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特斯拉我的 17 个体验和 3 个结论

刘飞Lufy 刘言飞语 2022-12-07



特斯拉作为产品,比起随手可装的手机 APP 来说,体验成本是高的,所以不少人没有试驾或者坐过,很纳闷为什么同样都是汽车而已,会经常有“革命”、“改变世界”、“跟之前都不一样”等等的说法。


我第一次坐的特斯拉是起小点的 Model 3(【三五环·第2期】跟起小点聊聊游戏人生)。后来,我在 19 年 11 月试驾了 Model 3,当天预订,本月提车上牌(不得不提一句,杭州的办事效率高到炸,从提车到车牌装好,一共四天)。


积累了一些体验,尤其补充了前两天开车回山东的长途行程,感觉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比我上台车奥迪 A4L 而言,确实差别很大。我把让我惊艳和觉得不错的产品功能事无巨细罗列如下(基本按个人喜好程度排序),看是否能让你对特斯拉有一些直观感觉。


(我的车牌里包含了“404”,是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的恶趣味。






内饰和中控平板


内饰简陋几乎是所有不喜欢特斯拉的油车车主的吐槽。这也是容易理解的,毕竟存在体验差。


这个简陋对我而言反而是无所谓的,首先,它并不难看,简陋对我是间接;其次,那个中控平板特别符合我的心意。


过去汽车的中控都很复杂,绝大多数按钮上都只有图标,除非挨个试一遍(有些也试不出来),否则根本不知道用途,也不会想着去用。奥迪仪表盘和中控台的许多功能和描述,都是查了半天才知道的。有大半我也根本从没用过。


平板的好处在于,可以灵活处理。“该显示什么的时候显示什么”,用户需要用某个功能,那这个功能全屏展示,信息露出足够全、信息密度足够大而且便于操作。相较而言,传统的一堆按钮放在面前,实际用户的注意力每个时间切片里,只会聚焦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理念很像另一个产品?没错,就是全屏智能手机。震古烁今的 iPhone 第一代发布会上,乔布斯就讲过,全键盘手机最傻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按钮就闲置在那没有任何用处。所以“该出现的时候再出现”是更合理的趋势。我们如今已经习以为常,却在汽车上还不习惯。



跟我一起提车的哥们,噘着嘴说,太简陋了,就是个玩具。


这句话,跟黑莓老板第一次看到 iPhone 时,说的一模一样。




系统更新推送(OTA)


平板带来的另一巨大的优势,就是官方可以通过推送的下载,反复来修正问题和提升用户体验。


汽车怎么能用软件来修正问题?听起来天方夜谭,但想想有时新的 iPhone 发布时经常出现小问题,不也都是靠 iOS 的更新来解决的。


实际上过去特斯拉就用许多软件推送,解决了看似是硬件的问题,比如刹车距离过长。


OTA 的价值,是让老车主跟新车主享受几乎相同的体验,这是一种极变革的思路。或者换个视角说,特斯拉通过软件更新,与用户的关系从“卖货”变成了“卖服务”


这是上次大版本的更新内容,你也可以感受一下:



无怪乎许多车主说,每次期待更新的心情,不亚于期待 iOS 的大版本更新。


另外,这是特斯拉中控屏系统从 v 6.0 到 v 9.0 的版本界面,可以体会一下:



这张图占我决定下单买特斯拉动机的至少 1/3。




自动辅助驾驶


现在的特斯拉身上有这些传感器:

  •  1个前置三目摄像头

  •  5个环视摄像头

  •  1个前置毫米波雷达(160m)

  •  12个超声波传感器(8m)


它们可以实现自动辅助驾驶,也就是 Autopilot,主要功能是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变道辅助等在车主监督下的自动驾驶功能。


注意,这些功能并不等于自动驾驶,不完整的自动辅助驾驶也不等于玩具。不像 VR、AR 这样的技术,在成熟之前,对用户来说就是玩具而已。


自动辅助驾驶主要是用在减轻车主疲劳和压力的情况,本质就是降低司机的驾驶成本,这点意义重大。


像我回山东长达 1000+ km 的路程中,特斯拉至少帮助我驾驶了其中 1/3。哪怕我也要时刻紧盯前方,但手和脚可以相对放松。你如果也长途驾驶过,会知道持续很久驾驶,手和脚的疲劳程度也是极高的。


另外就是,在夜晚驾驶,特斯拉可以比我们看得更清楚。


自动辅助驾驶还有一个绝杀的功能,就是危险情形下自动紧急制动。


这个视频也是构成我买特斯拉消费决策的重要部分:



这样需要紧急反应的情况下,相信机器,比相信自己更安全。




操控性


在油车的底子上做点“UI 优化”和“AI 模块”,就自称新一代汽车了,这是许多割韭菜的新能源厂商惯用的伎俩。在试驾特斯拉之前,我对操控感没有抱多大希望,以为跟奥迪差不多就很了不起了。


实际情况就是,我,和我身边所有既开过同价位车、又开过特斯拉的朋友,一致认为特斯拉的操控性超级好。


跟其它的车相比,它的加速减速非常敏捷,转向也很好操控,简单说就是:都很跟手跟脚。有人说电车天然就有这优势,其实大多数电车加减速很不稳定,经常“一惊一乍”,极难把握。


犹记得我最早练车的时候用的是隔壁邻居大叔的二手面包车,一度以为自己没有开车的天赋——后来开到别的车才意识到原来驾驶水平跟车很有关系。要是那时候能开到特斯拉,我恐怕会觉得自己是驾驶天才。




手机钥匙自动开锁/锁车


A4 是不会自动锁车的,开锁可以用钥匙远程启动。而 Model 3 是手机钥匙自动开锁,触发是在开门瞬间;锁车是车里没人且蓝牙距离远了之后。


整个体验完全无感知,非常顺滑。我既不需要每次出门都要找钥匙,也不用再担心离开车的时候是不是忘了锁门。


“让用户忘记这件事情”,是在锁车方面最高级的产品处理。


另外,手机钥匙用的是低功耗蓝牙,几乎不会增加耗电。




手机和汽车互通


手机可以通过汽车内置的 4G 联通卡保持互通,可以远程查看汽车的位置、电量、状态,并且遥控汽车。这点让我非常有安全感。我现在买许多电子设备都尽可能选能用手机连接的,就是要这份安全感。


停车场找车就是很典型的场景,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能看到的车的定位。提前开空调、托人去取东西等等小概率场景也能得到满足。


 



百米加速


这点之前确实不是购买动机。试驾的时候工作人员还踩油门让我感受了下推背感,我心说,我的奥迪肯定也可以,就是我自己没试过而已。


结果我回去反复试我的奥迪,还真的试不出推背感。一查才知道,A4 的百米是 8s,Model 3 是 5s。


而且这个 5s 跟油车的 5s 不一样,起步的时候就瞬间加上了,不像油车还要有个加速度。


当然电车没有轰鸣声,所以属于“默默地快”。对于就是要让路人行注目礼的需求,不太好满足。 


自己爽,是相当够了。


俊宇(产品经理成长访谈录·滴滴赖俊宇)在试驾的时候,还听说特斯拉车内上方都没有扶手,就是要让驾驶员有加速时戏弄其他乘客的乐趣。



耗能可视化


特斯拉的耗能情况一览对电量预期有极佳的帮助。


解决里程焦虑的根本方法,其实是让用户有明确预期。就像滴滴解决的,就是过去用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到车的预期问题。


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图表的匹配,可以评估相关性,来判断“高速低速”、“开不开空调”、“天冷天热”对于电池耗能的影响。近 50km/25km/10km 的耗能也可以帮助根据之前一段时间的状况,来估算接下来能驾驶的距离。


这些信息的呈现,比起只显示个百分比,能大幅缓解焦虑。


(没找到网图,随手拍的,将就看吧。



碰撞距离可视化


之前的奥迪也有碰撞距离提醒,只不过是发出滴滴滴的警告声音,频率越高代表越近,没有具体数值显示。这样评估起来就有点难。


特斯拉的碰撞距离是会显示物体的方向和具体距离,会极有安全感。



自动驻车


特斯拉没有手刹。在没有速度的情况下,特斯拉会自动驻车。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



空调出风口/声音位置操控


这就是很典型的,用软件的灵活来解决硬件操作的古板。空调出风口和声音的位置操控,极容易理解。尤其空调出风口的交互视觉,是“所见即所得”的范例。


(图片来自“新出行”)


前后备箱


后备箱很大,特别够用。(也造成了后排座椅略挤,会是个问题。前备箱不算大,但很颠覆传统,放东西方便、经常用。



充电流程


超级充电站的整个流程特别顺畅,难以置信地高科技:你只需要拔下插头,车子的充电口就自动开启了(应该是蓝牙识别)。


不用扫码、不用登记、不用关心是哪个充电桩、不用支付、不用解锁…… 充完插回去,账单自动发送给你。




游戏娱乐


特斯拉内置了浏览器,开车期间甚至可以用百度查东西(应该是刻意限制了流量,视频基本打不开)。不开车期间,可以用腾讯视频、爱奇艺、B 站等等看视频。


还内置了一系列游戏。在充电期间,或者开车出去郊游的时候玩。不过对我来说场景太少了。有这加游戏的工夫,求优化地图导航和语音助手。







接下来是几个不好的体验。



充电不如加油的问题


充电桩不够密集、充电不够方便,是阻挡我身边朋友买电车的最大障碍。


在充电站至少要等待 1 个小时,这种时间会比较尴尬,人走不远;长途开车,或者在荒凉的地方遇到意外,就会极其麻烦。


里程焦虑除了我刚提到的预期问题,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我这次开回家,天气寒冷,掉电飞快。我前一天停在楼下时有 5% 的电,第二天早上变成了 0% ,非常麻烦。要不是正巧有个邻居也有充电桩、正巧邻居下午才回老家、正巧物业留了他联系方式,我可能得约个道路救援服务了。


加油就真的没这么麻烦。哪怕搁浅了,去附近加油站拿桶油就好。



地图导航


导航质量很差,路线不准,地点各种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的屏幕,导航居然不是沉浸式的。导航只占极小的位置,也不会显示高德、百度那样的复杂路况信息。


同时还不支持 Carplay,iPhone 在这个情况下也帮不上忙。


这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有新闻说要换地图,所有车主欢呼雀跃的原因。



语音助手


如果说 Siri 是智障的话,特斯拉的中文语音助手,应该连智力都没有。


它正确识别出了“关闭暖气”、“关闭空调”这样的句子,却无法理解。


要说语音助手只负责导航,那也成。但它正确识别了“导航去黄龙体育馆”,也会说无法理解。


总之,我至今为止,应该是没有成功让它理解过。


好难啊。






以上是我目前主要的一些体验感受。


在这些体验基础上,我总结抽象特斯拉牛逼在三个方面:服务化、智能化、用户驱动。




第一,特斯拉把“卖车”做成了“卖服务”。


特斯拉的软件,不是硬件的附属品,而变成了很具体的服务,对车主来说可以持续体验新的东西,这点刚刚说了。


之所以可以“卖服务”,就是由于特斯拉的中控平板+移动互联网+OTA。有人会觉得特斯拉是节省成本所以去掉了那么多中控的按钮;有人说特斯拉是为了显得高科技随便放了块平板。其实都是小看了特斯拉。


这种把新的服务“PUSH”给用户的做法,是大大降低了修正和优化的边际成本。如果一个严重的刹车计算配置错误出现在传统汽车,可能要召回上万辆车,对特斯拉来说,也许就是推送个版本的问题。


我自己总结分析了特斯拉还有哪些体验点可以优化,像长途路线根据超充站做规划啊、跟 Siri 更好地联动啊、提供更多皮肤选择甚至做应用商店等等。很让我惊叹的是,这些可能存在的优化点,几乎都是可以靠 OTA 来解决的!



第二,特斯拉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公司。


前阵子跟不同的朋友聊人工智能,总结下来意见一致,几个核心结论:

  • 大多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都没有落地的用户场景。

  • 人工智能产品就是个噱头。实现手段不应该是产品的定语(用户和用户场景才是)。从没听说过有 Python 方向产品或者 C++ 方向产品。

  • 一两年内,大多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都会消亡。

  • 大公司内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往往都是养着很多“学者”,他们是希望“你们来用我的成果”,而不是“我能帮业务做什么”,这个矛盾会在大公司勒紧裤腰带的时候持续放大。


这块展开能聊很多,有机会再说。我想表达的是,特斯拉很少会到处往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是人工智能先驱、用了XX牛逼的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更重要的是,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帮产品和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像刚说的自动辅助驾驶、耗能计算、紧急制动,就都在解决我的真实问题。


另外,人工智能的核心往往都是数据。特斯拉正以超低成本、轻卖车重服务的心态在捕获海量的用户,这些用户正在积累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变成特斯拉人工智能最核心的竞争力。


未来,从自动锁车到自动驾驶的各项功能,都会有基于大数据和车主个人数据的计算,真正发挥人工智能的巨大威力。



第三,特斯拉是用户驱动,而非技术驱动。


我之前就说过, AI 产品、 AI 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个不怎么严谨的定义,甚至是错误的定义。一项技术,怎么就能定义出产品来呢?


(来自:关于产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807



过去我们看到过太多宣传噱头的公司了。什么物联网、车联网,什么深度学习、区块链,结果啥都没做出来。特斯拉不怎么宣传,却真正做到了车联网,真正融合技术进了产品设计。


“把技术放在最合适的地方”,比“使用酷炫的技术”重要得多。


比如中控平板里装一个 4G 卡,这种技术压根不难,成本也不高,但可以让用户与汽车保持信息互通,甚至远程遥控。


比如自动锁车解锁,用古早的蓝牙技术就能实现,性价比也很高。


比如紧急制动,就是传感器测算碰撞距离,设法躲闪。


特斯拉在汽车制造上的创新我不懂,但从软硬件结合的这些创新而言,实际都没有用到太高超或者出人意料的技术。


大多数公司都是请了一堆技术大神、以技术概念反复炒作,不愿意低头看看自己的用户。以用户出发思考问题、不搞技术崇拜的特斯拉,就显得尤为高级。



这三点,是我从用户视角非常看好特斯拉的原因。


BTW,我入手这台特斯拉,大概有 1/3 是买特斯拉股票赚来的。


感谢美国的马爸爸,既提供了这么好的产品,还提供了这么好的公司。




最后用一句从不少人口中听过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特斯拉,跟以前的汽车,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 我的书 -

- 我的播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