疗队奔赴前线,护目镜在脸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爷爷带上村委会的老伙伴,在村口立起了小小的检查站……

   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也依然选择了逆行。那些大灾变里渺小而执着的闪光点,他们是每一个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亲人、挚友、爱人、同事。

   他们做了些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冬天,对于被迫待在家中的我们来说也格外特别。云监工毕了业,甜点菜肴做了个遍,经历了游戏卡顿、视频服务器崩溃,刷完了心心念念的剧集,刚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又开始思念许久未见的小伙伴们。伴随着寒假结束,钉钉的美妙铃声不绝于耳,网课将五湖四海的同学相连。在家中的人们,又有什么怎样的心声渴望诉说呢?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基层忙,但内心越忙越坚强”


   抵挡疫情的各个战场,颠沛的忙碌和翻转的昼夜依旧在持续。基层这一条线上牵着千千万万的百姓,往往是分秒必争的付出与坚守,方能保全一方安康。他们或许不得不深入每一个村落传递疫情的消息,或许连续运转数十天未曾停歇,或许正为了协助复工期间的工人接送而不辞千里奔忙。

   基层工作很忙、很苦、很累,基层工作者们也会疲乏、会跌撞、会失落。然而,紧张工作日程的背后,返程工人脸上的浅浅笑容,企业管理人员收到帮助后的一声谢谢,行人手机上小小的健康绿码,却也曾令他们动容。这正是他们选择坚守的意义,以不同的方式战斗不息,为了那份初心,为了那不绝的希望。

   毕业后身在政府工作的紫领学员,他们所见证的、亲历的基层战疫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吴涛(紫领七期学员,义乌市委改革办)

   我在义乌市委改革办工作,亲历了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诸多工作。义乌是最早一批实施全城隔离,也是最早组织开展复工复产的城市之一。在整个过程中,义乌的干部切切实实地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的发展责任扛在了肩上,落在了行动上,抗疫指挥部共向社会发出19项指令,指挥全市有效地开展了疫情阻击战。疫情开始后,全市所有党员组成突击队迅速下沉村(社区)连夜开展排查,逐个建档,摸清了底数。疫情传播形势有所稳定后,又迅速研究复工复产,从企业最急需之处着手出台了支持举措,从工人最急需之处着手派出多支工作组到家门口接回产业工人,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干部们的担当、实干,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义乌“两手都硬”,也坚信我们义乌“两战都能赢”


毛晨炀(紫领八期学员,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从正月到岗投入疫情工作,已连续上班22天没有休息,最迟一次走回家天已半亮,这就是最近我们的工作状态。期间,虽然伤感疫情带来的世事无常,但会被奋战在各条战线、并肩作战的同仁们所感动,更赞叹浙江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启动一级响应以来,从省委省政府到基层网格员,从职能部门到每一位在家隔离的人,都在为疫情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视联网、浙政钉、疫情防控、健康码等政府数字化转型应用发挥出价值。从“大数据+网格化”的严密防控到“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展现出浙江的战略高度。“谁都年轻过,但不一定奋斗过,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此时此刻,我们无比热爱这片热土,疫情虽然无情,但通过奋斗,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韩煦(紫领九期学员,上海市民政局)

   我想用“总体战”、“试金石”“双刃剑”三个关键词总结此次应对疫情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全国一盘棋,打响疫情防控的“总体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爆发后,上海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一线,相关企业不舍昼夜地生产防护用品,行政执法部门严格防范,基层工作者摸排检查,居民们配合隔离防护,全国人民都是战斗者!

   其次,疫情防控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推动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健全,引导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上海市针对疫情防控通过了专项决定,对个人隐瞒疫情、逃离隔离观察等行为,上报社会信用黑名单。

   最后,此次战“疫”也是一把“双刃剑”。疫情带来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一网通办、预约制、电子证照、网上办公平台等得到广泛应用。我目前挂职于上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以婚姻登记工作为例,当前我们大力推广预约制,实现了错峰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灾难无情,但我们也更加懂得珍惜,曾经习以为常的上班、聚餐、购物,甚至是堵车,都有了一些平凡的美好。

  坚定信心,注意防护,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


夏懿(紫领十期学员,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镇党政办主任兼水源村党总支副书记)

   基层感悟三句话。基层比较忙,但越忙内心越坚强。基层比较难,但越难越有成就感。基层比较累,但越累回忆越珍贵。疫情防疫期间,我要负责全镇的数据整理、每日动态、总结汇报,要负责挖掘典型、宣传先进、引导舆论,要巡逻值守、劝散聚集人员、劝导婚事延期丧事简办,要登记管理分发全镇防控物资,要包联疫区返乡人员,推广“钉钉app”,组建大学生志愿者……有一时一刻都闲不下来的“忙”,有半天想不出好办法的“难”,有得不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累”。但每每忙过、难过、累过之后回头看,回味无穷,收获良多。











“疫情结束后,我想见到……”


   战疫的背后,普通人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着,在家中的我们,透过电子屏幕关注着疫情进展,面对数字的增长、真相的揭露、舆论的发酵,我们会揪心、难过;看到医生的逆行、工人的奋斗和好消息的不断传来,我们感动、振奋,也会默默地秉持着坚定的信心和热切的希望。我们虽不能像一线战士那样,为抗疫做些很具体的贡献,但也在切实认真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在有阴霾蔽空的日子里,一直相信并期待着春暖花开时刻的到来。

  平凡普通的我们,也有期待与向往。这是尚未毕业的紫领学员们,让我们听听疫情之下他们的心声与愿望。




刘诗凡(湖北武汉,紫领十期)

   最想见的人是一起实习的小伙伴,大家都是6月份要毕业,希望疫情过去能够尽早回归岗位,完成任务,顺利毕业。

 

熊尚洵(湖北孝感,紫领十一期)

   疫情结束以后最想见到的是我爸,我爸是疾控中心的医生,从大年二十八那天开始就一直在上班,因为要直接接触病人,不敢回家,一直住在外面酒店,这些天我只能和他视频,有时候回家拿衣服都只能在门外递进来,不敢进门,想起来还是很心酸,希望疫情结束以后我们一家三口能一起吃顿饭。

 

蔡梦卿(浙江湖州,紫领十一期)

   最想说的话,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基层工作人员坚持奋斗在一线。我相信,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更有力量。疫情过后最希望的就是能尽快和小伙伴们相约在春光明媚的紫金港啦~以梦为马争朝夕,不负韶华不负卿~

 

舒健航(重庆,紫领十一期)

   本次疫情结束过后,想做的事情和想见的人真是太多了!我主要说说我最想做的事情吧,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够开展紫领的工作,无论是在正式班还是在学发(想念紫领君君了!)也非常想疫情结束过后能够和徐鸿道老师、小伙伴们一起进行导师组活动!大家不仅可以向徐老师学人生知识和道理,也能大家一起聊聊天,聊聊疫情期间在家里都做了啥。太期待开学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疫情肆虐时,你逆行,我奔走,他坚守。”

   “疫情结束后,我想见到你们,我们一起,把那些一度失去的拥抱、聚餐、工作的时光全部找回。”

   每一个讲述着的他们,和每一个我们都一样,会有很多思念,很多期待,很多希望;会相信疫情终会过;会想要见到你。

   暖春迟到了,但它终会带着阳光与一切应有的美好降临。那时候,你愿意和我们一起漫步启真湖畔,聆听天鹅美妙的鸣声吗?你愿意和我们一起迎着春阳,轻抚大草坪上柔软的风吗?你愿意和我们一起骑车经过阳明桥上,侃天侃地着奔赴下一场上课铃吗?

  让我们一起相信,一起期待!




  冬尽春来,万物复苏,希望重启。3月1日,第十二期紫领人才培养计划预科班招募季将正式启动,让我们相遇在紫领,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有意报名者请关注【彩虹人生】微信公众号当天的主帖,同时也可先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添加紫领官方答疑微信“紫领君”,后续可通过TA加入招募交流群。














附浙大紫领计划简介:

   “紫领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公益品牌之一,在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指导下,结合新时代对新型公共服务人才的呼唤和需求,以内修信仰情怀和外修公务本领为目标,务虚联合务实,理论联合实践,高校联合社会,邀请政界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紫领特聘导师,亲自帮带紫领学员,培养富有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自2009年坚持至今,“紫领人才培养计划”已连续开展至第十一期,形成了以“紫领人才俱乐部”作为平台支撑的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以政界、学术界、公益界知名人士为代表的紫领特聘导师队伍;开展了新颖的“政界导师帮带制”、“紫领课堂”、“紫领论坛”、“紫领问政讲堂”、“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求是堂沙龙”、“井冈山素拓寻初心”、“紫领公益服务”、“紫领基层挂职”、“紫领清廉文化宣讲”等五大维度、六大模块品牌活动作为体系支撑。


   十年来,六十余位政界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加入浙大紫领导师团,从浙大紫领俱乐部走出了510位学员、1000余位紫领成员(学员、预科学员、会员和秘书处成员),上万人次学生参加过紫领活动。推动了众多求是学子毕业后前往各类公共服务岗位,服务基层、服务西部、服务国家。







排版:李梦鑫

审核:紫领人才俱乐部





浏览更多:

让人生更出彩| 看这么强大的朋友圈如何拓展

楼炳文:四个维度诠释紫领

20年,他"疯狂"地坚持一颗"傻傻"的心

你的坚持,终将让你与众不同

坚持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