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鹿邑,不但是老子的故乡,还有妈妈的味道  | 豫记

王小米 豫记 2020-09-15

鹿邑有一条河,叫涡(guō)河。她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与古时候的“鸿沟”相连,集灌溉、运输、防洪于一身。秀美的涡河像母亲一样滋养着鹿邑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现在的涡河开发得很繁荣,沿岸建了湿地公园,幽深回长,郁郁葱葱。当年大闸上那条红色的桥还在,我觉得生长在温柔的涡河边、吃着妈妈做的咸糊涂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儿。

 

王小米 | 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老子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

 

鹿邑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20世纪90年代,我出生在这里。

 

它位于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就是老子的诞生地,县城里还有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明道宫。2011年11月,鹿邑被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它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可小县城有小县城的味道。在鹿邑的角角落落,总能听到布谷鸟叫声却不见其面。


 

鹿邑是个农业大县,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产量丰富。每到夏天傍晚,空气中都会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那是焚烧麦秸的味道。


除了迷恋新电器开封的塑料味儿,我从小就非常迷恋焚烧麦秸的味儿,如今不让焚烧了,就感觉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鹿邑民风淳朴,人们普遍自来熟。路上碰到对你微笑的人,可能你觉得不熟悉,但他也许就是你的亲戚或者朋友。其实即使不认识的人,你对他笑,他也会回以笑容。

 

鹿邑姑娘长得好看,性格大方。在鹿邑,总能看到年轻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神采飞扬地遛街。


 

 

世上河流万千条,我独爱涡河这一条

 

鹿邑有条涡河,陪着我长大。

 

涡河发源于河南尉氏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流淌在淮北平原上。沿途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她历来都是豫、皖之间的水运要道。

 

她很温柔,我觉得她总是带着些许灵气。

 

每逢雨季,她的河水疯涨,浩浩荡荡的样子像哺乳期的妈妈;到了旱季,水量骤减,河道变窄,远远看去,像一条细细的泥鳅。


 

流经故乡的这段涡河,是所有鹿邑人关于家乡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涡河大桥,涡河大闸,河上的渔船,是标志性的记忆符号。

 

涡河大闸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地方,90后的童年还有些许乡土的气息,但到了21世纪初,书中所描写的清澈小溪、小鱼小虾、青蛙等自然之景就很少见到了。

 

涡河就是我们的自然乐园。尽管河水清凉诱人,我们从来不敢一个猛子扎进去凫水,因为涡河很深。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我和小伙伴最多的是骑着自行车在桥上疯跑,看桥下的大闸拦住的那些涛涛河水,世界观未形成的我老是觉得那幽深的大闸下面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神秘而悠远。


 

河边有树林和金黄的麦田,傍晚的时候,偶尔会有黄鼠狼飞快地穿行而过,我常常会想象它要回头看看玩耍的小孩子,但事实上它只是极快地离开了。

 

成年以后,我还经常去涡河边玩。只不过现在是成年人的娱乐活动,在河边支起桌子打麻将。

 

感觉蛮爽的,清风徐来,波光潋滟。晴天的时候河面折射出钻石一样璀璨的光芒,这时候我会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无论如何,她都是我童年的小伙伴。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条河流,可我最爱的是故乡的这一条,她承载着童年的记忆和认知,她无声无息,却异常温柔。


 

除了涡河的大桥以外,鹿邑还有很多小桥,吊桥头的妈糊是大家公认最好喝的,也是我记忆里家乡的味道。

 


故乡的“糊涂”国内独有

我只念家里的味道

 

妈糊是鹿邑独有的,但若说什么“糊糊”最好喝,那还得属我妈做的那一碗。

 

“糊”是糊涂的意思,也叫面筋汤。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妈妈天生就会擀面条,做榆钱窝窝,打面汤。其实,妈妈的厨艺是家族传承而来。

 

这个面筋汤是咸版的面汤,在水里洗出面筋,加上海带,时令蔬菜,比如苋菜,然后甩上鸡蛋碎,调味,出锅。故乡把所有的稠的汤统一叫糊涂,妈妈称这个面筋汤为咸糊涂。


 

我们早餐是不喝胡辣汤的。早餐有甜咸两派,甜的那派吃稀饭,妈糊,还有甜豆腐脑。

 

稀饭河南各地都有,妈糊是鹿邑的特产,用小米和豆类磨成糊糊,其中工序是他们卖妈糊的独家绝技,我只道妈糊又香又适口,爽滑不黏腻,好的妈糊喝完之后碗要干干净净,不怎么粘碗的。

 

甜豆腐脑与河南各地的甜豆腐脑都相差无几,嗜甜之人会撒上白糖,老人小孩都爱吃。

 

鹿邑的炸糖糕,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炸成椭圆形的,香酥可口。咸派早餐有油茶和咸豆腐脑。


 

油茶是从一个大锅那么大的壶里倒出来的咸糊糊,里面调料是关键,放许多胡椒,另加花生,豆皮,海带,喝完身体暖烘烘的,嗓子也烧的。

 

我比较偏爱咸豆腐脑,鸡汤做底,放海带,豆腐皮,洗的面筋,还有鸡丝,听起来跟咸糊涂做法差不多,其实味道天差地别,咸豆腐脑味道很浓郁,是外面卖的,家里不做,咸糊涂味道更加清淡家常一些。

 

小时候,我家大人在吃饭的时候总是端着碗去门口弄堂里跟街坊们闲聊,谁家做的工艺略复杂的吃食也会分给邻居,比如蒸的菜馍,打的咸糊涂,包的包子,煎的腊肉。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什么界限感,非常熟络,家里大门敞开着,养条小土狗卧在院子口,生人勿近的。谁家的孩子放学了家里人还没回来,就会到邻居家去写作业吃饭,顺便看上一阵《大风车》。

 

如今我家周围那些邻居也都有了孙儿、外甥,有的也都去了子女家,也不再那么熟络地开着门,近些年为了环境卫生也都不再养狗了。我挺喜欢小时候的时光,可时代总是要发展,人们总是要变化的。

 

我一直认为老家才是家,家里的各种滋味,是吃的最习惯的滋味,家乡的河,家乡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郑州,但会经常回鹿邑。回家的时候觉得心里踏实,没有忧虑,不像在异地他乡,总觉得如浮萍一样漂着,无法安定。我想我已经把心留在了鹿邑老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鹿邑人对老家有多爱,得看TA对“妈糊”有多痴迷

老子的家乡在鹿邑,鹿邑话有股妈糊味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