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炳轩、陈全国、南振中、胡葆森……河南高校出牛人最多的一栋楼,为什么是老郑大14号楼? | 豫记

张生丽 豫记 2020-09-15

郑大新校区建好之后,老校区就日渐冷清。曾经叱咤风云的文科区十四号楼也改头换面,你可能不会知道,当年这座楼上有跟着郑大一起成立的文科专业,走出来的大咖牛人数不胜数,比如现任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原新华社总编南振中、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等等。在郑大校史中,老郑大十四号楼的地位无可撼动。

 


张生丽 |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十四号楼是郑大文科区灵魂

走出了无数大咖

 

我的母校是老郑大,也就是现在郑大南校区。

 

它坐落在大学路西,金水河穿校园而过,将校区分割开,河南岸到桃源路之间是理科区,河北岸到中原路之间,是文科区。

 

文科区内正对北校门,是一座轴线对称、主楼高耸、庄重大气的五层建筑。这就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被称为十四号楼的文科区主教学楼。

 


现在它有了新的名字叫“佛罗里达国际学院”,曾经悬挂在最东侧外墙上的“文化与传播学院”的牌匾已经不见踪影。

 

据郑大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近百岁高龄的王碧岑回忆,当时国家一穷二白,要求校舍尽量朴素简单,十四号楼诞生于中苏关系友好时期,带着苏式气质:它墙壁厚重、框架阔大、采光充足、冬暖夏凉。

 

更重要的是,从这栋苏式风格的大楼里,走出了许多大咖。

 

既然是文科区,中文系自然是顶梁柱。

 

1964年毕业于郑大中文系的南振中是河南灵宝人,曾经是新华社总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退休后的他依然为新闻事业奋斗着,2013年白发苍苍的南振中来到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院长,2016年被聘为郑大新闻与传播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还有从中文系出来的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女杰、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彬,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奖、文学评论家奖获得者耿占春等。

 


而外语系(外语学院)走出来的胡葆森,估计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熟悉的。他是建业集团的董事长,也是创始人,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总有他的名字,跟王石、冯仑被并称为“中国房产三君子”。

 

他一直坚守在河南老家,是一位乡愁满满的慈善家。2016年12月23日,他给母校郑大捐了一亿元,设立“本源教育发展基金”,支持母校的教育和体育事业。

 

还有毕业于文科其他院系的,比如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作家青青、艾云,梨园春主持庞晓戈等,数不胜数。

 

毫不夸张地说,十四号楼是文科区的灵魂。

 

 

在郑大校史中

十四号楼的地位无可撼动

 

自1954年郑大建校,十四号楼就随之诞生。

 

而中文系则是郑大设立的最早的院系之一,1956年,创建伊始的中文系就在这栋楼上办公。当时一起在这里办公的还有政治专业和历史专业。1960年加入外语系。

 

1996年底,中文系与新闻系合并,成立了文化与传播学院,于是十四号楼最东边的墙上就挂上了文传院的匾额。

 


2004年,文传院撤销,分别成立文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依然在十四号楼上办公。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专业——法学院,我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1980年初,十四号楼上有了郑大法律系的办公室,当年就有100多名学生。1981年底,第一届(1977级)郑大法律专业毕业生走出校园,共有26人,当时在全国,有1977级法律专业毕业生的院校只有四个。

 

郑大法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也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当时,在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调入近30名优秀教师,其中包括刘国任、肖乾刚、叶高峰、金凯、潘永隆、霍震、沈绍芳、胡仕湘、吕泰峰等。

 

我上大学那会儿,常常看到这些任课教授每天骑一辆旧自行车,神态从容蔼然,往来于南生活区和十四号楼之间。

 


印象深刻的有身材高大、广东口音浓重的刑法学泰斗叶高峰。他研究的是中国刑法学、犯罪学。因为他,1990年郑大获得了刑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河南法学硕士点“零”的突破。

 

他是郑大法学院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为郑大法学教育及法学院的组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名字被收入我国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教授主编的《中华法学大辞典·名人录》。

 

还有和蔼亲切的民法学翘楚胡仕湘、锐气年轻的环境法新秀肖乾刚,这些著名学者,都是当时参与相关法典制定的权威人物,却平易亲切,如同自家父兄。

 

1985年,郑大法律系设立经济法专业,是全国首批,经济法专业后来独立成经济法系,1994年与法律系合并组建了郑大法学院。

 

第一个法律专业硕士点建立后,各类法律相关专业的硕士点随即纷纷建立。2005年郑大法学院获得了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授予权,这是河南省第一个法学博士点。2010年又获得了法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可以说,作为十四楼成员之一的法学院在郑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

 

 

不论学习还是生活

十四号楼都有故事

 

往年的每个秋天,当文科新生,背着行囊,从四面八方走进郑大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南北通透、庄严朴素的十四号楼。

 

在十四号楼顶层最西边,那间法学院小阅览室。它偏僻安静,正对着通往楼顶的楼梯。有时看书累了,我就上到七层高的主楼楼顶,俯瞰远眺。


当时十四号楼在郑州,算是比较高的建筑。楼顶视野开阔,不但能将整个校园尽收眼底,还能望见远处的二七塔。


 大一法学大课读完后,专业课不那么紧张了,我常去中文系蹭课。

 

图书馆


中文系有几个知名作家、诗人,他们的课不但吸引本系学生,还常引得外系学生慕名旁听。

 

于是,十四号楼那能容纳百余人的阶梯大教室里,一座难求。窗户下、过道里、甚至讲台边,站着坐着的,都是如饥似渴听讲的同学。

 

刚刚获得2018年“柯布共同福祉奖”的中国著名生态批评家、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当时年曾在郑大开过一门“文学跨界研究”课程,他的课触类旁通、启人心智,语言风格亦庄亦谐、驾重若轻,颇受学生推崇。

 

还有风趣儒雅的诗人、评论家单占生,听他的课,如沐春风。

 

除了学习,生活中的十四号楼也很有趣。

 

常常有男生女生到十四号楼顶看星星,我的同学里也有这样的,毕业后还结婚了。有次同学聚会,遇到这对同学,问他们当年是不是常去十四号楼顶约会。两人极力否认,男主说:“咱那时候,校方明令禁止谈恋爱,操之过急,会被开除学籍”。

 


而操之过急,是文科区的一个小典故。

 

一个同级外系女生,来自豫东农村,高中时经过数次复读,考到郑大后,已是老大不小。她们那有早婚习俗,高中时家里就给定了一门亲,未婚夫是在部队服役的同乡。

 

大四春天,男方休探亲假,从外地来郑州看她,情浓之时,一对鸳鸯忍不住去校外开房,被巡防队员逮住,送到校保卫处。

 

女孩因此被学校开除。白纸黑字的布告,就贴在十四号楼门口醒目的位置。

 

不过,几年后,不甘心就此被开除学籍的女孩,复读后再次考入郑大。反观如今大学生不但可以结婚,在校期间还可以休学回家生儿育女,社会是越来越开明了。

 

时代总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

 


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十四号楼,日益空寂。它青灰色的外墙,已被涂刷成白色。但在许多老郑大文科生的心中,它永远是外表朴拙低调、内心虚怀若谷的十四号楼。

 

如今,变身为郑大佛罗里达国际学院的十四号楼,学科专业齐全,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科区这个灵魂级的存在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书写着它的辉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生丽,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供职于河南省农行营业部,业余写作。


推荐阅读

最憋屈的省会叫郑州,3600年前已是全球最繁华的大都市,为什么仍有人觉得它没历史

郑州耸立千年的最高建筑 是如何消亡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