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和他们的未来世界 | 《腾云》64期精选
随着社会“进化”速度加快,后千禧一代,也就是00后们或许将面对一个更加光怪陆离、无法预料的未来世界——基于不同亚文化而产生的社交平台实践着“人以群分”这一古老箴言;社会和职业竞争也可能迥异于现在——人将会褪去“工具化”的角色,转向“艺术化”; 爱情与婚姻变成稀缺品,但并不妨碍人们用工具化的思路结婚、繁衍,人们孤独,但不寂寞。未来,00后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编剧、科幻迷、小说创作者大头马给出了自己的预言。
大头马
编剧,科幻迷,小说创作者
我们的世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并且越来越快。在过去十来年,乔布斯和他的iPhone彻底革新了手机的面貌和功能,皮克斯用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动画带领我们进入梦幻世界;埃隆·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正强有力地取代传统的汽车制造和消费领域,Space X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私营航天公司,让普通人也有望某天踏足火星;而扎克伯格和他的社交媒体更是在日常层面上改变了我们彼此互动和沟通的方式,让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紧密和立体。就像我们在十年前无法想象今天的世界会变成这样,生活在现代的未成年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十年之后,00后这一代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我试图幻想这幅图景——
1
社交:
QQ时代又回来了
80后青春年少的时候,最普遍的聊天工具是手机短信和QQ。在短信时代,每条信息都经过审慎编辑,人们会保存特定对象某些意义不明和意义明确的短信。微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当下人的社交模式,但对于90后乃至00后来说,QQ时代似乎又回来了——他们大量使用QQ空间,与此同时,基于不同的亚文化兴趣而产生的社交平台,也实践着“人以群分”这一古老箴言。
我们还不能明确知道00后在未来会面临和使用什么样的社交工具,但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进一步无远弗届地深入每一个人的线上线下空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巴别塔”将会被打破;另一方面,精细化发展的亚文化又会将他们区隔成一个一个需要某种密码才能相互连接的小众人群。因此未来可能是一个多元而又统一的局面。
2
职业:
人类将褪去“工具化”角色
在可见的未来,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普及,众多工种将会被替代或彻底成为历史。专业分工也许会分成两大阵营:一个是借助科技,参与到机器取代人工这一大潮中,另一个则不得不通过精细化和升级自己的门槛以保住饭碗。
以传媒业为例,普通意义上的记者可能十年后消失,通讯系统的全球联通,包括监控系统的无处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任何事情,一个普通人都可能立刻知晓。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因此更需要一些“高级记者”,借助他们的调查、组织和写作,让更复杂的世界真相为人所见所知。
对于00后而言,社会和职业竞争可能会迥异于现在——人将会褪去“工具化”的角色,而转向“艺术化”,人在选择工作时或许会更加以兴趣和合乎自己天赋为导向。如若更深刻一些,人会首先思考,他这一生究竟应当怎样度过。人的高级价值被更加重视,工作远非养家糊口这一功能所能涵盖。但另一方面,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似乎也出现了某种分裂,对平庸者来说,他或许将面临极为严峻的状况——他应该做些什么?还有什么是他可以做的?我们对未来的推测毫无疑问并不是必然美好的,贫富悬殊会变得更大,阶层固化,教育、医疗等资源进一步不均,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3
婚姻:
会变得更以“利益交换”为基础?
高离婚率、晚婚乃至不婚、人口负增长,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人口逆向增长似乎就像电影《蠢蛋进化论》所言的那样,那些更加聪明的、受过更好教育的、发达地区的人群,倾向于不生孩子。
而随着性别平权运动的开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婚姻和恋爱对年轻人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简而言之就是,比起找一个并非真爱的配偶,人们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待着。同样的,随着性与爱的分离,以及性观念的开放,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会更加懂得炮友/爱人/配偶的区别。大家会对这样的分别习以为常。那么,婚姻或许会变得更加以“利益交换”为基础。
可是,另一方面,人们也会变得更加孤独而不自知(因为一切看上去都被满足了)。这使得爱情变得更加纯粹,当它到来之时,将会使人如醍醐灌耳,电闪雷鸣。然而,这纯粹的爱情注定是低概率的,有些人或许一辈子也不会遇见。爱情变成稀缺品,但并不妨碍人们用工具化的思路结婚、繁衍。人们孤独,但不寂寞。
优生学将被广泛应用——这建立在聪明人意识到必须传递自己的基因的基础上。人们像生产一款完美的手机一样,生产一个完美的孩子。而为了更加便捷和高效地管理和培育孩子,使用集体主义式的方式似乎再好不过。孩子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机构统一养育,省下年轻父母的精力和时间,使他们发挥更大价值。
本期主要内容
王晓冰 卷首语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Shasha 不走高考独木桥,00后是真正全球化的一代
大头马 00后和他们的未来世界
迈克尔·蒂莫克 美国如何界定后千禧世代
宝树 有多少科幻预言已成现实
布鲁诺·加西期 BBC创新之路
方可成 用媒体素养教育改变课堂和学生
吉莉安·维特沃丝/杰克·哈丁格思 欧洲数据可携权将有利于创新
罗伯特·阿特金森 加征关税将伤害美国经济增长
莫妮卡·安德 为何还有一成美国人不上网?
肯佳尔·戴夫/克莱尔·方丹 纽约父母择校会使用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