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界限是磨合出来的
传统文化是泛娱乐时代的一座宝库,但它究竟该如何与互联网融合?当传统文化遇上飞速发展的生活方式,它应该派生出怎样的新观念与新表达?在4月10日的“腾云下午茶”上,各位智库老师、媒体大咖、业内行家就此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之前腾云整理的嘉宾发言集锦未能展现本场讨论的全部精彩内容,今天我们又选编了两位专家的发言,与大家分享更多大咖们的观点碰撞。在后台留言说看不过瘾的粉丝们,你们要的更多干货来啦:)
以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斌的发言,经腾云整理。
黄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今年开始我在北大带一门本科生的课,大三的课,是文化政策学。上课的第一节课我问他们未来想做什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课上有20多个学生,有一些中国的学生的回答让我感觉到非常的惊讶。近一半以上,都是90后,都琢磨拍电影。只有一个学生可能要读研、读博,剩下都是想去拍电影。我问他们学文化政策学这门课的期望是什么。他对我这门文化政策学的期望就是,我教完后他能看懂政策就行。课上有一个介绍产业政策的作业,其中有一个组就选了《王者荣耀》。他的题目是就《王者荣耀》的争论看游戏产业的政策价值取向。我给这个选题报告的意见是,我们很难通过这样的一个社会争论来反映政策的价值取向,这是社会取向和政策价值取向略微分开的事情。政策未见得就一定要跟社会价值时时刻刻保持一致。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学生是不是想多了,我们的游戏、我们的企业是不是要想这么多,企业是不是做好游戏就行了,谈特别多的社会价值是不是想多了。我想问的问题是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企业价值取向是什么。
我从前年开始跟腾讯一起合作做专门研究泛娱乐的课题。我当时有几个问题:一是底线。我们说的底线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难控制的问题。
我们谈底线的时候,我建议要把政策、法律的底线和一般的社会认同分开。社会认同乃至整个的社会道德都在慢慢提升,人们对于很多事情是越来越包容的。但一旦把底线放到公众舆论场上来讨论时,新媒体传播的舆论不自觉的会走向偏激。我所理解的新媒体传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社群化传播。社群化传播就容易走向偏激和对立。比如我跟你之间明明有85%是统一的,但是我非要强调不同的那15%,因为这样才有话题性。新媒体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问题。
到底大众的底线和我们真正想说的底线之间的差别有多大,这是我想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不同的主体要守住不同的底线,司法、政府、企业、协会要守住不同的底线。比如大众话题,这个事情交给协会来做可能会更好一些。企业要服务于特定的客户群体,所以我认为企业要守住的底线是企业自身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传导到社会上会形成一种表达。
这个事情确实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说划清界限和底线,划清不是一个很好的词。界限其实是主体之间相互磨合出来的。企业和社会,企业和协会,或者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在成熟的社会中,相互磨出来的。我进一寸你退一寸,或者我进了一寸你只退了半寸。通过磨合,将界限磨清楚,每个人都清楚了家庭、企业、社会、政府各自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国内做文化产业研究的,更多讨论的是政府管制的边界,国外也有很多人担心政府会不会误导民意,但同时,他们对大资本会非常地警惕,因为传媒巨头对一个人的思想影响很大。
企业的边界在哪里有两层意思,有一层意思是做游戏是不是要承载这么多文化。如果腾讯做游戏的时候加入文化元素,作为一种多元化表达是好的。相反,如果腾讯把游戏承载文化的功能做得很好了,我心里多少有一点担心。假设你做完游戏之后把背后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的解释全都做了,张老师以后写的书就没人看了,没时间看了,多少也有这样的问题。回到企业、社会、学术、家庭之间的边界在哪里,企业(比起不做)做多了反而让人害怕。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不创造一个人物,而用历史人物的名称?我的观点是,越成熟的产业体系的结果更加可控,比如好莱坞,它提出一个IP就大概知道能打多少分。而越不成熟的产业体系,提出IP的结果更不可测。所以我倾向在前端找一个大家都熟知的IP,这样至少前端控制住了,后端即使因为产业不成熟没有控制住,到社会上或者生产过程走偏了,至少前端控制住了。从我的观察角度来说,这可能是很大的原因。前期采用耳熟能详的IP,可以保证后期做出来的产品,就算这个产品没做好,但熟悉的IP能让更多人接受。
产业体系跟创意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产业体系越完善,生产和传播能力越强,我们在前端创意的自由度就越大。而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创意还受到很多框框条条的限制。
讲到泛娱乐时代需不需要新表达,或者怎么个新表达法,大家都肯定同意新表达是必须的,问题是怎么去新表达而已。我个人是赞同游戏化表达这个事情的。游戏化的表达是指要引入游戏化的思路,无论是对泛娱乐还是对教育。为什么小朋友爱玩游戏而不读书?应该反思的是现在的教育系统:教育系统是不是没有像游戏一样,每20分钟给你一个反馈,是不是没能把教育产品做成像游戏这么丰富、有意思?我自己会更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半孩子的爹,有时候会想把小孩送到学校会不会把他毁了,家庭教育更重要。我的小孩不可避免会沾染到游戏。既然游戏这么受欢迎,我从研究的角度,就想研究怎么把我们的知识、教育做的让小朋友、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些。
当然新表达的形象有很多,IP化是最好的表达。只有多种产品共同开发出来,彼此之间能够联系上了,在这个时代才真正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东西做完了之后没有传播力,就没有经济价值,更不要谈社会价值了。一个电影连一张票都没有卖出去,说它社会价值很大,我也不信。这两件事情要达到平衡。实际上这两个话题都是很重要的话题,绝对不是彼此偏废的。IP化在我看来反而是很好的,至少它可以解决掉经济效益的问题。剩下的社会价值的问题还可以用别的办法去探讨。如果经济效益也解决不了,那社会价值本来就解决不了,这两个东西都解决不了。
从新表达的角度来说,我特别赞赏魏老师说的编码和解码的问题。什么是新表达呢?是新的编码方式和新的解码方式的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为什么热烈赞美互联网,热烈赞美泛娱乐时代,还提出新的观点,比如创意者经济的东西。是因为你要对一个事情有充分的认知,一定是各方面的意见你都能看到。而我们现在的新媒体表达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大量的自媒体、新媒体涌现出来之后,大众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观点。包括我刚才从生产角度说的,担心腾讯要是包揽了学术、文化人做的事就没人听张老师讲了,我都想归结到这一点上。我们既需要有《王者荣耀》也需要有别的东西来讨论。不用讨论《王者荣耀》这个东西好还是不好。按照我的观点来说,什么是泛娱乐时代新表达?以《王者荣耀》为例,就是关于《王者荣耀》的讨论可以同时有多种声音提供给受众,由受众或解码的人来判断。
泛娱乐时代的新表达,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由解码的人自己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是我认为新表达要想说的事情。
但是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太难说服别人了,想说服一个成年人几乎不可能。我自己的观点是想说服成年人几乎不可能。在这个泛娱乐时代,探讨新表达就是要探讨一种更加有效率的,能够把观点相互交流、碰撞、吸收、成长的沟通方式。而这个东西不是《王者荣耀》做的,也不是泛娱乐行业做的。这是从小开始的,从教育开始要给大家不同的材料。让大家认知并认同,在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下有不同角度的表达和解答,让你会觉得每件事情是立体的。
《王者荣耀》现在就是一个社会热点,我们要做的是蹭这个热点,把这个观点表达了,借它来讨论一种新的沟通表达的方式。新媒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我们一以贯之地用相对比较普遍的价值观来蹭热点并表达一些观点,就能让这些观点能够对社会、对青少年、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泛娱乐时代的新表达。
推荐阅读:
※腾云下午茶|嘉宾发言集锦:泛娱乐时代的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