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凯龙艺术中心|新展预告:张怡与童文敏双个展
2022年7月10日至2022年10月10日,美凯龙艺术中心呈现美国华裔艺术家张怡(Patty Chang)个展“我们都是母亲”和中国艺术家童文敏个展“从南到北”。
美凯龙艺术中心希望通过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代际的两位女性艺术家的展览个案,深入探讨当代表演实践的美学和生命维度。双个展由首席策展顾问富源策划,策展助理陈百超与策展部呈现,展览展陈由方媛设计。
“我们都是母亲”是张怡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早在1990 年代中期,张怡便于纽约替代性艺术现场脱颖而出,以极富挑战的行为表演和录像作品更新身体政治和身份建构的批判参数。本次展览的名称取自张怡最新影像散文《我们都是母亲》(2022)。在这部作品中,艺术家反思了观察鼠海豚尸检的过程,后者是她与科学家阿列克西亚·奈伊玛尼斯和水体女性主义者、作家阿斯特利达·奈伊玛尼斯合作项目《学以善终》的一部分。科学家对鼠海豚死亡原因的检验结果将被保管于拯救动物的档案库。在线上会议中,对尸检的解释,以及抚摸鼠海豚尸体的漫长过程是一次关于哀悼的仪式。影像中,艺术家以记忆游戏卡的方式建立起抚摸死去的幼年鼠海豚的视觉档案,以情动的哲思书写探讨生物之间深层的情感连接。《我们都是母亲》延续了张怡极具流动性的创作实践中对关怀、创伤议题的探究,例如多频影像《奶债》(2020)探讨释放焦虑和哺乳之间的相似性。来自不同地域的表演者在泵奶的同时,朗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恐惧,映射着更大范畴的不安全感和系统性压迫。
展览由此追溯艺术家此前的行为表演,如《在爱里》(2001)中艺术家与父母看似长久亲吻的禁忌探索,《Que Sera Sera/祈祷》(2013-2017)中记录父亲离去和儿子的出生,和《沮丧(母乳)》(2017)系列照片中对日常废弃母乳的记录也映射寻找缩减的水体的过程。在连接图像和文字、身体与意志等不同物质媒介的深层关系中,张怡揭示了个体与集体共享的失去,以便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愈合的过程。
张怡(Patty Chang)是一位工作、生活在洛杉矶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她使用表演、录像、装置的媒介和叙事的形式探讨身份、性别、跨国主义、殖民主义遗产、环境、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对主体性的影响。她在博物馆的展览和书籍“游移湖”调查了受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影响的自然景观:如苏联从咸海引水的工程,以及世界上最长的供水渠道——中国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她也荣获了很多奖项和资助。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展出,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现代美术馆。她目前在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任教。
“从南到北”是童文敏新近开启并持续进行中的同名行为表演项目的首次呈现。作为中国年轻一代行为表演艺术家,童文敏的创作常常聚焦于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的交叉地带,通过看似背反逻辑的行为,激发微妙且具启发性的行动及其视觉诗意。通过时常简化的或具规律性的动作,在语义丰富的情境中提示身体与行动的寓言性品格。
童文敏在此前对城市废墟的考察中,关注到野生植物的生存韧性,并开始收集生长于不同地域的植物。她通过漫长的日晒过程将这些植物纹印于自己的全身,仪式性地赋予身体以植物的灵性。展览中的六组影像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印晒有植物纹路的身体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召村向北开启的一系列行为表演,夜晚爬到山里的树枝上,倒挂在颠倒的大树拂过土地,与人绞杀,在与一群人在火堆前感受温度原地旋转等等。这些近似放空的情景实则是艺术家在经历身体的适应、对本地知识的学习和对自然环境的考察后获得的影像结果,而这些前期准备亦可被看作是延时性的创作。艺术家的身体既是图像也是媒介,占据了出神与在场之间的临界空间,平衡不可避免的自我政治化的同时,在朴素神秘的层面中寻找意义。
童文敏,1989年生于中国重庆,201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童文敏近年在原美术馆(重庆),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佛山),空白空间(北京)等地举办个展/双个展,并参加了和美术馆(佛山),天目里美术馆(杭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Asian Art Museum(旧金山),麓湖·A4美术馆(成都),House of Egorn(柏林),BARRAK(冲绳)等机构举办的群展。她曾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2018);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第一等奖(2018)等奖项,亦入选瑞士文化基金会艺术家驻留项目(2021)。
↓CLICK FOR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