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配得上勇敢者的付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你知道吗?冰川会动
1827年,有个地质工作者在阿尔卑斯山的老鹰冰川上修了一座石砌小屋。十三年后,发现这座小屋向下游移动了1428米。
小屋又没有装轮子,不可能自己动。唯一的解释就是,冰川在运动,把小屋带跑了。
你以为你眼中的冰川是这样的。↓↓↓
实际上,它是这样的。↓↓↓
别小看冰川这一动,它不仅能改变地貌,还有可能调整地壳,使海平面变化,改造水系,引起生物灭绝等。
为了弄懂这些,冰川学家用的时间跨越了3个世纪。
中国有46377条冰川
冰川学的研究是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冰川开始的。(阿尔卑斯的冰川果然厉害,不但带跑了房子,还催生了冰川学。)
为什么是阿尔卑斯?
这里冰川多啊。阿尔卑斯地区可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覆盖着厚达1公里的冰盖,这里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有4000平方公里。
拿,下面就是位于瑞士著名的阿莱奇冰川。↓↓↓
说来也巧,冰川学的奠基人阿加西,就出生在有众多美丽冰川的瑞士。
山谷冰川中部流速最大,就是他最早发现的;冰川术语中的终碛、侧碛、中碛等,也是他最早提出的,而且沿用到现在。
冰川示意图
和欧洲冰川学的飞速发展相比,咱们中国冰川学的起步真是太晚了——直到1957年,“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才第一次在祁连山见到冰川。
当时,身处其中的施先生见到的祁连山冰川,可能没有照片上这个角度这么壮观,但足以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萌生研究这些“大冰块”的心思。
而研究的初衷特别简单:为了改变西北干旱局面,西北这么多冰川可以用起来啊。
要想用冰川水,就要先化掉冰川。
后来有科学家研究过:要把全球所有冰川化成水,需要5000年的时间,把这些冰川水注入大海的话,海平面会升高近70米。
这工程听起来有点大,而且好多冰川实属“长寿老人”,我们听它们“讲故事”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化了它们取水呢?
所以还是先好好认识它们,才最重要。
1958年,施先生就带队到祁连山做了第一次冰川考察,首次考察就有了大惊喜——他们发现了蓄水量有两个北京十三陵水库那么大的冰川,还给它起了名字——七一冰川。
现在,七一冰川可是整个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的冰川。
后来,经过20多年的考察、整理,施先生组织编制了《中国冰川目录》,终于弄清楚了,我国冰川面积有59425平方公里,冰川数量为46377条,中国成了冰川大国中唯一一个全面完成冰川编目的国家。
中低纬度带冰川面积比较。图表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2月
为研究失去5个手指
搞清楚冰川有什么用?其中有一个特别快速实际的作用就是指导登山。
高山攀登有很大的危险性,特别是攀登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冰裂隙、雪崩等危险随处可见,考察清楚地形地貌,才能更大地降低风险,增加胜算。这时就需要冰川学家出马了。
1964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希夏邦马峰,就有施雅风先生带领的考察队的功劳。
1964年,施雅风(右二)在希夏邦马峰考察时于冰洞前留影
也正是在这次考察时,施先生发现了冰塔林。
冰塔林
这是只有在低纬度、大陆腹地的冰川才有可能出现的奇观。由于太阳入射角度高,太阳辐射从冰川上面直射冰川裂隙,引起从上到下的消融,才能使冰塔林个体高耸、陡峭,冰塔才能成林。
和施先生相比,“冰川教授”崔之久先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1959年与国家登山队一同攀登慕士塔格峰时,因为雪镜也不够专业,两侧挡不住冰雪反射的阳光,他出现了雪盲的症状。
“登顶时,我几乎是闭着眼睛上去的,下山时,因为眼睛看不到,手又没知觉,结果手套掉了都不知道。”
虽然成功登顶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崔先生却患上了严重的雪盲后遗症,还失去了右手的全部5个手指。
在南极扔掉备用衣服
虽然研究冰川要冒生命风险,但慢慢的,大胆的冰川学家还是不满足了——家门口的冰川研究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往远处走走了?
这次,他们把视线对准了南极。
为什么非要研究南极的冰川呢?
南极冰盖
因为南极冰盖上的降雪不会融化,年复一年,来自大气甚至外太空的物质被封存在冰层里。采集这里的雪样进行分析,能得到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许多定量信息,这对冰川学和气候变化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冰川学家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早在1982年,冰川学家谢自楚先生就踏上了南极的土地。不过,谢先生发现的千里马——冰川学家秦大河,却因徒步穿越南极一炮而红。
1989年,秦大河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徒步5986公里,经南极点,在220天后的1990年3月3日,到达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
穿越过程中,秦大河每走55公里,就会挖一个1米深的雪坑,观察记录雪层剖面,采集雪样。
后来,为了赶在冬季到来前到达终点,队员们不得不精简装备。为了保住采到的雪样,秦大河扔了自己的备用衣服,同行的法国队员直喊他:“疯狂的科学家。”
秦大河(坑中穿白衣者)在南极内陆(南纬86度)2米雪坑内采样。
不过,这个疯狂科学家保住了他采到的800多个珍贵雪样。
“骗”来的冰芯实验室
虽然有了800多个雪样,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实验室和分析仪器,雪样分析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好比有了新鲜的食材,却没有火和锅。
秦大河想:必须建个冰芯实验室。
冰芯
冰芯就是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冰芯中究竟能分析出什么呢?拿极地举个栗子吧。
冰川50米深度处,空隙中的空气作为气泡被封存。这些气泡是冰初形成时的地球大气,蕴含了关于过去的无穷讯息。除了气泡可以反映古大气成分,冰芯中可以分析的每一个参数都承载着地球系统变化过程的信息。
“建一个实验室至少需要上千万元人民币。”一次肯定要不来这么多钱,秦大河聪明地先找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要到一台价值165万元的MAT251型气体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
有了仪器总要有地方放着吧,秦大河开始“厚着脸皮”要实验楼了:
“那座楼需要500多万才能盖起来,我就四处借钱,大概凑够了120万元就开工了。工程老板说,先盖,没有钱,盖完了再给钱也行。很快大楼盖起来了,欠工程队的钱还没有还完,我们实验室的第一批博士已经毕业了。”
为冰芯疯狂的还有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
2015年,他和汤姆森等科学家再次来到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虽然在6700米处遇到冰裂隙,他们还是钻出一根符合研究标准、308米长的透底冰芯。
2017年,姚檀栋获得了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维加奖。
这一年,距离施雅风先生第一次见到冰川,刚好过去了60年。
写到这,突然想起施雅风先生的一句名言:“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
上面提到的施雅风、崔之久、谢自楚、秦大河、姚檀栋五位先生,还有众多从事冰川研究的学者,他们都是勇敢者。他们的眼中不光有壮美的景色,更有对冰川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话题
大胆想想,我们能怎么利用冰川?
- END -
图片:123rf、视觉中国、网络
编辑 / Jackie
别错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