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团队再度出手
继《故事里的中国》后
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
它就是——
《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
这档节目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涵养着坚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
在今天,要为青们介绍的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天工开物》。
撒贝宁感叹着:“中国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那就是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拉开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的序幕。
本期主题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但对于现代人而言,一本《天工开物》除了躺在图书馆里,它的故事在今天会被怎样讲述?《典籍里的中国》在第二期通过对时间跨度、宏伟著作、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连续破题,让千年的文化真正变得生动。
节目初始,在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中,李光洁饰演的宋应星热泪盈眶,以现代礼仪,和当代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稻田里上演了一幕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而在宋应星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并最喜欢里面的《乃粒》的时候,他变得更加激动了。随着屏幕中人情感的喷薄而出,千千万万的观众也随之动情。“我要躺在这禾苗下面,美美地做一个梦。”演员李光洁饰演的宋应星在表演时于舞台上躺下,翘起了二郎腿。“做一个让天下衣食富足的美梦。”朴素的台词里满是前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到节目的最后,老年宋应星拿着一株袁隆平赠送的杂交水稻,缓缓地从甬道往回走,而背后天下富足、禾下乘凉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节目的每一期人物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又朝历史纵深处走去。通过这些表演动作,典籍里的民族精神就不再是一句话而已,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托起,并给现代人留足了余味。开头的隐喻与结尾的“握手”遥相呼应。让一本枯燥的“科学著作”更生动,节目造就了一个跨形态的创新形式,从而完成对典籍内容最大限度的忠诚和趣味体现。古人来到现代,古文古画也动起来,既有脑洞又有情怀。仅仅播出了几期,《典籍里的中国》却带我们穿越了千年,不少观众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安利之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都能看见大量包含肺腑之言的观后感。这档找到了年轻化打开方式的文化类节目,真正展现了自己的号召力。18卷,121幅插图,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如何在综艺中呈现?《天工开物》中画的是生产活动中的劳动人民,有耕耘田间的农民,有织制彩色画锦的织工,有齐心协力锤锻千斤大锚的铁工群像,也有架舟奋战于惊涛骇浪的船工集体,连处于封建社会最低层的劳动妇女也活跃在养蚕、缫丝、纺织等许多幅画面之中。典籍本身是一个“聚宝盆”,它昭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制作性、实用性、创造性与审美性。不仅对 2000 多年间中国民间工匠积累的技艺经验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同时也将物质原料的开发和造物实用功能以及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涵从科学的角度揭示出来。“乃粒”篇是阐述人赖以生存的水稻、小麦种植,筒车、牛车、踏车、拨车、桔槔等水利工具及耕种耨具的设计及使用情况介绍,整篇着重于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造物。就是这样一个小场景却在节目中烘托出了历史的厚重感。从宏大回归细节,又从细节中发现宏大,例如“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解释既能来自田间地头,又能关乎家国精神。典籍能够浓缩成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又能扩展成千百年来所有文化的奇遇——这是《典籍里的中国》功力所在。“每期都看得热泪盈眶,文化瑰宝,仁人志士,薪火相传,此我中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之魂魄也!伟哉,伟哉!”“你愿不愿意跟我去看一下三百年后的‘天工开物’?”喝了一盏幸福的美酒之后,撒贝宁盛情邀请道。“带路!”来到现代的宋应星话音刚落,便响起一段现代人熟悉的播音腔:“各位旅客,由南昌西开往北京西的高铁,即将启程。”从高铁到国产大飞机,从月球车到深潜器,宋应星大饱眼福之后也只能感叹一句:“上天入海,巧手夺天工,这三百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了不起啊!”像一部电影一样,我们在这样饱满的情绪冲击下体验到了更强大的共鸣,有网友感慨道,“300年,我们传承的是民族的灵魂,内核没变,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新国潮当道,是将传统元素用现代潮流进行解构重塑,还是用年轻化的方式回归传统,是文化类节目的不同制作方向。有的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有的嬉笑怒骂,自成文章。《典籍里的中国》融合两种方向的优势,用一种穿越的情感表达,让伏生和宋应星都眼见理想。《典籍里的中国》不在知识灌输,而在激发兴趣。文化类节目应该怎么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提到,“穿越”在这档节目中,是一种知来路、明去路的手段。戏剧演绎和专家阐释的双线赋能,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今日之中国。既有科学,又有人生的价值观,尽管六次落第,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宋应星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他在《天工开物》中提到的那样,“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为什么宋应星做出了要写《天工开物》的人生选择?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一语道出了答案:“宋应星脑子里不只是有科举,还有老百姓。”至此,我们才看到节目的决心,它不止从科学典籍中讲科学,更讲“人生价值选择”这些更普遍性的话题,这些兼具时代感、社会性和情感化的表达,才让我们感叹,典籍虽然生涩厚重,但内部悠远深长的底蕴带来了更大的回响。这样一部优秀的综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大家都纷纷表示出了对这个节目的喜爱——