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毡团|王希言:缅甸蟒,从战时饕餮到环境哨兵

美凯龙艺术中心 美凯龙艺术中心
2024-08-31

主题:缅甸蟒,从战时饕餮到环境哨兵

演讲者:王希言(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博士)

时间:2023年1月7日 19:00-20:30

腾讯会议:176-939-323

线上直播:

腾讯会议二维码:

美凯龙艺术中心视频号:

 

作为揭开美凯龙艺术中心“多物种之云”展览的特别公共项目“毡团”序幕的第一场,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人类学博士王希言为我们讲述一段有关金门地区缅甸蟒的传奇,得以和大家共同探索“多物种民族志”这一工作方法的田野实践。
这份研究是基于王希言在2018-2019两年间针对“金门岛的战后遗产化”为主题的田野调查。在战争时期,驻军曾将缅甸蟒这一物种视作美味珍馐,物种一度几近灭绝。2000年之后,缅甸蟒在金门岛出现并迅速激增,当地政府、知识分子、老百姓之间对于这一物种是否属于自然遗产各有争议。缅甸蟒在金门的出现、消失、重现,不仅体现了金门岛当代历史和人口演变,还可以作为指标评估生态环境。这也涉及到在非西方语境下,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中不同人群对遗产保护抱有不同的逻辑,即“情感”和“记忆”如何参与到遗产的鉴别之中,以及如何塑造另一种人类和“非人类”的关系模式。

王希言,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生态、遗产、人与动物的关系。田野为中国台湾、中国福建、法属波利尼西亚。曾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外来研究员,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访问学者。曾获法国政府博士奖学金,法国凯布朗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博士奖学金,第八届Marshall Sahlins Essay Prize,第二届法国驻华使馆人文社科基金等荣誉。学术论文发表于In Situ,《开放时代》等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公共媒体《澎湃思想市场》、《信睿周报》撰文探讨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杨北辰是一位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他目前担任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同时是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成员之一。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侧重于在当代复杂的技术&生态语境中探讨运动影像的可能性,致力于以激进的媒体考古学模型进行关于另类现代性问题的思辨,并强调以新物质主义的立场重新诠释历史与地缘政治。其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 尤利娅·斯托舍克基金会,杜塞尔多夫)、“微纪元”(文化论坛,柏林)、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广东美术馆,广州)、“牛皮纸包裹的月亮”(荣宅,上海)等。他曾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为期三年、围绕中国运动影像艺术的学术项目,并为之策划了三个研究性展览:“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2019),“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2020)以及“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2021)。他亦曾为多位艺术家撰写过图录文章,包括曹斐、劳拉·普罗沃斯特、奥玛·法斯特、何子彦、王拓等。他的个人学术专著《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毡团”是“多物种之云”的特别公共项目,由论坛、讲座、对话、播客、放映与读书会等活动共同构成。

“‘毡团’的隐喻指向了个体与知识是如何纠缠在一起的;它们通过与他人的相遇而出现——作为‘生成之线’,它们不是预先存在的、自足的与分立的实体。”(提姆·英戈尔德)正如英戈尔德指出的,“毡团”描述了我们如何在与他人的相遇与接触中建立连接,并由此形成了个人、知识与跨学科研究中相互交叉的行动路线。与“多物种之云”一样,作为隐喻的“毡团”同样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一种对于涌现的、不确定的、偶然的、历史的、叙事的“生成之线”的展开方式。我们将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实践者参与到这一“纠缠”之中,共同完成创造这一不定形的新型网络。

“多物种之云”

艺术家:卡罗琳娜·凯塞多& 大卫·德·罗萨斯,塞尔希奥·罗哈斯·查韦斯,张欣,罗梅蒂·科斯塔莱斯,帕特里夏·多明戈斯,范加,费亦宁,刘窗,龙盼,尤利·奥罗,大米发酵姐妹俱乐部,帕梅拉·罗森克朗茨,童义欣,吴其育,杨沛铿,张文智,郑马乐

策展人:杨北辰

时间:2022年12月27日—2023年4月16日

地点: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06北一街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30—18:00

(最后入场时间17:00)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凯龙艺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