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凯龙艺术中心|张怡 “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
2022年7月10日至2022年10月10日,美凯龙艺术中心呈现美国华裔艺术家张怡(Patty Chang)个展“我们都是母亲”。
美凯龙艺术中心希望通过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代际的女性艺术家的展览个案,深入探讨当代表演实践的美学和生命维度。展览由首席策展顾问富源策划,策展助理陈百超与策展部呈现,展览展陈由方媛设计。
“我们都是母亲”是张怡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早在1990 年代中期,张怡便于纽约替代性艺术现场脱颖而出,以极富挑战的行为表演和录像作品更新身体政治和身份建构的批判参数。本次展览的名称取自张怡最新影像散文《我们都是母亲》(2022)。在这部作品中,艺术家反思了观察鼠海豚尸检的过程,后者是她与科学家阿列克西亚·奈伊玛尼斯和水体女性主义者、作家阿斯特利达·奈伊玛尼斯合作项目《学以善终》的一部分。科学家对鼠海豚死亡原因的检验结果将被保管于拯救动物的档案库。在线上会议中,对尸检的解释,以及抚摸鼠海豚尸体的漫长过程是一次关于哀悼的仪式。影像中,艺术家以记忆游戏卡的方式建立起抚摸死去的幼年鼠海豚的视觉档案,以情动的哲思书写探讨生物之间深层的情感连接。《我们都是母亲》延续了张怡极具流动性的创作实践中对关怀、创伤议题的探究,例如多频影像《奶债》(2020)探讨释放焦虑和哺乳之间的相似性。来自不同地域的表演者在泵奶的同时,朗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恐惧,映射着更大范畴的不安全感和系统性压迫。
展览由此追溯艺术家此前的行为表演,如《在爱里》(2001)中艺术家与父母看似长久亲吻的禁忌探索,《Que Sera Sera/祈祷》(2013-2017)中记录父亲离去和儿子的出生,和《沮丧(母乳)》(2017)系列照片中对日常废弃母乳的记录也映射寻找缩减的水体的过程。在连接图像和文字、身体与意志等不同物质媒介的深层关系中,张怡揭示了个体与集体共享的失去,以便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愈合的过程。
张怡,《无题(鳗鱼)》,单频影像(彩色,有声),16分50秒,2001。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在爱里》,双频影像(彩色,无声),3分28秒,2001。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蜜瓜(不知所措)》,单频影像(彩色,有声),3分47秒,1998。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沮丧(母乳)》,3张照片(该系列照片共19张),24.7cm × 37.14cm,27.1cm × 36.19cm, 27.22cm × 36.19 cm,2017。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现在害怕的事情》,4张喷墨打印,每张24.8厘米 × 50.8厘米,2018。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Que Sera Sera / 祈祷》,双频影像(彩色,有声),3分49秒及3分33秒,2013-2017。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奶债》,双频影像(彩色,有声),为同名五频影像装置的一部分,9分25秒和6分45秒,2022。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图片由艺术家与美凯龙艺术中心提供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记忆游戏》,桌子与喷墨打印,尺寸可变,2022。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影像装置,20分02秒,2022。致谢张怡和BANK/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张怡“我们都是母亲”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张怡(Patty Chang)是一位工作、生活在洛杉矶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她使用表演、录像、装置的媒介和叙事的形式探讨身份、性别、跨国主义、殖民主义遗产、环境、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对主体性的影响。她在博物馆的展览和书籍“游移湖”调查了受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影响的自然景观:如苏联从咸海引水的工程,以及世界上最长的供水渠道——中国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她也荣获了很多奖项和资助。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展出,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现代美术馆。她目前在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