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故宫的基因,就是时尚、开放、创新 |《腾云》67期精选

腾云 腾云 2020-08-23

将近600岁的故宫变了,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有创意。无论是“一年卖出10亿”的故宫文创,还是萌化人心的“网红”故宫御猫,都让人看到一个正在“逆生长”的故宫。

 

在故宫求变的背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认为驱动力之一来自公众的需求。展览、文创、数字化、学术建设,等等,背后都有服务公众的考量。他说:“故宫的文化是反哺公众,这是做所有事情的初心。深入探求故宫“维新”的来龙去脉,其根源仍是故宫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它是一个开放的基因、创新的基因。” 


采访/腾云编辑部


邓伦、周一围当上了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蔡少芬解锁乾隆花园,王丽坤首试文物修复......你不知道邓伦是谁?没关系,年轻人知道就够了。

 

《上新了·故宫》2018年11月9日上线第一期,至今已在豆瓣取得8.2分的佳绩。有评论说,《上新了》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上心了”。

 

但更本质的原因,或许还得回归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片中说的那句话:“在我的眼里,故宫正青春。”

 

将近600岁的故宫,因其新颜焕发,而愈加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单单从影视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上新了·故宫》


2012年播出的《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豆瓣评分9.3;2016年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9.3,据说剧集播出后,有2万多年轻人去故宫报名修文物......从故宫御猫、朝珠耳机到《故宫日历》和“朕亦甚想你”,撩拨时代心弦的故宫,已经成为年轻人心中名副其实的“网红”。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数字故宫也好,文创产品也好,都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故宫注重对青年心理进行研究。故宫不再将年轻人当成教育对象,相反,年轻人的反馈“会教育我们怎样去转化传统文化”。


“如果未来的文化建设没有青年的参与,那么是不可想象的。”冯乃恩说。

 

“转化”,是冯乃恩在多个场合都会强调的词。2017年11月29日“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他在以《数字故宫的未来之路》为题所做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传统文化的内容只有经过揭示、解读、转化并创造出全新的IP,才能走进公众生活,而实现之路就是“文化+科技”。只有坚持“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的定位,故宫博物院独具特色的四大资源——古建筑群、院藏文物、故宫文化和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演讲中他提出,数字故宫的未来之路,要实现四大“融合”:第一是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融合;第二是多学科的融合;第三是与互联网融合;第四是博物馆与社会的融合。通过深度融合,构建完整、庞大、科学的数据库并实现大数据分享利用,塑造博物馆的新形态等,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018年9月4日,本刊对冯乃恩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访谈,以期了解故宫“维新”背后的驱动力、价值取向和故宫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以下为访谈的部分内容:



- 0------

故宫求变的初心与基因


腾云:

在过去这几年,故宫新的变化是以什么作为驱动力的?

冯乃恩:

如果非要去找的话,从理念上说,那就是公众。因为公众有诉求。所以我们先从捡垃圾做起,然后做整个参观环境的提升,再然后有文创、做展览,一点点积累起来。所有的点都指向公众,宫的文化是反哺公众,这是做所有事情的初心。

 

故宫的影响力从2012年、2013年开始逐年爆发,比如文创的“萌”系列;但所有东西都不是没有来由的,而是积累了很久,所以我说要找的点就是“公众”;而在内部,另一个点就是学术。单霁翔院长讲了,我们所有的文创都是讲内容的,我们所有的数字产品都是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学术故宫是根基,然后才有公众故宫。我们愿意把学术研究的成果,让专家发表文章、去开研讨会,同时让公众都可以了解这些学术成果。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用数字产品、用展览、用讲座,这不就了解了吗?所以点还是在公众。


天穹护佑—藻井伞设计


从存续时间上看,600年的紫禁城是古老的,但是从内核上看,故宫不乏时尚元素——朱棣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探寻大千世界广播中华文化,雍正皇帝能穿欧洲宫廷服装,自己还画了像;大家都说乾隆皇帝的艺术眼光俗,但他把国外的玻璃技术、钟表技术引进来,并结合中国技艺创造了独特的玻璃器和中国特色的钟表;末代皇帝溥仪,自己骑单车,还引进了电话。故宫博物院刚成立时就采用理事会制度,它不时尚吗?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时尚,有它的基因在里头,它是一个开放的基因、创新的基因。中华文化骨子里是什么?能“融”。我把所有东西去芜存菁捏合到一块儿,炖出了一个佛跳墙,这就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断的原因。创新不见得只有无中生有,有了融合,它就是一种创新。



- 02------

公众与学术:

定位故宫形象的两个维度


腾云:

故宫有没有给自己设一个定位?比如如何描述自己的形象?

冯乃恩:

我们没有刻意给自己画像,但单院长有两句话,第一,“世界一流博物馆”;第二,“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形象。故宫的形象,我觉得还是让大家去说,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大家认为故宫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


《紫禁城祥瑞 》iPad 宣传海报


从单院长所做的事情和他讲的话来看,他最看重的,第一个是公众。他一直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故宫是什么样子,往高说,故宫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往低说,老祖宗的这些东西,能让观众很舒服地来看看。第二个是学术。单院长为什么建研究院和故宫学院?因为他强调学术。当然,无论是公众的故宫,还是学术的故宫,还有一个最根本的,是安全故宫。不能像巴西国家博物馆那样,那太惨痛了。



- 0------

博物馆发展的三个“极其重要”


腾云:

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这件事,会加速我们国内博物馆数字化的进程吗?

冯乃恩:

针对这则新闻,我在我们博物馆微信群发了三个“极其重要”,第一是数字文物极其重要,第二是异地灾备极其重要,第三是政府责任极其重要。

 

巴西的一个教授在报道中说,现在博物馆只好按照照片把文物复制出来。照着一张照片怎么可能复制出文物?只能是样子像,尺寸、结构、配方都不准。所以我2012年提出“数字文物”,除了平面影像、三维影像外,还有看不见但测得到的配方、材质、工艺等众多数据,还有所有专家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展示后观众的反馈信息,结合到一起形成数字文物。当时我提出数字文物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将来一旦这个东西没了,我们可以按照这些数据去做完完整整的、一比一的、原汁原味的复原。即使不复原也没有关系,里面承载的所有信息都保存下来了,仍然可以研究。当然还有更多的用途,比如让观众得以无拘无束、逼真地虚拟体验。


《清代皇帝服饰 》iPad版页面 


第二个,灾备。做了数字化之后,这些数据都得存储。一开始在异地难做的话,先在同城做备份。没有危机意识是不行的,也许100年都不发生意外,但一旦发生,就无可挽回。

 

第三个是政府责任。现在都说希望社会的力量能够进入到博物馆的管理当中,让社会资金、社会人才进来,这都可以,但是替代不了政府的力量。在文化的传承上,政府是最重要的力量,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保障博物馆的正常运转。法国的博物馆管理上政府投入了很大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参与,卢浮宫有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叫战略发展部,四处去筹集社会资金,还有一个很大的组织叫“卢浮宫之友”,企业家帮助他们去筹集资金。在故宫的保护上,国家投入非常大,是主要力量,同时我们也在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比如故宫有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对社会私募,现在主要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其实我很想做一件事情——腾讯基金会做得非常棒,尤其是线上的公募,如果故宫能够去做的话,有很多公众可能都愿意参与。



- 04------

学术性与趣味性兼顾的故宫


腾云:

过去大家对参观博物馆始终抱有一种“它是高高在上的,我是去学习的”的心态,但最近几年大家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改变了不少,很多人都觉得故宫特别有趣、有活力,故宫是如何改变公众对自己的印象的?

冯乃恩:

单霁翔院长这些年一直在不同的场合里说,前任郑欣淼院长带领故宫的十年是辉煌的十年,这是非常中肯的一句话。郑院长2002年到故宫,2012年初卸任。这十年里,2002年开始启动故宫大修,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百年大修;第二,启动了七年文物清理,从2004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完成;第三,开始对外交流,跟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第四,展览方面,比如武英殿作为书画馆,文华殿作为陶瓷馆,都是他在任的那时候开始布局。因此为故宫今天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单院长接任后,积极主动地通过媒体去宣传故宫,又不辞辛劳地去给公众做讲座,现在已经做了一千多场,让公众充分了解故宫文化是什么,了解故宫人都做了什么事,从而打开了故宫通向社会的大门,然后数字故宫我们拳打脚踢地做,故宫文创也拳打脚踢地开始做起来。



大家说故宫变活泼了,其实基本上是从数字故宫、故宫文创这两方面开始感受的,然后拓展到其他领域,展览开始变样,越来越鲜活,学术性、趣味性兼顾,社会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学术研究上,郑院长时期建立了课题制度,每个人都可以申报故宫内外的课题。单院长更灵活,搭了故宫研究院这个平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来研究故宫,然后又搭了故宫学院这个平台,我们的人全都出去给你们做讲座,这就更活了。这两个院长都对故宫发展功不可没,只是方式和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 0------

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腾云:

故宫收藏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吗?

冯乃恩:

当然。故宫收藏的原则,第一是补清宫所缺,清宫旧藏里流失出去的是我们首要收藏对象;第二是跟我们的馆藏有渊源关系的,比如说从画作流派上、工艺流派上纵向传承的,或者材质、技法横向拓展的,这个我们也收;第三是当代的作品,它一定是最顶尖的、被大家公认的代表作,我们才收。吴冠中、刘国松、范曾、崔如琢、张仃、黄苗子,等等。

 

近现代的作品展览得比较少,所以单院长有一个想法,就是建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专门展出故宫收藏的现代艺术作品,比如徐悲鸿的作品,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等。

 

故宫北院区的新馆,不仅是故宫藏品的展出地,还可以引进社会上的一些现代艺术展,可以打破古今界限,融通古今。那里还有1万平米专门做数字展览,那个地方将来会很好玩。

 

将来的数字展厅,未必像现在的养心殿展,我希望将来整个展厅是全息的,观众不受任何束缚,不戴任何设备,通过遍布整个展厅里的全息设备,就可以在里面感受文化。


《紫禁城祥瑞 》iPad 版页面:创造你自己的祥瑞


故宫和腾讯建了创新实验室,我是希望创新实验室的图像识别技术以后用到文物鉴定、文物修复领域里面,这样才有意思。还有区块链、大型游戏,我觉得可以跟腾讯一起开发一个大型游戏,我们要在游戏领域里树立正能量,游戏也可以很有文化,要把故宫文化的外在表现做进去,通过玩的方式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才叫游戏,而不是打打杀杀、争争抢抢。

 

传统文化怎么跟当代接地气?不能老把自己摆得高高在上,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去接受传统文化的东西,那一定要选大家最亲近的、最愿意走的一条道路。对于年轻人来讲,它就是游戏,包括APP,其实内核也是游戏。最早我们做的《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都是游戏。《胤禛美人图》,观众去看这幅画时,首先被吸引的是什么?是里面动起来的火苗和发型,那是好玩的东西,它也是一种游戏的表现。


《皇帝的一天 》iPad 版页面:故宫给孩子最特别的礼物


故宫文化怎么走进公众的生活?原来的纪念品,一个小摆件放在桌上,公众可能看都不想看,回家就忘了。但做成生活用具呢,比如围裙、筷子,人们每天在厨房做饭、吃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故宫,做成家居用品,坐、卧、行都能感受到故宫的存在。数字故宫也是一样,每日故宫APP、V故宫短视频让你拿着手机上下班的路上就能欣赏故宫。为什么我老讲“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这个意思。在生活中,你不经意间就被故宫影响、被传统文化浸润,文化就这样成为生活自觉。


感谢您关注和支持《腾云》,第67期限量赠阅开放申请中,敬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即有机会获赠本期《腾云》。


互动话题

行李牌、冰箱贴、故宫口号、每日故宫APP......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故宫元素呢?它又带给你怎样的文化熏陶?快来分享你的体验吧~


本期主要内容

 王晓冰 Outside The Box 

 曹飞跃  揭秘!600岁故宫顶级“网红”修炼史

 腾云编辑部  专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故宫的基因,就是时尚、开放、创新 

 曹飞跃  “文化+”如何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绿妖   故宫文物修复:河流与海洋的故事

 阿改  赵广超:故宫,就是一个大故事的终端机

 猫粮  在讨好新一代公众上,国际知名博物馆都做了哪些尝试?

 徐可  苏奎峰:从火炮控制到自动驾驶

 刀娘  塔可:跟着典故里的中国往后走

 孙信茹  当“ 中国大妈 ”们自拍的时候,她们想说的是什么

 王烁  赫希曼:另一种忠诚

 刀娘  萨拉斯诺:蜘蛛网、宇宙起源与人类的未来 

 阿改  House Vision :家的未来

 Jared Robert Keller  利用区块链搭建可信档案库的挑战 

  Lisa Perez  大机构为何不愿共享数据 

 Trevor Johnston  3D 打印的潜在安全威胁

 Farita Tasnim  未来医疗黑科技的演进方向


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文吗?

动动手指把腾云设置成⭐星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